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其實是靈魂在說:「我還沒準備好」
呃…好的,我大概已經蠻久沒更新文章了啦。
沒想到本人發下狂語以為自己能夠一個星期出兩篇文章(原本好像還想出三篇😆😆😆😆) 
但人生嘛~總是會有很多突然冒出來的雜事(開始找理由) 
就這樣拖著拖著……時間就默默地飛走了 
當然,我也不是什麼都沒做啦,我有深度地躺平、認真地摸魚、全然地放空 
然後,現在終於鼓起勇氣回來,打開這個空蕩蕩的發文區,然後決定 :
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各式各樣的拖延症,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好了!
拖延其實是一種保護機制
我們很容易對自己貼上一個標籤:「我好懶喔」、「我太沒意志力了」、「我真的沒救了」
但你知道嗎?拖延的背後很可能是--你正在在保護自己。
只是那種「保護」是潛意識的,你沒有察覺而已。
每一次你無法行動,每一次你滑手機滑三小時,每一次你告訴自己「明天再說好了」
其實你的靈魂都在低聲說著:「我還沒準備好」
我們都以為自己需要更大的動力、更強的決心、更嚴格的自律
但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是——理解自己在怕什麼。
拖延的 4 種深層原因:你是哪一種?
1. 完美主義型拖延:太想做到好,反而不敢開始
這是我最熟的一型(是我本人)
完美主義不是你真的很完美,而是你對「不夠好」的恐懼太深 
你一想到文章一發出去可能會沒人看、讀者冷靜點頭說「喔好像也還好」 
內心就立刻掀起一場小型地震:「啊……我還是不要寫好了……」
這種拖延背後的信念常是:「如果不夠好,就不值得被看見。」
但事實上你可以調整成:允許自己一開始就不完美。 
容許自己先寫一篇廢文、先錄一集沒人看的影片
因為那些都是你在「走向更好的自己」的必經之路。
事實上,當我開始做頻道的時候,我對人生跟靈性領悟忽然有了突破性的大耀進
我反而鬆開跟放下自己原本很多的埶著(好啦其實這也是我為何最近沒有頻繁更新的其中一個原因)
有的時候,你原本以為自己是要做的事是要達成某一個目的
但是其實你不知不覺卻來到了另外一個境界
而這樣的領悟若你不去做,永遠不會曉得
2. 害怕成功型拖延:你不是怕失敗,而是怕被看見
這一型比較隱晦
你看起來很有才華、也常常講一些厲害的 idea 但行動力永遠不高
總是卡在「我還不夠準備好」這句話。
其實你不是怕做不好,你是怕「一旦做得好,就收不回來了」。
你怕紅了之後就得一直更新,怕人家對你有期待
怕自己得從此背負起「我是一個有料的人」的壓力。
這種拖延背後的信念是:「如果我成功了,就必須犧牲自由。」
而真正的突破在於:你可以一邊自由地活著,一邊穩定地發光,不需要為了別人放棄自己。
3. 自我價值型拖延:我覺得自己不值得
這種拖延通常沒有什麼「合理的理由」 你甚至無法說出為什麼你就是不想做 
但只要你一開始想做些什麼
就會立刻感到虛無、疲憊、懷疑自己: 「我做這個真的有意義嗎?」 
「我真的可以嗎?還是只是在幻想?」
這其實是靈魂裡的配得感還沒醒過來。
這種拖延背後的信念是:「我還不夠格。」
而你的改變之路,就是開始去肯定自己**「現在的你,已經夠了」
不是因為你做對了什麼,而是你本來就值得。
4. 潛移默化型拖延:家庭習慣讓你「自然變懶」
還有一種拖延,真的不是因為你害怕成功、也不是因為你追求完美
它的來源很簡單——你家本來就這樣。
爸媽不太做事,什麼都拖到最後一刻
東西壞了放著不修、報稅永遠在截止前一天才辦 
而你從小就看著長大
就會默默學到一種人生哲學: 「不用急,總會過去的。」
久了你會發現,這種「慢慢來」的能量也植入你體內
你的潛意識自動認定「時間很多」「事情晚點做也沒差」 
然後你真的就很會拖,甚至拖得很淡定還理所當然
而這種來自家族的習慣
就會影響你自己的人生劇情(關於家庭重複的劇情其實可以再寫一篇…)
拖延,是靈魂的一種訊號
我們常常想解決拖延
但我想說的是:拖延不是需要被解決的敵人,而是值得被聽見的訊息。
它不是壞習慣,是潛意識對你發出的提醒:
「你在哪裡失去了安全感?」 「你又在哪裡開始懷疑自己了?」
「你為什麼不願意邁出那一步?」
如果你願意放下批判,好好聆聽那些拖延背後的聲音
你會發現,真正阻礙你前進的,不是懶惰 而是那些尚未被理解的恐懼與信念。
最後給自己一個小提問:
如果你最近也在拖延,不如現在就來問問自己——
👉「我現在最怕的,是什麼?」 
👉「我是不是在逃避某種責任、情緒,或對自己的期望?」 
👉「我願不願意,先原諒這個還沒行動的自己?」
嗯~當我寫完這篇文章之後
我已經原諒那個拖了半個月沒發文章的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