第一章:數位世界的地震:當YouTube權力情侶的分裂成為全國頭條
一場醞釀已久的私人衝突,最終以數位海嘯的形式席捲台灣社會,其震央源於一個擁有數百萬訂閱者的YouTube頻道。這不僅是一對情侶的分手,更是一場關於信任、金錢與背叛的公開展演,最終演變為台灣創作者經濟史上最重大的醜聞之一。
導火線:引爆公眾輿論的影片
2025年3月11日,事件的引爆點正式出現。頻道共同創辦人Andy老師(王崇睿)在其個人YouTube頻道上傳了一支名為「10年了!227萬訂閱眾量級CROWD原來不是我的?!」的影片 1。這支影片如同一枚投向輿論池的深水炸彈,迅速將一樁看似單純的分手事件,升級為一場涉及系統性財務剝削與情感背叛的公開控訴。影片的發布,標誌著這場風暴從私領域延燒至公眾視野,也為後續的法律訴訟與社會辯論拉開了序幕。
關鍵人物的登場
隨著影片的發酵,事件的三位核心人物被推上風口浪尖:
- 王崇睿(Andy老師): 「眾量級CROWD」的共同創辦人與核心創意推手。在事件初期,他成功地將自己塑造成一名被剝奪十年心血的受害者 1。
- 張家寧(家寧): 頻道的另一位共同創辦人與螢幕搭檔。她被夾在前伴侶與家人之間,處於風暴的中心,其角色與動機成為公眾猜測的焦點 1。
- 曾淑惠(張媽媽): 家寧的母親,同時也是頻道所屬公司「群海娛樂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在Andy的敘事中,她被指控為這場財務奪權行動的總策劃者與主要對立方 1。
「珍惜生命聲明」:一場高風險的公關操作
在控訴影片發布後不久,Andy老師更進一步,發表了一篇「珍惜生命聲明」 2。這份聲明不僅僅是情緒的宣洩,更是一次極具戰略意義的舉動,其影響力遠超財務糾紛本身。這份「不自殺聲明」的發布,立即將事件的層級從商業爭議提升至關乎個人安危的層面。此舉傳達了一個強烈的信號:他所承受的壓力已不僅僅是金錢損失,而是足以威脅其身心安全的巨大壓迫。
這個策略達成了多重目標。首先,它迅速激發了公眾的同情心與保護慾,為Andy凝聚了強大的輿論支持。其次,這份聲明預先消除了任何未來可能被歸因於自傷行為的揣測,暗示若有任何「意外」發生,皆非其本意,從而將無形的壓力轉化為對手的潛在責任。最後,在對方尚未組織起有效反擊之前,此舉已成功將其描繪成冷酷無情、能將人逼上絕路的形象。這一步棋,為Andy在初期輿論戰中奠定了幾乎無可撼動的受害者地位,成為一場教科書級別的公關操作。
第二章:控訴的建構:解構Andy的系統性背叛指控
Andy老師的公開控訴並非空泛的指責,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具體且環環相扣的指控之上。他提出的八大爭議點,共同構成了一個關於系統性剝削與背叛的完整敘事,為其後續的法律行動與輿論支持奠定了堅實基礎。
1. 薪資過低與「工具人」敘事的形成
控訴的核心之一,是極其不成比例的薪酬待遇。Andy指出,儘管頻道年收入高達八位數新台幣,但他從2019年7月至2024年10月,每月僅領取5.5萬元的固定薪資與微薄獎金 3。這個具體、易於理解的數字,迅速成為公眾討論的焦點,並催生了「工具人」這一極具傳播力的標籤。這個標籤精準地描繪了一個為頻道創造巨大價值,卻只得到微薄回報的創作者形象,引發了廣泛的共鳴與憤慨 3。
2. 財務不透明與拒絕查帳
Andy多次表示,他曾向家寧的母親要求查閱公司帳目,以了解頻道的真實收益與支出情況。然而,這些要求均被對方以「已經在算了」等模糊理由搪塞過去 1。這種持續性的推託,在公眾眼中構成了蓄意隱瞞財務狀況的強烈跡象,加深了外界對其家族營運模式的質疑。
3. 數位資產的剝奪
2024年10月,雙方正式對外宣布分手。僅一個月後,Andy發現自己被登出所有「眾量級CROWD」相關的社群平台帳號,包括擁有數百萬訂閱的YouTube頻道 1。這種對數位資產的直接控制權剝奪,是一個具體且易於理解的背叛行為,讓網路世代的觀眾直觀地感受到其十年心血在一夜之間被奪走。
4. 董事職位的單方面移除
2024年11月13日,公司召開了成立以來的首次股東會。在這次會議上,張媽媽以「你們既然已經分手了,你對公司沒有貢獻了」為由,聯合家寧將Andy從董事職位上移除 1。這一舉動將私人情感的破裂直接與公司治理掛鉤,成為Andy指控對方公私不分、濫用權力的關鍵證據。
5. 脅迫轉讓股權
在同一次股東會上,Andy還被要求簽署一份「股權轉讓書」,意圖讓他放棄持有的25%公司股份,並同時簽署保密協議,禁止他對外透露公司的營運細節 4。這被視為試圖以法律文件形式,將其徹底逐出自己共同創立的事業。
6. 「借名登記」的反擊及其風險
面對Andy的法律行動,張家提出了一個極具爭議的辯解:聲稱公司當初只是「借名登記」,即借用Andy的名字來成立公司,實質上他並非真正的股東 1。這是一步高風險的法律棋。此舉試圖從根本上否定Andy作為創辦人的一切權利。然而,這個說法在敘事上存在巨大漏洞。對於公眾而言,一個頻道的共同創辦人與主要螢幕明星,竟然只是一個被「借用的名字」,這完全不合常理。Andy也對此強力反駁,質疑「當初開了頻道快2年,陸續有業配收入,我為何還需要你們出資來開公司呢?」 2。這個過於大膽的辯解,不僅未能說服公眾,反而讓張家的形象更顯得狡詐與不可信,進一步鞏固了Andy的受害者地位。
7. 智慧財產權的預謀侵佔
調查發現,張媽媽早在2020年4月,便以其個人名義註冊了「眾量級」的商標,而非以公司名義申請 3。更具戲劇性的是,一個專注於智慧財產權的粉絲專頁在多年前就曾對此提出質疑,認為這種操作存在巨大風險,此番「神預言」在事件爆發後被網友挖出並廣為流傳 5。這項證據表明,對方可能早已在為未來的切割做準備,將頻道的無形資產預先收歸私有。
8. 共同贏得資產的歸屬疑雲
Andy還提到,兩人曾在一場YouTube競賽中贏得一輛價值百萬的休旅車作為獎品。然而,他事後才發現,這輛車的登記人並非自己,其最終歸屬成謎 3。這件事雖然金額不大,但作為一個具體案例,強化了對方侵佔共同資產的指控。
第三章:反擊的敘事:一場破碎的防禦、轉移與損害控制策略
面對Andy老師排山倒海的指控與一面倒的輿論,家寧及其家人的回應顯得零散、矛盾且缺乏一致性。他們的防禦策略歷經數次轉變,從法律性的企業聲明,到個人情感的訴求,再到對Andy的品格攻擊,但始終未能形成一個有說服力的反敘事,反而因其內部的矛盾與策略失誤,進一步損害了自身的公信力。
第一階段:企業化的法律反駁
事件爆發初期,張家選擇以公司「群海娛樂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義發布了一份正式的六點聲明 1。這份聲明語氣冷靜、法律化,試圖將整起事件定調為一場普通的商業糾紛。其主要論點包括:Andy的薪酬加上獎金後是合理的;是他自己變更了頻道的AdSense收益帳戶;註冊商標是為了保護品牌發展等。然而,這種去情感化、純商業角度的回應,完全無法應對Andy所建構的充滿情感背叛與十年心血付諸東流的強大敘事。
第二階段:個人訴求的失敗
在家寧發布的第一支回應影片中,她試圖以個人角度緩和局勢 1。然而,這支影片卻招致了排山倒海的負評。公眾普遍批評她的表現如同「讀稿機」,態度缺乏誠意,內容空洞 6。她雖然為引發社會紛擾而道歉,卻迴避了Andy提出的所有核心財務指控。這次失敗的個人公關,讓她錯失了贏回部分公眾同情的最佳時機。
第三階段:轉向品格攻擊的「香水玫瑰」策略
在初期的防禦策略全線潰敗後,家寧一方的戰術出現了重大轉變,從辯解財務問題轉向攻擊Andy的個人品格。她開始指控分手的主因是「男方對感情不忠」,並拋出了「香水玫瑰」這一代號,暗示Andy與第三方有不正當關係 7。她聲稱,正因為Andy的出軌,雙方才協議和平分手,且Andy當時
同意將頻道留給她經營 7。
這是一個典型的轉移焦點策略,但其時機與內容的選擇卻是致命的錯誤。首先,這個指控出現得太晚。此時,Andy被財務剝削的「工具人」形象已深入人心,公眾輿論早已定調。其次,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情感不忠在法律上與業務侵佔、背信、逃漏稅等刑事罪名完全無關。即便指控屬實,也無法合理化侵佔公司資產或剝奪合夥人股權的行為。這種試圖用情感糾紛來掩蓋財務犯罪的作法,反而讓她們顯得理虧詞窮、企圖混淆視聽,進一步削弱了其立場的可信度。這無異於在一場關於法律與事實的辯論中,試圖用一個不相關的情感論點來翻盤,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矛盾的立場
在整個回應過程中,張家一方的說法充滿了內在矛盾。例如,公司發表的聲明試圖塑造一個專業化管理的形象,但家寧在後來的個人聲明中卻表示,自己和Andy一樣,多年來對公司的實際收益狀況並不清楚 1。這種說法雖然試圖將自己與母親的財務操作切割,卻也間接承認了公司治理存在嚴重問題,並與公司最初的專業形象聲明相悖,形同為了自保而拋棄了母親。
表一:主要指控與辯駁摘要

第四章:公眾輿論的法庭:追蹤數位戰場的「風向」
在法律判決尚未出爐之前,一場更為激烈的戰爭已在社群媒體上展開。這場關於「風向」(輿論走向)的爭奪戰,清晰地展示了在數位時代,敘事的力量、同儕的背書以及公關策略的成敗,如何直接影響一場公眾事件的最終走向。
初始的親Andy浪潮
Andy的控訴影片發布後,輿論幾乎在瞬間形成了一邊倒的態勢。尤其在Threads等年輕用戶聚集的平台上,網友們迅速發起了「退追眾量級,改訂閱Andy」的運動 3。他所塑造的「工具人」形象,因其薪資與貢獻的巨大反差,激起了廣泛的同情與支持。網友們的評論充滿了對家寧及其家人的譴責,認為Andy「被利用10年」,而女方卻過著精品環繞的奢華生活 3。
意見領袖的影響力:Joeman的關鍵背書
在這場輿論戰中,台灣頂級YouTuber Joeman的介入,成為一個關鍵的轉捩點 10。他的分析影片不僅僅是個人評論,更被視為來自產業內部權威的「專家證詞」。Joeman的分析極具說服力,原因有三:首先,他從創作者的專業角度出發,強調在YouTube生態中,負責企劃、拍攝與剪輯的製作核心(他認為是Andy)才是頻道的靈魂,理應佔有絕大部分股權(他估計為70%至80%)。這為公眾的直覺感受提供了專業的理論支持。其次,他公開為自己過去曾誤解Andy「裝窮」而道歉,這種誠懇的態度增加了其言論的可信度,並引導其他觀眾重新審視事件。最後,他對比了兩人分手後各自頻道的內容產出,認為Andy的頻道無論在風格延續性還是更新頻率上,都證明了他才是「眾量級」內容的主要驅動力,而家寧的頻道則顯得「像新人」。Joeman的背書,極大地鞏固了Andy在公眾心中的專業與受害者形象,其影響力遠非千萬條匿名評論可比。
負面公關與抹黑戰術的失利
在家寧一方難以在事實層面辯駁時,一些試圖抹黑Andy的負面消息開始流傳。這些消息透過匿名爆料或所謂「共同友人」的管道釋出,指控Andy在交往期間就頻繁出入「聲色場所」(成人娛樂場所),並暗示「Andy沒有那麼無辜」 4。然而,這些缺乏實名與實證的指控,在已經形成的強大輿論面前,並未掀起太大波瀾。公眾普遍將其視為轉移焦點的「潑髒水」行為,未能動搖Andy的核心敘事。
法律威脅的強烈反彈
張媽媽對Andy提出妨害名譽及違反個資法的告訴,是其公關策略中又一次嚴重的失誤 12。此舉非但沒有嚇阻Andy,反而引發了強烈的公眾反感。許多評論者,如知名電商女王周品均,直指這是一種典型的「策略性反訴訟」(SLAPP),其真實目的並非尋求司法正義,而是利用法律程序的高昂成本與壓力,來打壓、恐嚇受害者,迫使其噤聲 13。這種將法律武器化的行為,被視為強勢方欺凌弱勢方的鐵證,進一步摧毀了張家的公眾形象。
家寧回應的負面觀感
家寧後續發布的幾支所謂「真相」影片,也未能扭轉頹勢。影片內容被網友批評為空洞無物,尤其在預告將揭露「香水玫瑰」的真相後,端出的內容卻語焉不詳,引發觀眾強烈不滿,認為其故弄玄虛、浪費公眾的關注 6。她試圖透過影片重建形象的努力,最終都因內容的空泛與態度的不真誠而宣告失敗。
第五章:法槌落下:從網路指控到刑事起訴
當輿論的法庭喧囂不止時,真正的司法程序已悄然啟動。最終,新北地方檢察署的調查結果與正式起訴,為這場紛爭提供了最具權威性的定論。檢方的介入,將事件從一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網路爭端,轉變為一樁有明確犯罪事實與法律責任的刑事案件。
司法調查與起訴
從Andy提出告訴,到檢方傳喚張家成員到案說明並裁定交保,整個司法程序都在公眾的密切關注下進行 4。2025年7月30日,新北地檢署偵查終結,正式對家寧一家四口提起公訴,其罪名與檢方認定的事實,幾乎完全印證了Andy最初的指控 7。
驚人的犯罪所得與起訴罪名
檢方的起訴書揭露了驚人的數字:張家涉嫌侵佔公司收益超過新台幣4,000萬元,並逃漏稅超過新台幣1,600萬元 7。具體的起訴罪名如下:
- 曾淑惠(母親): 因主導財務操作,被依業務侵占罪與背信罪起訴。
- 張國龍(父親)與張家芸(妹妹): 因協助處理不法金流,被依幫助逃漏稅罪起訴。
- 張家寧(家寧): 因擅自更改頻道密碼,被依妨害電腦使用罪起訴。
這份起訴書的發布,是整起事件的決定性時刻。它代表國家公權力在審閱了金流、帳冊等客觀證據後,得出的法律結論。檢方的起訴,從根本上改變了事件的性質。它不再是一場可以被情感或道德論述模糊的家務事,而是被證實的刑事犯罪。業務侵占與背信的罪名,正是Andy所控訴的財務剝削行為在法律上的體現。這一刻,Andy的敘事得到了司法的最終背書,證明他最初的影片並非誇大的抱怨,而是一場對真實犯罪行為的揭露。
家寧的法律處境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家寧在案件中的法律角色相對複雜。檢方並未以業務侵占等財務罪名起訴她,這在某種程度上支持了她聲稱對公司具體帳務不知情的說法 7。然而,她因更改頻道密碼而被以「妨害電腦使用罪」起訴,這也證實了她在分手後,主動參與了對頻道這一核心資產的控制權奪取行動 9。這將她描繪成一個雖非財務主謀,卻是資產爭奪戰中積極參與者的形象。她為自己辯護稱,更改密碼是因為Andy先變更了AdSense收益帳戶的地址 9,這一說法的真偽與法律效力,將交由未來的法庭審理來裁決。
表二:刑事起訴罪名總覽

第六章:給創作者經濟的警世寓言:遺產與教訓
「眾量級CROWD」的崩塌,其意義已遠遠超出一樁網紅八卦。它如同一面稜鏡,折射出當代創作者經濟光鮮外表下的潛在風險與結構性陷阱。這起事件為所有投身數位內容產業的創作者、創業者乃至觀眾,提供了一系列深刻而沉痛的教訓。
「家族企業」的陷阱
此案是反對將事業建立在非正式、純粹信任基礎上的最極端例證,尤其當這種信任與家庭及愛情關係深度捆綁時。Andy基於對「未來岳母」的信任,將財務大權拱手讓人,這成為了整個悲劇的起點與最致命的弱點 2。事件血淋淋地揭示了,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面前,情感關係的脆弱性與不可靠性。
公司治理的至高重要性
這場醜聞突顯了建立清晰、正規的公司治理結構的絕對必要性。對於創作者而言,僅有創意是遠遠不夠的。從合作之初就應確立:
- 明確的股權協議: 書面約定各方持股比例、權利與義務。
- 透明的財務制度: 建立定期、可供所有股東查閱的財務報告機制,最好由第三方專業人士管理。
- 清晰的角色分工: 明確界定董事會、管理層與創作者各自的職權,避免權力過度集中於一人之手。
智慧財產權即是王道
對「眾量級」商標的爭奪,敲響了關於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警鐘 5。頻道的名稱、標誌乃至內容本身,都是具有巨大商業價值的核心資產。這些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必須從一開始就登記在
公司名下,而非任何個人名下。這能有效防止在合作關係破裂時,一方將品牌占為己有,將另一方掃地出門。
無可挽回的品牌傷害
事件過後,「眾量級」這個品牌幾乎可以宣告永久死亡。它已被貼上背叛、貪婪與犯罪的標籤,難以再獲得觀眾與廣告商的信任。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Andy成功地以個人名義東山再起,其新頻道迅速累積了大量訂閱 10。這證明在創作者經濟中,觀眾的忠誠度往往更傾向於
創作者個人的品格與誠信,而非一個抽象的品牌名稱。當一個建立在「真實情侶」人設上的數位帝國,其真實性被揭露為一場精心設計的剝削時,其崩塌是迅速且不可逆的。
最終的啟示
「眾量級CROWD」醜聞不僅僅是一場娛樂圈的鬧劇,它更是一部關於現代創作者經濟的 foundational text(基礎文本)。它深刻地揭示了在數位時代,當信任、金錢、情感與法律發生猛烈碰撞時,可能產生的毀滅性後果。對於所有航行在數位內容藍海中的人們來說,這起事件所提供的教訓,將長久地成為一座警示的燈塔。
引用的著作
- 「眾量級」Andy懶人包!揭「家寧全家惡行」8大爭議,家寧發聲明 ..., 檢索日期:8月 1, 2025, https://woman.tvbs.com.tw/entertainment/56234
- Andy眾量級頻道被奪懶人包》分手半年揭「家寧一家離譜惡行」!商標、股權都被搶走…突發不自殺聲明 - 風傳媒, 檢索日期:8月 1, 2025,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337613
- 眾量級懶人包:Andy 老師指控「家寧媽媽奪權」5 點爭議整理!, 檢索日期:8月 1, 2025, https://neww.tw/andy-crowd/
- 家寧與Andy老師爭議事件懶人包:Andy提告家寧一家全案進入司法程序, 檢索日期:8月 1, 2025, https://tw.news.yahoo.com/%E5%AE%B6%E5%AF%A7%E8%88%87andy%E8%80%81%E5%B8%AB%E7%88%AD%E8%AD%B0%E4%BA%8B%E4%BB%B6%E6%87%B6%E4%BA%BA%E5%8C%85%EF%BC%9Aandy%E6%8F%90%E5%91%8A%E5%AE%B6%E5%AF%A7%E4%B8%80%E5%AE%B6-%E5%85%A8%E6%A1%88%E9%80%B2%E5%85%A5%E5%8F%B8%E6%B3%95%E7%A8%8B%E5%BA%8F-040842972.html
- Andy控眾量級被家寧媽狠奪!智財粉專五年前就精準示警萬人朝聖:神預言 - 知新聞, 檢索日期:8月 1, 2025, https://www.knews.com.tw/news/F2BE7681D8384A993CFEA968F0F47FBB
- Andy老師家寧出軌懶人包|家寧反擊自曝接140個JOB「誰是工具人」 - 香港01, 檢索日期:8月 1, 2025, https://www.hk01.com/%E9%96%8B%E7%BD%90/60240954/andy%E5%AE%B6%E5%AF%A7%E4%BA%92%E6%95%B8%E5%87%BA%E8%BB%8C-andy%E8%AA%8D%E7%B5%90%E8%AD%98%E7%95%B0%E6%80%A7-%E5%AE%B6%E5%AF%A7-%E7%94%B7%E9%96%A8%E5%AF%86-1%E5%8F%A5%E5%9B%9E%E6%87%89%E8%B6%85%E7%88%86
- 快訊/家寧遭起訴後發聲明了!喊冤「本人深感遺憾」再扯Andy劈腿 ..., 檢索日期:8月 1, 2025, https://star.ettoday.net/news/3006125
- 家寧談10年情「香水玫瑰毀夢心碎」暗喻不忠? Andy經紀人回應了 - udnSTYLE, 檢索日期:8月 1, 2025, https://style.udn.com/style/story/8065/8909561?form=udn_ch2_common3_cate
- 「Andy」相關新聞, 檢索日期:8月 1, 2025, https://www.ctwant.com/search/Andy/
- Youtuber 眾量級頻道被奪走事件 - 逍遙文工作室, 檢索日期:8月 1, 2025, https://cg2010studio.com/2025/03/16/youtuber-%E7%9C%BE%E9%87%8F%E7%B4%9A%E9%A0%BB%E9%81%93%E8%A2%AB%E5%A5%AA%E8%B5%B0%E4%BA%8B%E4%BB%B6/
- Andy私生活影片遭流出?家寧握鐵證「噤聲原因曝」 友人心疼加碼爆黑幕 - 風傳媒, 檢索日期:8月 1, 2025, https://www.storm.mg/article/11039817
- 家寧媽控告違反個資法、妨害名譽Andy老師警局現身發聲了| 聯合新聞網, 檢索日期:8月 1, 2025,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8630922
- Andy被家寧媽告「妨害名譽」 周品均曝當年同樣遭遇:想要你閉嘴 - 鏡週刊, 檢索日期:8月 1, 2025,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50320edi052
- 吞眾量級4千萬「全家被起訴」 家寧發聲了!對1事深感遺憾「再提Andy感情不忠」 | 鏡週刊, 檢索日期:8月 1, 2025, https://today.line.me/tw/v3/article/60lkNg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