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鞋櫃,藏著你的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你有過這樣的時刻嗎?

只是想出門買杯咖啡,卻因為找不到鞋,煩躁到幾乎放棄整天的行程。

多數人會以為那只是「選擇困難」或「鞋子太多」。

但作為一位空間設計師,也是一位情緒心理顧問,我想告訴你:

那不是因為你懶,是因為你的鞋櫃太誠實了——

它把你的焦慮,全部攤在地上。

鞋櫃的樣子,其實映照了你每天醒來後,要如何跟這個世界互動的節奏。


玄關,不只是門口,而是你心理狀態的縮影

玄關,是家與世界之間的緩衝區。

它是你早上離家前最後一次深呼吸的地方,也是你晚上回家後第一個落腳的空間。

我時常進入客戶家中,在還沒踏進客廳之前,第一眼會觀察的,不是風格、不是收納,我看的第一眼,總是鞋櫃。

有些人的鞋櫃關得緊緊的,鞋子排得整整齊齊,像在準備參加軍隊檢查;

每雙鞋都像列隊一樣安分地站好;

有些人的鞋早就溢出鞋櫃,門一打開,滿地散開,像一場昨天沒清理完的暴風雨。

也許你以為這只是「整理習慣」的問題。其實不然。

那不只是「收不收」的問題。

那是關於「你準備好面對今天了嗎?」

鞋櫃,是一種日常焦慮的投影裝置。


鞋子,是角色的開關

根據環境心理學(Environmental Psychology)研究,人們會在門口擺放一些「過渡物」來幫助我們轉換角色。

鞋子,就是最直接的信號。

鞋子,是一種心理的角色開關。

穿上它,意味著你即將要出門扮演某個角色:員工、媽媽、老闆、朋友。

那是你預備好面對外界的信號。

而脫下它,則意味著卸下那些身份,回到內在的自己。

一個混亂的玄關,往往反映著內心的不安猶豫和不確定。

每天早上,你在門口進行著日復一日的「出場儀式」與「退場儀式」,而鞋櫃,就是那場儀式的開關。

它也代表我們「想不想走出去」的意願。

  • 你是不是常常打開門又關起來、站在門口猶豫?
  • 鞋子太多,角色太多,你每天都在選「我要成為哪一個我」的瞬間卡關。
  • 鞋櫃整齊得像展示櫃,有時不一定是收納天才,而是深怕失控焦慮的變形:怕亂、怕出錯、怕別人看見「真實的你」。

行為心理學提醒我們:「鞋」是你每天行動的起點。

少女漫畫跟偶像劇都有說:一雙好鞋能帶你走向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很多人之所以覺得出門前焦躁、回家後無力,其實不是因為工作有多難,

而是「過渡儀式」出了問題。

當玄關混亂,其實我們的大腦也接收到一種模糊不清的訊號——

你不確定今天要去哪、要做什麼,

甚至,你可能在默默逃避今天這一天。


被卡住的,不是你的腳——是情緒

我曾有一位客戶,總覺得「出門壓力很大」。

她一直以為是通勤距離太長的問題,但後來她發現:真正讓她崩潰的,結果發現她每天早上都要從一地鞋海中翻找試穿,踩到家人的鞋,不小心跌跤,最後勉強穿上一雙「不討厭」的鞋出門。

後來我們重新設計了玄關,只留下三雙鞋:最舒服、最常穿、最喜歡的三雙。其他全數進鞋櫃、封箱、甚至轉贈。多一張小椅子、一面全身鏡,再加一瓶她最愛的迷迭香香氛。

幾週後她告訴我: 「我不知道為什麼,出門變得輕鬆,像是我每天都在跟自己說——我可以。」

不是設計改變了她——

是她終於把「願意前進」這件事,放進了玄關裡。


設計玄關,就是設計你如何進出這個世界

市面上很多人教你「怎麼收納鞋櫃」,但我想給你一個更溫柔的版本: 讓鞋櫃說出你想聽的語氣。

如果你也發現自己常在門口卡關、焦躁、甚至踩到自己的鞋,或許不是生活太亂,而是鞋櫃說錯了話。

你不需要買一個10萬的全自動AI智能鞋櫃,只需要一個穩定的出入口。

以下幾個方法,讓空間替你說話:

  • 三雙鞋原則--留下「可以馬上走出門」的鞋子

一雙休閒鞋、一雙工作用鞋、一雙下雨天備用鞋。留下你最常穿的3雙鞋,其餘收起來。鞋櫃不是展示牆,而是情緒的過濾器。

  • 給鞋子「呼吸」的空間

不要把所有鞋子塞滿鞋櫃門後的每一格,給每雙鞋一點呼吸的空間,空間留白,讓選擇不成壓力。

  • 保持地板清爽--少一點情緒地雷

玄關的動線清楚,你就不容易在每天的出門關頭踩雷。

避免玄關堆雜物,確保你每次出入門口,不會有「路障感」。

乾淨的出入口,就是人生清楚的開始。你的步伐就不會被責任、雜物與猶豫絆住。

  • 加入過渡小物,幫助你切換情緒

像是一張換鞋椅、香氛擴香、小花瓶、甚至一段讓你喜歡的玄關音樂(是的,有人真的會在玄關放BGM!)鏡子、小櫃子,都是你從社會人回到「自己」的過場道具。


鞋櫃,是你每天的心理預演場

鞋櫃之於生活,不只是功能,而是一種心理節奏的導航。

你每天走進世界的方式,其實就藏在那雙鞋底下。

你面對生活的狀態,往往早在門口就決定好了。

📸 如果你願意,拍下你家的鞋櫃留言告訴我,你最想改善的玄關煩惱是什麼?

📬 IG標註我@paulinawang2024,讓我看看你跟鞋櫃之間的愛恨情仇。

也許你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鞋子,而是一個願意陪你出門的自己。

🎧 Podcast(Spotify)同步播出: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i36eQV06PeR3RDNdudo7j?si=4PruUIEQRruNYjOI3SeP7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空間的潛意識
0會員
3內容數
這裡是一個打算在剩下的1/3人生胡說八道的歐巴桑經營的地盤~ 我的前2/3人生做過很多工作,去過很多城市,伺候各種各樣的大小財閥跟五花八門的人類~ 剩下的1/3人生,我是一個軟裝設計師+兒童催眠師+兒童及青少年(簡稱大小屁孩)的心理伴遊+抓狂爸媽的開示師+很愛任性地說自己喜歡故事的阿姨....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大部分的時候,總覺得... 被困住了,或許工作、房貸、各種生活壓力... 各種雜念... 好似總是無法自由的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每當這樣的念頭出現,可以試著,在這樣的時刻... 暫停一下,給自己幾秒鐘... 當下,提醒自己,「打斷枷鎖」!
Thumbnail
大部分的時候,總覺得... 被困住了,或許工作、房貸、各種生活壓力... 各種雜念... 好似總是無法自由的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每當這樣的念頭出現,可以試著,在這樣的時刻... 暫停一下,給自己幾秒鐘... 當下,提醒自己,「打斷枷鎖」!
Thumbnail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從匱乏、焦慮這種比較沉重的話題說起,但好像不從這些議題開始說,大家就會忽視應該先去面對自我議題,與清理這些限制性信念、焦慮感受的重要性,畢竟思緒若太過沉重,即便有新的觀點進來,也無法很好吸收。
Thumbnail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從匱乏、焦慮這種比較沉重的話題說起,但好像不從這些議題開始說,大家就會忽視應該先去面對自我議題,與清理這些限制性信念、焦慮感受的重要性,畢竟思緒若太過沉重,即便有新的觀點進來,也無法很好吸收。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不焦慮,不窮忙,8個習慣從小處改變,人生每個階段都零匱乏感
Thumbnail
不焦慮,不窮忙,8個習慣從小處改變,人生每個階段都零匱乏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