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的日常:那些「官方理由」背後的真實故事》向所有努力招募的HR致敬
HR打過的電話,你一定接過;而求職者的拒絕理由,你一定聽過。但你知道,那些「官方版理由」背後,其實還有一套「真實劇本」嗎?
就在幾天前的晚上七點多,我接到一通來自吉X堡美語的電話。
對方說,他在人力銀行上看到我的履歷,想詢問我是否有意願回到美語教學領域。
老實說,我很感謝這份肯定——畢竟我離開補教業,已經十年。😂
我甚至忍不住用誠懇又尷尬的語氣回:「呃…我已經很久沒教美語了欸!」
(潛台詞: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還適合教美語,你怎麼還有勇氣打給我?🤣)
對方笑笑回:「我有看到,但您有近七年的教學經驗,應該很有實力。那是什麼原因讓您不繼續教呢?」
我給了官方版理由:
「補教業多在晚上上班,我後來轉換跑道做白天的工作。」
但真正的原因是:當老師的同時,還要應付各種家長的「創意需求」。
太多家長只盯著表面上的成績,卻不去探究分數背後的原因:
孩子缺乏學習動機、
沒有複習習慣、
對英語興趣全無……
這些才是真正的問題,但往往被忽略。
💼 身為HR的我,很能體會這通電話背後的努力
招募時,HR不只是「找人」,還要跨越時空去挖掘每一份履歷背後的價值。
打電話前,HR常常得在資料海裡翻找那顆「可能的寶石」;
即使履歷看起來塵封已久,也願意試著敲敲看。
每一次被拒絕,都要笑著說「了解,謝謝您」,然後繼續下一通。
這不只是招募技巧,更是情緒韌性。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對方是正好等著這通電話的人,
還是像我一樣,早已換了跑道、換了人生。
💼 HR的共鳴時刻
其實,這種「檯面上 vs. 檯面下」的情況,在招募現場天天都在上演。
檯面上的說法:
「不好意思,我家裡臨時有事,沒辦法過去上班。」
「謝謝您的錄取通知,但我考慮過後,覺得這份工作可能不太適合我。」
檯面下的真相(HR心裡默默猜到的版本):
「我其實已經收到另一家待遇更好的 offer,只是不想明說。」
「面試時覺得主管有點難相處,怕進去之後壓力太大。」
「說好的工作內容好像跟我想的不一樣,怕自己會後悔。」
有時候,我們接到的是婉拒offer;
有時候,更是已經談好報到日,
卻在前一天晚上收到臨時反悔的訊息。
對 HR 來說,每一通電話、每一次訊息背後,都有我們看不到的真實理由。
但不管原因是什麼,
HR 還是得用最專業的語氣回:
「了解,謝謝您,也祝您一切順利。」
然後默默打開履歷資料庫,繼續尋找下一位人選。
📍 向所有還在第一線招募的HR們致敬
你們是企業與人才之間的橋樑,
也是面對拒絕卻依然保持溫度的專業者。
每一次的「了解」背後,都是你們的情緒韌性與專業堅持。
💬 最後想問問大家
不管你是 HR 還是求職者,
你有沒有遇過那種「檯面上的理由」和「心裡的真相」完全不同的情況?
也許是一句婉轉的拒絕,
也許是一個說不出口的原因。
如果你願意,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條連接人與工作的橋樑,
背後藏了多少真心話與不為人知的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