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時不時會有讀者問,為什麼俄羅斯帝國和波斯的頭銜都有個沙字?彼此有關係嗎?
這裡再次科普一下,俄國的「沙皇」(царь)依然是個源自羅馬的頭銜,是「凱撒」(Caesar)進入斯拉夫語言後的轉音和省音。除了俄羅斯人外,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等等都使用過沙皇銜。而斯拉夫人使用凱撒之始,濫觴則是與東羅馬(對啦又是東羅馬)接觸的保加利亞人。這支斯拉夫化的突厥族群曾經得封「凱撒」頭銜,但早先並不常用凱撒銜。
到了十世紀,保加利亞的西美昂一世自立為帝,是為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帝國的西美昂一世也被算作第一位正式自稱沙皇/凱撒的斯拉夫統治者。
而波斯的「沙赫」(Shah)是一個相當古老的頭銜,遠在「The 凱撒」出生前就已存在。在上古波斯語中,本來作「xšāyaθiya」。包含阿契美尼德王朝在內,從古至今許多中亞、波斯以及伊斯蘭的統治者都用過這個稱號。
沙赫在波斯語意思就是「王」。從沙赫開始,還有一些進階的頭銜,例如「Shahanshah」(王中之王、萬王之王),「Padishah」(偉大之王)等等。
所以,「沙赫」和「沙皇」在語言上,是完全沒有聯繫的兩個頭銜。只是剛好在中文翻譯中,都被譯者選了個「沙」字而已。
另外可以補充的是,在彼得大帝西化改革以後,俄國皇帝已經採用了「英白拉多」(Император)作為頭銜,沙皇反而變成比較下位的頭銜。只是大家叫慣了沙皇,還是會繼續把俄國皇帝叫цар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