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作者/部分由 AI 技術生成)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有些任務很重要,需要定期處理,但又沒有固定的執行週期。例如「定期聯繫重要客戶」、「有空時整理書櫃」,或是「追蹤喜愛的部落格更新」。
這些任務往往是一些瑣碎但重要的小事,我們很難為其指派一個固定的到期日。但挑戰在於:如果我們不設定日期,這些任務就很容易在繁忙的清單中被遺忘或錯過。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只是為了提醒而設定一個日期,這不僅會讓任務管理系統失去彈性,這些「提醒式任務」也未必符合我們的實際排程,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干擾。
這正是自動化的價值所在。與其依靠我們不完美的大腦,不如建立一個可靠的系統。透過結合 Todoist 的靈活性與 n8n 的強大功能,您可以打造一個自動化工作流程,讓那些「已完成」的追蹤中任務自動復活,確保沒有任何重要事項被遺漏。
在本文中,我將會詳細解析一個我自己正在使用的 n8n 工作流程,分享它如何幫助我簡化工作、提升效率,並真正地建立長期習慣。
自動化能省下多少心力?
那些沒有固定排程的任務,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們會持續佔用我們的「心力」。你必須時時記著它們,還得記得手動重新建立。這不僅佔用了寶貴的專注力,更讓我們冒著完全忘記的風險。
而這套 n8n 工作流程,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設計。透過自動重新開啟帶有特定標籤(在此應用中為 tracked
)的已完成任務,我們等於是為這類週期性任務建立了一個「設定後高枕無憂」的系統。它能帶來的好處:
- 提升生產力:將重新建立任務的繁瑣工作交給機器,你就能釋放更多時間與心力,專注在真正重要的執行層面。
- 有效建立習慣:系統帶來一致性,而保持一致性是建立任何持久習慣的基石。
- 減輕焦慮感:當你打從心底相信沒有任何事情會被遺漏時,那種安心感能讓你擺脫焦慮,更專注於當下。
n8n 工作流程設定詳解
現在,讓我們深入了解這個 n8n 工作流程的組成。它由六個節點構成,每個節點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圖 1:自動重新開啟 Todoist 任務的 n8n 工作流程概覽
1. 排程觸發 (Schedule Trigger):
這是一切的起點,負責依據您設定的排程(例如每週一和週五的凌晨三點)來啟動整個工作流程。
2. HTTP 請求 (HTTP Request):
這個節點是整個流程的關鍵。眼尖的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麼不直接用 n8n 內建的 Todoist 節點呢?這是因為內建節點目前尚不支援查詢「已完成」的任務。因此,我們需要使用更具彈性的 HTTP 請求節點,直接與 Todoist 的 API(https://api.todoist.com
)溝通,向 /api/v1/tasks/completed/by_completion_date
這個端點發送請求,來取得我們需要的資料。它會擷取過去三個月內完成的任務,但您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此時間範圍。
要成功發送請求,您需要先在 n8n 中設定好 Todoist 的 API 憑證。如果您是第一次設定,過程非常簡單。首先,您需要從 Todoist 帳戶中取得您的 API token,Todoist 官方提供了詳細的圖文教學(點此參考如何搜尋您的 API 口令)。
取得 token 後,回到 n8n,在 Credentials
中新增一個憑證,選擇 Todoist API
,然後將您的 token 貼上並儲存即可。詳細的 n8n 憑證設定步驟也可以參考 n8n 官方文件。

圖 2:在 n8n 中新增 Todoist API 憑證
3. 分割資料 (Split Out):
它會將上一節點找到的任務清單,從一組資料分割成多個獨立的項目,方便後續節點逐一處理。
4. 過濾器 (Filter):
這個節點扮演著守門員的角色,確保我們只處理需要的任務。在此應用中,我們使用它過濾掉所有已經被歸檔或刪除的任務。
5. 迴圈處理 (Loop Over Items):
這是工作流程的引擎,它會針對前一個步驟過濾後的每一個任務,重複執行接下來的動作。
6. 重新開啟任務 (Reopen a task):
見證奇蹟的時刻。這個節點會使用 Todoist 的「重新開啟」功能,讓每一個已完成的任務再次回到您的待辦清單中。
您可以點此下載本教學使用的 n8n 工作流程 JSON 檔案,並將其直接匯入到您的 n8n 應用程式中開始使用。
使用範例:建立彈性的筆記回顧系統
身為知識工作者,我們經常在各種數位工具中(如 Notion、OneNote)收藏文章、記錄點子,建立自己的「第二大腦」。然而,這些筆記如果沒有定期回顧,很容易就會被遺忘,失去了它們原有的價值。要如何才能有效地重溫這些儲存的知識,確保這些知識能真正內化,並從中激發出新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