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HR在跟我做新進員工關懷的時候,我們從很多面向聊一個新進員工對剛加入公司的觀點與想法。其中有一點是我在這段時間感受最為強烈的,就是職場禮儀,這要從一個小故事說起。
情境一:會議衝突
進公司後第二週,英國的Director寄封email 說聲hi,然後敲了一個時間做報到後面談,基本也是一個新進員工關懷,原本預定的時間在2天後遇到了另一個更重要的教育訓練,我就直接在teams上跟他說
"Hi Fed, 我被Anna通知星期二要參加教育訓練, 這跟我們的面談衝突,我想我們的對談是否可以延後到訓練結束後"
然後他就跟我說
"Hi Gary, thanks for letting me know. I will reschedule it."
這麼直接地接受並調整,就我過去長期在日商工作經驗裡,作為小小部下是不可以這麼無禮的,如果是在以前,我被教育成要這麼說
"Dear Fed, 早安,很抱歉在這時候打擾,我被Anna通知星期二要參加教育訓練,這跟我們的面談有衝突,不知道我們的對談是否可以調整時間,非常感謝您對我的支持,也抱歉造成你的困擾"
情境二:會議邀約
現在teams約會議很方便,排程助理員可以找到雙方都有空的時間,然後就直接寫會議邀約內容按下送出邀請就好,但通常大家手上都一堆會議邀請,如果有其他更重要會議安插進來就會直接拒絕會議邀請並說"這個時間不行,我們可以安排其他時間"
按拒絕邀請、還說時間不行改時間,這種行為在我前東家就會被認為是無禮的行為,絕對、絕對是大忌,做一次就會在公司裡黑掉的那種。
遇到會議衝突要求更改時間,我這種小小部下只能先私下聯繫會議邀請人,或是去找另一個衝突的會議主持人,詢問是不是可以調整時間,等到對方調整好時間後才可以按下接受邀請,演變到最後變成會議主持人會先拋出幾個可行的時間,等大家回覆後確定可行時間才發出正式會議邀請。
同樣是地處台灣的職場環境,周遭接觸到的同事也都是台灣人為主,職場文化除了吸引到差不多人格特質的員工,也間接形塑員工的行事風格。日商真的很在乎這種禮貌的小細節,還好以前沒有做些白目的事踩到日本人的地雷,也沒冒犯到心裏有記恨小本本的台灣主管,現在在美商大家都直接來直接去,可以就可以,不行就不行,大家也只是在講事情,不是針對人,心態是很open的。
並不是評論職場文化的優劣,世俗標準下,兩個看似是極端的職場文化我都沉浸過,畢竟在甚麼樣的場合總是要有適合那個場合的行為舉止,這是尊重。而有些事情是認知中的常識或可理解的,一旦有了深切的接觸與來往,那個互動經驗就會深刻地壓印在我們腦海中與認知裡,成為我們的一部分並定義著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