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社會高齡化的腳步持續加快,「長照」議題愈發受到關注。在眾多照護選項之中,有一項極少被看見的服務默默耕耘著——那就是「到宅沐浴車」。「臺灣樂福國際慈善福利協會」的理事長張淞源先生,以此讓行動不便的讓長者重拾尊嚴、讓家庭多一份安心,也讓這片土地,多一點人情的溫暖。

「到宅沐浴」服務日記
從車輛改裝到照護服務的轉變
張淞源理事長原本投身於車輛改裝產業,公司的業務也包含生產復康巴士、消毒車等特殊車輛。然而隨著產業競爭激烈,讓他不得不開始思考應如何轉型與突破。一次赴日考察,張淞源理事長意外接觸到「到宅沐浴車」這項服務,發現日本的長照服務比台灣領先了將近三十年,這讓他深受啟發,也埋下創立協會的種子。
「我本來只是想當個經銷商,把車賣出去,卻沒想到這產品在台灣推不動。」張淞源理事長苦笑著回憶。由於市場不熟悉、政府制度尚未完善,初期十台引進的沐浴車,三年內只賣出兩台。看見預期與現實的落差,他毅然決定自己下場實做,從製造者轉型為服務提供者,從臺中市成立第一個試辦協會開始,走上了一條沒人走過的公益之路。
「臺灣樂福國際慈善福利協會」理事長張淞源先生(圖右)
打造一條關於清潔與尊嚴的服務鏈
臺灣樂福國際慈善福利協會的核心使命,便是將「到宅沐浴」這項溫暖的服務帶給每個需要的家庭。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者來說,能夠洗一場熱水澡,不只是清潔身體,更是守住尊嚴與人權的重要一環。協會秉持「給予不只是援助,更是理解與陪伴」的理念,將這項看似微小卻極具改變力的服務,將觸角擴展至全台九至十個縣市。
在協會的服務中,每一台沐浴車由三名專業人員組成,包括護理師與照服員,並配有完善的醫療評估與安全機制。平均每位個案的流程約需45分鐘,視地理環境與個案狀況調整,務求給予最貼心、最專業的照護。
除此之外,協會也有完善的教育訓練機制。新進人員需接受約兩個月的訓練後,才能正式上線,並透過定期的內部會議與人員輪調機制,確保各縣市服務品質一致,讓愛與專業隨車同行。
燒錢、燒腦,更燒心的挑戰
談起協會的初期經營,張淞源理事長笑中帶苦地說:「我們協會在創辦初期,燒掉的成本真的是天文數字。」協會前兩年幾乎處於嚴重虧損,光人力成本與車輛維護就已負擔沉重,再加上需自行建立人脈、推廣服務、協調政府與民間資源,種種挑戰排山倒海而來。
「最困難的不是沒錢,而是你做得再好,也沒人要接納。」由於長照補助的額度有限,若個案已經接受到府沐浴服務,剩餘能分配給其他長照服務機構的資源就會減少。這種排他性的現象,讓協會在初期常面對其他長照單位的排擠與不信任,甚至遭遇案源競爭、資源分配不均等壓力,讓張淞源理事長一度想要放棄。「如果讓我重來一次,可能真的會猶豫要不要再走這條路;但最後應該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吧。」他坦言。
但真正支撐他的,是一次次來自家屬與個案的回饋。有位住在貨櫃屋的高齡阿嬤,長期臥病、身體散發異味,令人同情;鄰居的外籍看護者心疼阿嬤的處境,常常利用自己的閒暇時間去照護阿嬤,卻也令她疲憊不堪。協會介入後,阿嬤的身體與生活品質大幅改善,讓外籍看護感動地說:「第一次感覺自己是被幫忙的,不是孤軍奮戰。」而這些回饋,都是協會的動力來源。
善意串連全台,讓溫暖永續傳遞

如今,臺灣樂福國際慈善福利協會已進駐全台九至十個縣市,雖仍有部分地區尚未覆蓋,但張淞源理事長表示:「我們不求擴張得快,只求走得穩。」在資源允許與當地政府支持下,協會會逐步拓展,也樂於輔導在地單位承接服務,讓到宅沐浴成為全台普及的照護模式。
協會的下一步,是優化人力資源管理與跨區協調機制,並積極徵募具愛心與專業能力的護理師、照服員。張理事長說:「我們最缺的是對老人有耐心、願意投入這份工作的夥伴,技術可以教,愛心與使命感才是根本。」
談起給想創業者的建議,他語重心長地說:「你要先問自己,願不願意付出三年不賺錢、還要倒貼的代價?如果可以,那就投入吧。因為當你真的幫助到別人,那種成就感,是金錢換不到的。」

振宇五金x臺灣樂福 南投公益修繕與沐浴車暖心合作
Tip: 採取協調與合作而非排他,贏得公私部門信任與支持。
Tip: 因地制宜、穩健擴張。

品牌資訊:臺灣樂福國際慈善福利協會
官網:https://www.love-taiwan.com/
電話:0800-809453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528號B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