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打工度假期間遇見了一些也喜愛做料理的朋友,認識了一些料理,在台灣也復刻了起來,這個系列會慢慢地跟大家分享作法與我採買食材的地方。
今天要介紹的料理是:梅乾飯糰・梅干しおにぎり

還沒吃過梅乾飯糰的時候畫下的插圖
我和梅乾的初次相遇
在日本打工度假第一站來到梅園的我,從室友手上獲得一包會出現在日本動漫裡,一整個白飯正中間放的紅色梅乾。一開始我有點不知道要怎麼用,所以就先放在冰箱裡,偶爾依照既定印象配飯吃,但真的超級鹹,所以一直到最後還剩下好多顆。

小知識:右邊有跟紫蘇葉一起醃漬,所以才會那麼紅。
「好鹹」,臉皺在一起的說。
結果就獲得了「入門款」蜂蜜梅乾
(左邊那顆)
吃過入門款的我,逐漸開始接受超級鹹的梅子的味道,甚至開始知道它好吃在哪裡,有一陣子染上白飯上面要放一顆梅子的習慣。
如果對完整版梅園生活感到好奇可以看這邊:
六月是梅子的季節,生活在和歌山縣南部町清川
白飯殺手-梅乾
回到正題,我到要離開的時候,看著想要消耗光的白米,與那一袋梅子,才想起來我居然沒有做飯糰,於是我講梅子去籽、剁碎,和熱騰騰的白飯拌在一起。
我喜歡的比例大概是: 2大碗白飯 配 3顆小梅子(沒有看錯,就是這麼鹹)
步驟:
- 將梅子的果核用取出,用菜刀將梅肉的部分剁碎。
- 將剁碎的梅泥放進熱騰騰的白飯裡。
- 拌勻之後,手沾一點芝麻油,取出1/3的飯量,在手上捏成飯糰的形狀(喜歡的形狀)
- 裹上海苔或是昆布絲(可省略)
小撇步:
芝麻油除了增添香氣之餘也比較不黏手,也有另一個方法是在手上沾一點水。
看到我還有一包可以配飯的昆布絲,將它裹在梅子飯糰外面,兩種顏色的梅乾飯糰就完成了,一吃直接上癮,隔天要離開的時候還不忘用便當盒裝,帶去跟大阪的朋友分享。
我特別喜歡因為梅乾而變得粉粉的飯!
回台在哪裡買得到?
回台灣之後,原本有點殘念地想說,「喔不~沒有梅乾可以吃了」,卻正巧在六月底與日本朋友一同前往宜蘭的時候,認識一位日本人在台灣經營「典子的台所*」,她用台灣的無農藥梅子,日本的梅乾製法,做了一款白梅乾。*注:台所=廚房

有效期限:「百年」
白梅乾的「白」,是因為沒有另外加紫蘇葉一起醃漬,所以不會呈現紅色的,素素白白的,才叫它「白梅乾」。
能夠在台灣吃到用台灣產的梅子做成的梅乾真的好幸福,一小顆,就可以吃好幾口飯,而且會透過梅乾引出白飯的甜味。
如果沒吃過梅乾的人,我十分推薦可以買來吃吃看,要注意!不要一整顆塞進嘴巴裡面(我第一次就是這樣吃,才會太鹹),用筷子摘下一點配著飯吃。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可以留言給我或幫我按個愛心,或是想看更多,歡迎追蹤Instagram 「食・物・語eatastory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