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寫表達,這次來聊聊講故事這件事。
試想一下,一本書動輒三百頁,你會記得那些?
可能是一段金句,或一個故事,甚至一個感同身受的論點,這些關鍵片段,都是讓讀者記住這本書的記憶點。表達也是,尤其是要用短時間演說來表達時,更是。
而當提到記憶點,就有人會想到故事行銷,
直覺就是,那不然套個故事或講個笑話讓大家記得不就好了?
我只能說,對,也不對。
故事是要講的,沒錯。
但講跟內容沒啥關係的故事,沒用。
請記得,記憶點的存在不是為了記憶點本身,
而是為了彰顯你想要表達的重點存在。
白話來說,你所營造的記憶點(或講故事),
必須要有呼應跟支撐內容的作用。
這個作用來自於,你的故事要創造出什麼情境,來讓讀者在這情境中,感受你想表達的重點,如同遊戲一樣,遊戲設計出來的場景一定得呼應遊戲預設的世界觀,這樣才不會有出戲的感覺。
但許多人在講故事時,效果在故事講完就沒了,
嚴重點則是,講不講這個故事,其實也沒差別。
講故事雖然有用,但不是炒氣氛用,故事要引人入勝,才能讓人記得你的表達,而這個勝,就是你最終想創造影響力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