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研究所的新生,常常以為 Paper 只要發表在知名期刊上就一定可信。
但行家都知道,評估一篇 Paper 的 credibility(可信度)不能只看外殼,而要用結構化的方法去檢驗。
以下三個秘密,是許多資深研究員日常在做的事,卻很少明說。▋Check the source’s reputation:期刊與作者背景雙驗證
不只要看期刊的 Impact Factor,還要去了解該期刊在該領域的聲譽。
同時,檢查作者的研究履歷與過往作品,看他們是否在這個主題上有長期累積,還是一次性跨界。
這能幫你快速辨別「權威研究」與「碰瓷熱門議題」的作品。
▋Evaluate the methodology:方法比結論更能決定可信度
行家評 Paper,不是先看結論,而是先看研究方法。
你要問自己:樣本是否足夠且具代表性?控制變數是否嚴謹?分析工具是否合適?
方法有硬傷的 Paper,就算結論再吸引人,也只能當參考靈感,不能直接引用來支撐你的研究。
▋Cross-check with other studies:用「互證」過濾單一偏差
不要迷信單篇 Paper,要用同領域的多篇研究去做交叉驗證。
如果一個結果在不同方法、不同團隊的研究中都有出現,它的可信度自然更高。
反之,如果它是唯一得到這個結論的 Paper,就要小心,它可能是統計偶然、方法偏誤,或尚未被複現的觀察。
掌握這三個秘密,你不只是在學會讀 Paper,更是在建立自己的「研究防呆系統」,讓引用與判斷更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