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前幾天和一個高中同學見面,她不以為然的說了一句~你幹嘛把你的人生活成教科書!我們當天聊到,我每日學習投資理財,寫日記,並在一份月紀錄本上,寫下每日生活亮點的二三事。她覺得我活得太認真。
當下我皺了眉頭,沒有反駁,但這句話留在我心中。我假日時,和一起聊投資的好朋友,她聽了,當下反問:你這個朋友很有錢嗎?嗯,她沒有結婚,和父母住,很節省,因為在國中任教不順利,所以沒有等到月退,直接就退休了,應該存了不少,上次談話中,她還提到,等她父親走了,她父親的錢就是她的。
朋友說:難怪,我們也想要在假日出去玩,追劇,誰想要還在這裡聊投資。我很有共鳴,對嘛~這是不同人生成長環境的選擇!
##教科書的人生~ 把握每個機會,讓人生有更多可能
從小我就是吳若權筆下提到的那種過度認真的人,因為不認真就沒有機會。兩個姐姐國中畢業就去工廠當女工,我只能努力考上第一志願,爭取讀高中的機會。大學時,半工半讀,賺取學費。大四考上公務員,但當上公務員後,覺的枯燥無聊的工作不適合我,於是又進修國小教育學分,成為國小老師。 即使當上老師,除了教學兢兢業業,擔任導師時還帶學生到處玩,進行寓教於樂的戶外教學;挑戰行政工作也全力以赴。為了一圓自己的讀書夢及想要有更好的薪資,一邊工作,還一邊讀碩士班(在職生)。
我母親看我帶大兒子的忙碌,她笑說,我怎麼帶一個小孩比姐姐帶兩個還忙碌。我認真陪著孩子讀書,作筆記,陪他們彈琴和讀英文。直到小兒子上國中以後,我有更多的時間,因為想要讓孩子的爸爸提早退修,開始學習投資理財,一直持續到現在。
##感恩與覺察
感恩自己的認真有了不錯的回報,想考的試都幾乎可以考上。兩個孩子雖然不是學霸,但不僅懂事不讓人操心,還可以聊聊心裡的話。保守穩健的投資策略,讓我有持續的被動收入。
但,我也不禁反省,認真全力以赴的我,過於執著某個點,而沒有辦法全盤考量。當然,這樣深刻的覺察,是在恢復單身之後,是在孩子離家讀書之後,是在中年之後,身體慢慢出現退化的跡象...
##輕鬆愉快地去做~
蔡康永~“請精挑細選,對人對事,都精挑細選,才不會疲於奔命,卻又覺得不值得。”
小兒子問:那妳喜歡研究股票嗎? 我回答,喜歡啊 ~我覺得很有趣! 昨天晚上,心情煩悶,和股友聊聊股票,聊著聊著就笑出來了,漲得股票開心,跌的股票就挖苦一下,這個技術面太差,那個基本面不行...
喜歡的事,要輕鬆愉快地去做。有些繁雜事,但又是必須做的。先 提醒自己三種不同思維的解法,挑有效率的解法,不論結果如何。然後撥放著”海靈格~我允許” 這首詩的影音,靜下心來,允許一切事的發生,放下!
現在開始,學習有些事不用太認真,有些像要做的事,輕鬆愉快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