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執行工作、專案、計畫:7步驟21要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一直想不到好的標題

不過想表達的是一個工作、專案、計畫的思維理則

這邊區分7個步驟21個要項

一、蒐集:

當一件工作要開始推行前,

有些資料或方向要先搞清楚,

在這裡要做的最重要工作是確認方向與目標,

怎麼做呢?

1.法規:

現行法令規章所規範的,

那些能做?那些不能做?

如果是屬於先行者或有涉及國際事務的,

那還要蒐集國外相關規範,

才能釐清可執行的範籌,

確認各項應具備的先備條件。

2.利害關係人:

可能是顧客,

可能是上游廠商,

可能是政府機關,

也可能是公司高層,

只要是能影響工作推行的環節,

都是這項工作的利害關係人,

這些人可能是計畫推動的主力、助力,

但也有極大的機率變成你的阻力,

所以要確實掌握到他們的想法,

做一下想法的對焦,

避免做的很認真,

最後跟你說重來。

3.期望值:

要能預想該項工作所要達到的目標值,

而且是最終目標,

藉由這個目標,

才能依據現有資源與時間,

完成期程規劃,

並展成短、中、長期目標

而且,

這個期望值是要能符合利害關係人的。

4.可行方案:

各項工作推動前,

都需要考慮各種方方面面,

也不會是一個人就可以想的週延的,

所以需要集思廣益,

接收各方面的資訊,

包含部屬、同儕、客戶等,

綜整出各項可行方案。


二、分析:

將方案列舉出來後,

不可能每個方案都執行,

畢竟資源有限,

所以要實施方案的分析,

分析什麼呢?

1.利弊:

每個方案都有其優點及缺點,

好處及不足處,

我們要能客觀的將所有方案的優缺點,

思考的面相可以用5W2H、業務部門、作業流程等

依據計畫執行中可能面臨的階段或狀況來羅列。

2.風險:

不管執行哪個方案,

都會存在風險因子,

風險依影響程度及發生率會區分四個等級,

分別是低度、中度、高度及極度風險,

列出相對應得風險等級後,

還要評估對每項風險的容忍度,

這個容忍度也是要跟利害關係人對焦喔,

畢竟,

位置不同,

對風險的容忍度也不同。

3.可行性:

有些方案列出來是可以立即執行的,

有些則需要一些準備才能執行,

有些則需要多方資源才能推動,

有些則是無法在現階段實施,

因此,

各個方案要依單位現況,

如資源、財務、人力、物力、時間等因素,

考量各方案可行性。

三、比較:

將各項方案分析完畢之後,

就要進行比較,

當然也不是漫無目的的亂比,

會建議在分析時,

僅留下可行性最高的3-5項就好,

畢竟發散思考後,

還是要實施收斂,

分析後就是實施初步收斂,

進入比較階段則利用下面步驟再度聚焦

1.優劣:

依前述的利弊、風險、可行性的分析結果,

可以檢視每個方案的優劣,

再從這些優勢或劣勢中,

比較哪些優勢是符合現況且可以放大的,

那些劣勢是可以避免或減少的,

並進行各方案的備援計畫準備。

2.效益:

針對上述優劣比較,

可以初步判斷各方案能提供的效益程度,

包含投入資源的多寡、能否滿足期望值、對組織的正面影響等,

在這邊也要小心,

想法是豐腴的,但現實有時很骨感,

避免過度放大優勢,而低估劣勢,

尤其方案差距不大時。

3.權重:

比較中,可以依組織側重面向實施加權比重的配分,

假設現有A、B、C三個方案

藉由各項目的權重分數與分數相乘後再相加,

如下面表列,

raw-image

經過權重配比配比之後發現,

C方案的得分較高,

表示C為最有執行價值的方案。


四、計畫:

完成前面的分析、比較之後,

才能確定要執行的方案或計畫,

這時候再來做計畫內容的撰擬才能切中目標,

其中幾個重要的部分務必要做好

1.架構:

架構我區分人跟事兩部分

人的部分:

當然是指跟這件案子有關的人,

不管是承辦、協辦、督管、決策,

都要將他納入這個架構內,

最常用的工具就是組織架構圖,

只要有被納入的人,

都會有相對應的權責跟職責。

事的部分:

可以將各階段的目標納入,

並將其依前後順序、因果關係實施排列,

可以使用心智圖或樹狀圖來呈現,

並檢視有無遺漏。

2.執掌:

有了上述人的架構圖之後,

就可以依其所在的崗位,

賦予應執行的工作事項,

也就是業務執掌或者工作說明書,

撰寫時務必要有動詞,

才能確認要執行什麼樣的工作,

如督導、管制、承辦、規劃….

位置不同,

動詞也會不同,

所應負的責任也會不同

3.期程:

不管那個目標,

都有它要完成的時間先後與節點,

依前面說的事的架構,

要進一步完成它的期程規劃,

哪怕是定期性的,

也都應該列出來,

單一工作可以用時間軸方式,

多項工作就要採用甘特圖了,

而且使用甘特圖還有一個好處,

就是各項工作的期程如果有衝突,

可以適時調整,

避免後續執行時的誤失。


五、實施:

計畫完成後,

當然要執行,

大家應該蠻常聽到"說、寫、做一致"

這是三位一體的,

分析、比較是屬於的階段,

計畫則是的階段,

執行、查驗、行動則是屬於的階段

1.試行:

計畫完成後,

不見得每項都可以直接執行,

或者存在著不少變數,

這就需要透過小範圍的試行,

如試營運、試賣會等方式,

都是希望藉由這樣的模式,

來檢視計畫執行中有無問題?

市場接受度如何?

評價、滿意度如何?

2.檢討:

藉由上面的試行,

可以檢討計畫中可精進的的地方,

如何做效益會更大?

推動流程是否順暢?

反應如果不佳是否該停損?

3.全面:

檢討出問題點後,

就必須要再檢視及修調計畫內容,

確認沒太大問題,

或在可容忍的風險範圍內,

就可以進入全面推動階段。


六、查驗:

推動計畫後,

不是就高枕無憂等成果,

而是要定期及不定期的檢視執行狀況,

1.進度:

確實依時間軸或甘特圖的規劃節點,

管制各階段該呈現的成果,

如定期的日、週、月、季、半年、年等進度,

或不定期的抽驗等,

進度的掌握及查驗,

可以知道時間配當是否合適?

各階段該執行的內容是否適切?

2.可精進:

執行過程中,

是否有可以優化的流程?

流程運作的前後順序是否適當?

任務分配上人力調配有無錯落?

各分工有無罅隙?

3.不適用:

有些計畫在執行時,

會有冗員或瑣事出現,

再查驗時就要將這些現象發掘出來,

納入後續檢討改進,

讓計畫執行可以更精準,

達到人力、時間、成本的最佳化。


七、行動:

完成前面六個步驟後,

這邊要執行的行動比較偏向AAR(After-action review)

這是一種行動後的反思,

不管這項計畫執行的順不順利,

不管有沒有達成既定目標,

都必須要做的動作,

藉由這樣的反思,

為下一次計畫做更好的準備

1.檢討:

檢討的部分可以很多,

以部門來看可以用產銷人發財,

以架構來看可以用人事時地物,

以流程來看可以用輸入-過程-產出,

以目標來看可以用短、中、長期,

透過這些面向的檢討,

可以運用魚骨圖的方式來呈現,

魚頭向右找原因、魚頭向左找對策,

也可以用黃金圈(WHY-HOW-WHAT)的方式來探詢,

找出根本的問題或原因。

2.調整:

藉由上面的檢討,

將相關對策或作法,

納入計畫修訂,

調整到當下能執行的最佳方案,

就可以進入下一個循環中,

再重複上述動作,

驗證執行的成果,

如果執行後都很順遂,

就可以納入部門的SOP(標準作業程序)

如果還有問題,

就再進行檢討及調整,

當然,

SOP也不是不能變動的,

畢竟,

"變"

才是常態,

尤其科技日新月異,

許多做法今年可行,

來年就不一定了,

務必保持理性客觀的心理,

來檢視各項計畫。


avatar-img
28會員
112內容數
學而有用,學以致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第一次使用到現在,使用GPT近一年的經驗分享。介紹在使用GPT時的困難、挑戰及學習到的技巧,以及如何讓GPT更好地理解所需內容。
近年來,DEI (多元、公平、包容) 成為熱門話題,探討社會現象中的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多元已成為常態,然而種族、語言、膚色、信仰、性別等方面仍然容易產生歧視,我們要避免先入為主的想法。此外,討論到公平和平等之間的差異,及平等的重要性。最後,講到包容性的重要性,需要透過溝通、理解和尊重來實現。
接續拜讀底層邏輯 看到這篇很有感的內容 裡面一段說到 當自己發生改變, 會發現周圍都是好人 並舉了黃勃的例子 生活中我們也不乏這種狀況 當你剛準備做點什麼改變 最常接收到的都是負面訊息 各種冷水潑上來 都會讓你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 但是 當你努力去做之後 失敗了-冷水變海嘯 成功了-冷水變吹捧
近期拜讀底層邏輯 第一篇就很有趣 劉潤提出三種對錯觀 1.法學家:看證據 2.經濟學家:看社會成本 3.商人:看損失 過往的學習 也都要我們學習看事情的不同面向 這篇的三個面向很值得細細思考
這篇是我3/7在讓知識有光課程所做的期末分享 Gipi院長期望大家分享的是屬於自己的東西 所以從自我盤點到命題發想再到內容覆盤 也花了不少心力準備的 感謝學院老師跟助教群、第三組的助教Terry及同學們 下面這些技巧除了工作場合外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有幫助的 一、工作掌握 二、檔案分類 三、資料備份
這週最有感的一句話 這是跟輔導行程時 聽到唐豪駿老師說的 剛好那天在上瓦基的卡片盒筆記課程 也聽到類似的話 筆記軟體只是工具 重點在建立自己的筆記系統 建立系統的重點 是在自己 如何做? 怎麼做? 為何做? 何時做? 可以做多久? 這也是近期想突破的點
從第一次使用到現在,使用GPT近一年的經驗分享。介紹在使用GPT時的困難、挑戰及學習到的技巧,以及如何讓GPT更好地理解所需內容。
近年來,DEI (多元、公平、包容) 成為熱門話題,探討社會現象中的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多元已成為常態,然而種族、語言、膚色、信仰、性別等方面仍然容易產生歧視,我們要避免先入為主的想法。此外,討論到公平和平等之間的差異,及平等的重要性。最後,講到包容性的重要性,需要透過溝通、理解和尊重來實現。
接續拜讀底層邏輯 看到這篇很有感的內容 裡面一段說到 當自己發生改變, 會發現周圍都是好人 並舉了黃勃的例子 生活中我們也不乏這種狀況 當你剛準備做點什麼改變 最常接收到的都是負面訊息 各種冷水潑上來 都會讓你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 但是 當你努力去做之後 失敗了-冷水變海嘯 成功了-冷水變吹捧
近期拜讀底層邏輯 第一篇就很有趣 劉潤提出三種對錯觀 1.法學家:看證據 2.經濟學家:看社會成本 3.商人:看損失 過往的學習 也都要我們學習看事情的不同面向 這篇的三個面向很值得細細思考
這篇是我3/7在讓知識有光課程所做的期末分享 Gipi院長期望大家分享的是屬於自己的東西 所以從自我盤點到命題發想再到內容覆盤 也花了不少心力準備的 感謝學院老師跟助教群、第三組的助教Terry及同學們 下面這些技巧除了工作場合外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有幫助的 一、工作掌握 二、檔案分類 三、資料備份
這週最有感的一句話 這是跟輔導行程時 聽到唐豪駿老師說的 剛好那天在上瓦基的卡片盒筆記課程 也聽到類似的話 筆記軟體只是工具 重點在建立自己的筆記系統 建立系統的重點 是在自己 如何做? 怎麼做? 為何做? 何時做? 可以做多久? 這也是近期想突破的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忙碌了一整天,感覺好像做了許多事,但又好像沒有留下什麼具體成果?本文將與你分享如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設立具體可交付成果,透過簡單易高效的步驟,讓每一天變得更有意義,積累更多有價值的成就。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重要主題:如何增加執行力。 會想分享主題是有些人問過我,覺得我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到底怎麼管理時間,到底怎麼那麼有執行力的,其實我是一個蠻懶的人,但也因為這樣我喜歡研究怎麼更有效完成事情,這樣才能做更多事情或是有時間偷個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引言: 制定一個可行且實用的計劃,是實現目標的基礎。如果一開始就設置了不切實際的目標和任務,即便付出再多努力,最終也很難取得成功。因此,在擬定任何計劃時,都必須充分考慮現實因素,確保每一步都是可行的。只有做到這一點,計劃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為目標的實現铺平道路。 1. 現實評估 這是最關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提升工作效率是提高生產力和完成工作的關鍵。本文介紹了10個方法可以幫助你提升工作效率,包括設定明確的目標、優先任務、制定計劃、使用工具和技術、減少幹擾、學習委派、採用時間管理技巧、持續學習和改進、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休息和放鬆。
Thumbnail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需要有目標的時間規劃。
策略規劃怎麼做?專案管理怎麼規劃流程?做好前期策略流程準備,專案團隊才能一直朝著共同目標前進!跟著我們一起 5 步學會規劃專案策略,從確立目標開始,照著範例一步步進行環境分析,掌握關鍵策略選項和計劃制定高效工具,隨時監控KPIs完成情況!還有免費工具推薦,讓你可以一鍵生成策略流程圖!
專案報告怎麼寫?有沒有模版範例?當然!我們已經為你整理好了豐富多樣的各類型專案報告範例,讓你可以按需選擇,一鍵下載就開始使用!也為你準備了專案報告撰寫教學,快跟著我們一起簡單 8 步學會寫各種專案報告!更有高效專案管理工具推薦,為你助力數據整理,寫出更加專業且具吸引力的專案報告!
Workflow 工作流程是什麼?怎麼進行流程規劃?跟著我們一起全面認識Workflow 工作流程的重要性,從多個方面對比分析工作流程和其它業務流程的區別,更好地一步步掌握如何規劃管理自己的專案工作!更有實際範例教學,快跟著我們一起掌握高效工作規劃!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忙碌了一整天,感覺好像做了許多事,但又好像沒有留下什麼具體成果?本文將與你分享如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設立具體可交付成果,透過簡單易高效的步驟,讓每一天變得更有意義,積累更多有價值的成就。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重要主題:如何增加執行力。 會想分享主題是有些人問過我,覺得我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到底怎麼管理時間,到底怎麼那麼有執行力的,其實我是一個蠻懶的人,但也因為這樣我喜歡研究怎麼更有效完成事情,這樣才能做更多事情或是有時間偷個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引言: 制定一個可行且實用的計劃,是實現目標的基礎。如果一開始就設置了不切實際的目標和任務,即便付出再多努力,最終也很難取得成功。因此,在擬定任何計劃時,都必須充分考慮現實因素,確保每一步都是可行的。只有做到這一點,計劃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為目標的實現铺平道路。 1. 現實評估 這是最關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提升工作效率是提高生產力和完成工作的關鍵。本文介紹了10個方法可以幫助你提升工作效率,包括設定明確的目標、優先任務、制定計劃、使用工具和技術、減少幹擾、學習委派、採用時間管理技巧、持續學習和改進、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休息和放鬆。
Thumbnail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需要有目標的時間規劃。
策略規劃怎麼做?專案管理怎麼規劃流程?做好前期策略流程準備,專案團隊才能一直朝著共同目標前進!跟著我們一起 5 步學會規劃專案策略,從確立目標開始,照著範例一步步進行環境分析,掌握關鍵策略選項和計劃制定高效工具,隨時監控KPIs完成情況!還有免費工具推薦,讓你可以一鍵生成策略流程圖!
專案報告怎麼寫?有沒有模版範例?當然!我們已經為你整理好了豐富多樣的各類型專案報告範例,讓你可以按需選擇,一鍵下載就開始使用!也為你準備了專案報告撰寫教學,快跟著我們一起簡單 8 步學會寫各種專案報告!更有高效專案管理工具推薦,為你助力數據整理,寫出更加專業且具吸引力的專案報告!
Workflow 工作流程是什麼?怎麼進行流程規劃?跟著我們一起全面認識Workflow 工作流程的重要性,從多個方面對比分析工作流程和其它業務流程的區別,更好地一步步掌握如何規劃管理自己的專案工作!更有實際範例教學,快跟著我們一起掌握高效工作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