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查字典到直接問 AI?:一場學習工具的時代演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還記得以前學英文的時候,那種查一個單字得翻半天紙本字典的日子嗎?老師總是要我們帶著那本厚重的工具書,而比較厲害的同學則自備 Longman 英英字典,彷彿自帶聚光燈一樣閃亮。但老實說,我完全沒那個耐心。一篇文章幾十個單字,查完前面早忘了後面,進度一整個卡住。那時候我超想拜託爸媽買台電子辭典,像是當年風靡全班的「無敵 CD-65」,查得快,還能順便玩個魔術方塊解壓(雖然常被沒收)。

從工具書到 Google 搜尋

老師鼓勵我們用紙本字典,其實是想讓我們透過找字母、比對字根這種「手動操作」的過程,更深刻記住單字,順便練習例句的理解。但時代變了,Google 問世後,只要輸入幾個關鍵字,答案立刻跳出來。我們這一代的學習方式,已經正式從「翻字典時代」進化成「關鍵字搜尋時代」。

AI 時代的學習模式:Vibe Research

不過,方便歸方便,要把查到的資料進一步整理、歸納出重點與洞察,這件事還是得靠我們的大腦才行。尤其現在進入了大型語言模型(LLM)興起的年代,很多企業都在推「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概念。意思是說:你只需要給 AI 一個主題,它就能幫你自動爬資料、整理報告。這其實就像進入了一個叫做「Vibe Research」的全新時代。

有一次看我兒子用 ChatGPT 寫成語作業,一邊聊天一邊完成,說真的,這一幕還蠻有未來世界的既視感。雖然覺得這樣很方便,但也讓我思考:現在 AI 這麼強,難道我們只需要被動接受它給的答案就好?那我們人類還剩什麼價值?

人類角色:AI 的教練,而非被取代者

其實,「Research」這個字本來就來自「Re(反覆)」+「Search(搜尋)」,意思是要不斷探索、重新檢視資料。未來 AI 當然可以幫我們整理很多資訊,但作為人類,我們應該更像是「AI 的教練」,讓它幫我們解題,而不是取代我們思考。

核心能力:問對問題

要做到這件事,我們得強化三種能力:

  1. 溝通能力 — — 能清楚說明我們想知道什麼。
  2. 同理心 — — 能理解別人或 AI 回應背後的立場與情境。
  3. 洞察力 — — 能從龐大的資料中找出真正有價值的切入點。

這三項加總起來,就是一種我們很需要的能力:「問對問題」。

觀察那些企業中的領導者,他們不一定是最懂技術的人,但幾乎都有一項共同點:很會問問題。他們能引導團隊看見問題的本質,進而找到創新的解法。

結語:會問問題,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在 AI 的時代裡,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不再是被動接收答案,而是持續地和 AI 問答、交談,透過對話挖掘更深層的思考。你問得越好,AI 給的回應就越精準;而我們的理解,也才能真正被拓展。

AI 不會取代我們,但會放大我們的提問力。會問問題的人,在 AI 時代將更具競爭力。因為資料人人可查,但問題的深度,來自於我們的大腦與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yle的人文與科技
1會員
13內容數
把技術當畫筆,內容當橋梁,連結人與AI世界
Kyle的人文與科技的其他內容
2025/08/03
企業推動數位與AI轉型時,常因缺乏資料基礎和組織抗拒而遭遇困難。傳統的「硬整併」模式因協調成本高,成效不彰。文章提出運用MCP與A2A等技術,以「軟性整併」方式,讓各系統在保持獨立下有效溝通。這種模式不僅降低了技術門檻,也提高了彈性和創新能力,有望成為未來主流的企業整合策略。
2025/08/03
企業推動數位與AI轉型時,常因缺乏資料基礎和組織抗拒而遭遇困難。傳統的「硬整併」模式因協調成本高,成效不彰。文章提出運用MCP與A2A等技術,以「軟性整併」方式,讓各系統在保持獨立下有效溝通。這種模式不僅降低了技術門檻,也提高了彈性和創新能力,有望成為未來主流的企業整合策略。
2025/08/03
最初的 No Code/Low Code,到生成式AI興起後的 Vibe Coding。這些新模式並非互相取代,而是可以透過混合式開發的方式結合各自的優勢。如何將 No Code/Low Code 框架與 Vibe Coding 結合,藉此解決人力不足和溝通效率低落的問題。
2025/08/03
最初的 No Code/Low Code,到生成式AI興起後的 Vibe Coding。這些新模式並非互相取代,而是可以透過混合式開發的方式結合各自的優勢。如何將 No Code/Low Code 框架與 Vibe Coding 結合,藉此解決人力不足和溝通效率低落的問題。
2025/08/03
在「後程式碼時代」,程式碼將變得更直觀,人類的核心價值不再是寫程式,而是「品味」**。這種品味不僅是美學,更是對優秀軟體的深刻理解。作者認為,人文素養是培養品味的關鍵,它能幫助我們精準使用AI、判斷其產出優劣,並為技術注入人文溫度,成為AI時代不可取代的核心競爭力。
2025/08/03
在「後程式碼時代」,程式碼將變得更直觀,人類的核心價值不再是寫程式,而是「品味」**。這種品味不僅是美學,更是對優秀軟體的深刻理解。作者認為,人文素養是培養品味的關鍵,它能幫助我們精準使用AI、判斷其產出優劣,並為技術注入人文溫度,成為AI時代不可取代的核心競爭力。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想分享我怎麼「用 AI 設計一個學習流程」讓我把學過的英文「真的記住,並且用的出來」 這個過程不會碰到複雜的技術,只需結合基本學習原則,還有在ChatGPT用中文下指令的技巧,這樣你以後就可以針對自己想學的英文內容設計客製化的學習材料跟練習過程喔!
Thumbnail
今天想分享我怎麼「用 AI 設計一個學習流程」讓我把學過的英文「真的記住,並且用的出來」 這個過程不會碰到複雜的技術,只需結合基本學習原則,還有在ChatGPT用中文下指令的技巧,這樣你以後就可以針對自己想學的英文內容設計客製化的學習材料跟練習過程喔!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在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例如提問力、判斷力和專業能力。同時也提到了在使用AI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一些問答希望可以跟讀者有所互動與交流。另外作者也分享了自己使用AI工具的心得,並期待可以幫助初學者更快地瞭解如何應對AI的基礎邏輯。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在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例如提問力、判斷力和專業能力。同時也提到了在使用AI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一些問答希望可以跟讀者有所互動與交流。另外作者也分享了自己使用AI工具的心得,並期待可以幫助初學者更快地瞭解如何應對AI的基礎邏輯。
Thumbnail
因為 AI 領域的技術不斷地迭代更新,無法避免的是需要一直去追新的技術 並且需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學會,或是實作應用導入到專案之中。 那我覺得在學習新技術可通過以下步驟: 1. 找一個讀得懂的教學資源 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很多,或是書籍的資源也很豐富, 同時也有像是 chatgpt 的 AI
Thumbnail
因為 AI 領域的技術不斷地迭代更新,無法避免的是需要一直去追新的技術 並且需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學會,或是實作應用導入到專案之中。 那我覺得在學習新技術可通過以下步驟: 1. 找一個讀得懂的教學資源 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很多,或是書籍的資源也很豐富, 同時也有像是 chatgpt 的 AI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Thumbnail
AI不僅能生成寫作範文,還能設計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工作紙,分擔老師日常繁重的工作。
Thumbnail
AI不僅能生成寫作範文,還能設計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工作紙,分擔老師日常繁重的工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AI論文工具來提高研究生的論文閱讀效率以及寫作效率。透過Connected Papers、Scispace和Immersive Translate等AI工具,可以進行文獻回顧、段落摘要生成、Paraphrasing、APA格式生成以及論文對照翻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AI論文工具來提高研究生的論文閱讀效率以及寫作效率。透過Connected Papers、Scispace和Immersive Translate等AI工具,可以進行文獻回顧、段落摘要生成、Paraphrasing、APA格式生成以及論文對照翻譯
Thumbnail
在全球化的今天,學習英文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無論是在工作中進行跨國溝通,還是在旅行中遇到困境需要尋求協助,掌握英文都能為你打開新的可能。然而,傳統的學習方式可能讓你感到無法專注或練習機會不足,這時候就可以考慮新的教學方式,不僅能輔助獨立學習,更能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和成果。
Thumbnail
在全球化的今天,學習英文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無論是在工作中進行跨國溝通,還是在旅行中遇到困境需要尋求協助,掌握英文都能為你打開新的可能。然而,傳統的學習方式可能讓你感到無法專注或練習機會不足,這時候就可以考慮新的教學方式,不僅能輔助獨立學習,更能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和成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