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 and 沙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本版時不時會有讀者問,為什麼俄羅斯帝國和波斯的頭銜都有個沙字?彼此有關係嗎?

這裡再次科普一下,俄國的「沙皇」(царь)依然是個源自羅馬的頭銜,是「凱撒」(Caesar)進入斯拉夫語言後的轉音和省音。除了俄羅斯人外,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等等都使用過沙皇銜。

而斯拉夫人使用凱撒之始,濫觴則是與東羅馬(對啦又是東羅馬)接觸的保加利亞人。這支斯拉夫化的突厥族群曾經得封「凱撒」頭銜,但早先並不常用凱撒銜。

到了十世紀,保加利亞的西美昂一世自立為帝,是為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帝國的西美昂一世也被算作第一位正式自稱沙皇/凱撒的斯拉夫統治者。

而波斯的「沙赫」(Shah)是一個相當古老的頭銜,遠在「The 凱撒」出生前就已存在。在上古波斯語中,本來作「xšāyaθiya」。包含阿契美尼德王朝在內,從古至今許多中亞、波斯以及伊斯蘭的統治者都用過這個稱號。

沙赫在波斯語意思就是「王」。從沙赫開始,還有一些進階的頭銜,例如「Shahanshah」(王中之王、萬王之王),「Padishah」(偉大之王)等等。

所以,「沙赫」和「沙皇」在語言上,是完全沒有聯繫的兩個頭銜。只是剛好在中文翻譯中,都被譯者選了個「沙」字而已。

另外可以補充的是,在彼得大帝西化改革以後,俄國皇帝已經採用了「英白拉多」(Император)作為頭銜,沙皇反而變成比較下位的頭銜。只是大家叫慣了沙皇,還是會繼續把俄國皇帝叫царь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200會員
916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06/26
自伊朗事變以來,網路上有人傳道,什葉派是亞塞拜然的薩法維壓在伊朗上的產物,是外來貨色,不能算是伊朗文化。 雖然如前文所說,伊朗變成「什葉派為主」的世界,確實是薩法維帶來的變化,但是否能說,已經在伊朗長達五百年以上的什葉派世界,不算是「伊朗文化」?那可能有商酌餘地。 說到底,文化基本上都是不斷
Thumbnail
2025/06/26
自伊朗事變以來,網路上有人傳道,什葉派是亞塞拜然的薩法維壓在伊朗上的產物,是外來貨色,不能算是伊朗文化。 雖然如前文所說,伊朗變成「什葉派為主」的世界,確實是薩法維帶來的變化,但是否能說,已經在伊朗長達五百年以上的什葉派世界,不算是「伊朗文化」?那可能有商酌餘地。 說到底,文化基本上都是不斷
Thumbnail
2025/06/06
在第二次十字軍如火如荼進行的不久前,在遙遠的東方,伊斯蘭剛剛蒙受巨大的挫折,後果遠比十字軍嚴重N倍。 在二十餘年前,女真人的金國剛剛滅了大遼。但契丹皇族耶律大石逃過一劫。他向西遠征,竟在中亞重新創下遼國的霸業。史稱西遼。 就在第二十字軍不過幾年之前,耶律大石與稱霸波斯、中亞的塞爾柱大蘇丹桑賈爾決
Thumbnail
2025/06/06
在第二次十字軍如火如荼進行的不久前,在遙遠的東方,伊斯蘭剛剛蒙受巨大的挫折,後果遠比十字軍嚴重N倍。 在二十餘年前,女真人的金國剛剛滅了大遼。但契丹皇族耶律大石逃過一劫。他向西遠征,竟在中亞重新創下遼國的霸業。史稱西遼。 就在第二十字軍不過幾年之前,耶律大石與稱霸波斯、中亞的塞爾柱大蘇丹桑賈爾決
Thumbnail
2025/05/18
在伊朗光輝強大的「薩法維王朝」,以及二十世紀的巴勒維王朝之間,還夾著一個長命王朝:卡札爾王朝,或譯卡加王朝(Qajar Dynasty) 卡札爾王朝無論在伊朗內部、還是在英美史家的筆下,向來聲名不佳。因為該王朝不只沒能完全成功完成伊朗的現代化、發起眾多戰役卻全數失敗,在國內也被人安上「與外國勾
Thumbnail
2025/05/18
在伊朗光輝強大的「薩法維王朝」,以及二十世紀的巴勒維王朝之間,還夾著一個長命王朝:卡札爾王朝,或譯卡加王朝(Qajar Dynasty) 卡札爾王朝無論在伊朗內部、還是在英美史家的筆下,向來聲名不佳。因為該王朝不只沒能完全成功完成伊朗的現代化、發起眾多戰役卻全數失敗,在國內也被人安上「與外國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想可能有不少人知道,「拜占庭帝國」是後世發明的稱呼。帝國的人從來不叫自己「拜占庭人」,而是繼續叫自己「羅馬人」。 在帝國滅亡後,西歐開始使用「拜占庭」來稱呼這個帝國。早先是有貶意的,恥笑帝國「不知進取、抱殘守缺、繁複無聊」等等。 現代學者雖然繼續使用這個詞彙,但基本上已沒有這樣負面的態度,並且
Thumbnail
我想可能有不少人知道,「拜占庭帝國」是後世發明的稱呼。帝國的人從來不叫自己「拜占庭人」,而是繼續叫自己「羅馬人」。 在帝國滅亡後,西歐開始使用「拜占庭」來稱呼這個帝國。早先是有貶意的,恥笑帝國「不知進取、抱殘守缺、繁複無聊」等等。 現代學者雖然繼續使用這個詞彙,但基本上已沒有這樣負面的態度,並且
Thumbnail
雖然薩珊與羅馬斷斷續續交戰數百年,彼此爾虞我詐,慘酷的屠殺也所在多有,很奇怪的是,對於彼此的文明,統治集團之間似乎發展出了「英雄惜英雄」的心理。 婚姻關係不說,薩珊和羅馬間會交換彼此的繼承人監護關係。遇到遊牧民族的侵略時,兩霸會共同商討、承擔防禦的責任。一方內部有叛亂時,另一方還可能出兵援助(當然
Thumbnail
雖然薩珊與羅馬斷斷續續交戰數百年,彼此爾虞我詐,慘酷的屠殺也所在多有,很奇怪的是,對於彼此的文明,統治集團之間似乎發展出了「英雄惜英雄」的心理。 婚姻關係不說,薩珊和羅馬間會交換彼此的繼承人監護關係。遇到遊牧民族的侵略時,兩霸會共同商討、承擔防禦的責任。一方內部有叛亂時,另一方還可能出兵援助(當然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列王紀》(Khwaday-Namag),據信是六世紀開始,在薩珊帝國王室的贊助下,開始編纂的官方史著。一路從遙遠的傳說時代開始撰寫。到了最後一任皇帝伊嗣俟三世(632-651年在位)仍有編纂。本該是薩珊帝國歷史最重要的資料來源。 「本該是」,因為雖然在伊斯蘭征服伊朗後,這些史著有被翻譯成阿拉伯文
Thumbnail
《列王紀》(Khwaday-Namag),據信是六世紀開始,在薩珊帝國王室的贊助下,開始編纂的官方史著。一路從遙遠的傳說時代開始撰寫。到了最後一任皇帝伊嗣俟三世(632-651年在位)仍有編纂。本該是薩珊帝國歷史最重要的資料來源。 「本該是」,因為雖然在伊斯蘭征服伊朗後,這些史著有被翻譯成阿拉伯文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從十七世紀中葉開始,德里正式名稱叫「沙賈汗納巴德」(Shahjahanabad )。原因很簡單,帝國統治的核心城區,是由蒙兀兒第五代皇帝沙賈汗下令修建,於1648—1649年完工。這個城區就以皇帝的名字命名。在波斯語中,「-abad」的字尾是指「居住區域、城鎮」的意思,「沙賈汗納巴德」意思就是「沙賈
Thumbnail
從十七世紀中葉開始,德里正式名稱叫「沙賈汗納巴德」(Shahjahanabad )。原因很簡單,帝國統治的核心城區,是由蒙兀兒第五代皇帝沙賈汗下令修建,於1648—1649年完工。這個城區就以皇帝的名字命名。在波斯語中,「-abad」的字尾是指「居住區域、城鎮」的意思,「沙賈汗納巴德」意思就是「沙賈
Thumbnail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這時在歐亞大草原中西部,有三個超級帝國互相制衡: 俄羅斯沙皇國。先前在恐怖伊凡(伊凡雷帝或伊凡四世)的時代,往中亞及西伯利亞擴張,擊潰喀山及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眾草原政權,勢力不斷東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勢力往北深入黑海沿岸,早已控制住烏克蘭、俄羅斯草原上的
Thumbnail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這時在歐亞大草原中西部,有三個超級帝國互相制衡: 俄羅斯沙皇國。先前在恐怖伊凡(伊凡雷帝或伊凡四世)的時代,往中亞及西伯利亞擴張,擊潰喀山及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眾草原政權,勢力不斷東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勢力往北深入黑海沿岸,早已控制住烏克蘭、俄羅斯草原上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