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Hahow學校線上課程搜尋寫作課而認識李屏瑤這個名字。偶然見到她要來台中進行講座,決定去看看她。就報名了。

由於我對寫作比較感興趣,但對於劇本創作則是還好而已,就姑且聽之。也是覺得精彩。
我對她說她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想著一個大哉問:「人為什麼要自殺?」這個問題引起了高度的興趣,但我沒有注意到她其實是在鋪陳她寫《無眠》這部劇本的遺物整理師的原因和動機。於是我在講座之後的QA時間再問她一次,希望她可以說得更多並且想知道她後來得到了甚麼結論。她告訴大家,其實她後來沒有得到甚麼結論耶,而且她寫出這個劇本之後,還有得到「妳是贊成或鼓勵自殺嗎」的回饋,讓她很驚訝,因為她說她本來對自殺這件事情應該是憤怒的。
憤怒?時間因素,我無法再請她說更多,她可能也不願意再說更多了。
我直接上網下訂《無眠》這本書,後來看到《死亡是一個小會客室》這本書,也一併下訂。其實前一本書早就絕版了,博客來也無可訂購,我只能上蝦皮拍賣買二手書。幸運的是,馬上就讓我找到有在賣這本書的賣家,我就直接下了訂單。成立。
人為什麼要自殺?這還用問嗎?因為不想活了呀!因為覺得活著比死了還要痛苦阿!我倒想看看她在劇本中是想要呈現出甚麼核心思想,憤怒嗎?
如果要提醒她我是哪一個與會者,可能要告訴她,我就是那一個在她討論未出嫁的女子會變成孤魂野鬼嗎?的時候,提出「姑娘廟」的那個讀者。我說出了她心中的關鍵字。然後就被要求解釋。我本來推拖著,但推託不掉,就接過麥克風簡單說出我所知道的「姑娘廟」。
總不好當場說其實我是基督徒我不想說這個。唉。
接著李屏瑤跟大家討論姑娘廟討論了好一陣子。
最後結論是甚麼我倒是記不清楚,只記得她介紹了幾個姑娘廟鼓勵大家有機會可以去走走看看。
在講座中,她還說到,創作很像在做醃漬物,漸漸將一些材料放在罐子裡面,放久了,時間到了就可以寫。我的寫作經驗倒是有點放不得,像是這篇聽講筆記心得,若再放下去可能我就不會寫了發布出來了。她說,如何改編文學作品,必須找出文學作品的核心,也就是Core。
以及,「建立屬於你的敘事。」

文學可以一直自言自語,但劇場需要不斷對話。
讓我印象也深刻的是,李屏瑤一開場時有提到她所創作的《家族排列》劇本是在甚麼樣的時空背景下誕生的,竟然是李屏瑤參加了自己生父的告別式,但自己生父生前是跟外遇的對象結婚,訃聞上根本沒有李屏瑤的名字,葬儀社臨時趕工被迫在百張訃聞上補寫上李屏瑤的名字。據她所說,有點荒謬的情況。
她很快接到《家族排列》這齣戲的話題。
但我聽到的卻是一個家庭破碎的真實故事。
她說她希望表達的是荒誕好笑,打破忌諱,一齣很台的戲劇。
我想她是成功的。
但是她所說的背景真實故事讓我感覺到淡淡的哀傷。
講座結束後,我有上前想跟她說幾句話,詢問關於線上課程的事情,但沒講幾句就被其他讀者打斷了,其他讀者帶著李屏瑤的著作前來,跟空手的我比較起來,更有分量啊,沒有先來後到的順序,我就這麼結束了跟李屏瑤短暫的對話。
我還在思量。
要不要買她的線上課程呢。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