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囉,我是體弱多病先生,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一個看似簡單,實則學問大到不行的「養生秘訣」——曬太陽!
爸媽總是說:「多曬太陽啊,身體才會好!」然後就傻傻地衝出去,結果不是曬黑變木炭,就是曬傷變紅蝦?到底要怎麼曬才對?

陽光,其實是個「光譜大樂團」!
你以為太陽光就是一道光?其實是個由各種「波長」組成的「光譜大樂團」!每個波長都有自己的專長,對我們身體的影響也大不相同。
- 紫外線(UV):「維他命D製造機」
- UVA(長波紫外線): 這傢伙是個「滲透高手」,能穿透雲層和玻璃,直達你的皮膚深層。它不會讓你馬上曬紅,但卻是皮膚老化、長皺紋、曬斑的元兇!就像個「慢性殺手」,傷害是累積的,而且「一旦造成,就回不去了」!
- UVB(中波紫外線): 雖然只佔紫外線總量的5% ,但它可是個「狠角色」!它會讓你
曬傷、曬紅,也是皮膚癌的主要推手 。但別急著討厭它!因為,它同時也是我們身體
合成維他命D的「唯一指定貴賓」! 沒有它,你的骨頭可能就不夠硬朗,免疫力也可能打瞌睡喔! - 但經過玻璃會被擋住,所以「隔著窗戶曬」是沒有用的。
- 另外,維他命 D 合成會受到緯度、季節、膚色、年齡影響,冬天或高緯度國家可能曬不到足夠的 UVB。
- 可見光:「指揮家」與「情緒大師」
- 這就是我們眼睛能看到的光,佔太陽能量的42-43% 。其中,
藍光(對,就是手機螢幕那個藍光)是個重要的「指揮家」!它能幫你校準生理時鐘,讓你白天精神奕奕,晚上睡得香甜 。白天多接觸藍光,能提升專注力、改善心情。白天接觸自然光(包含藍光)對兒童的眼睛健康有幫助,可降低近視風險。但晚上就別玩手機了,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然後隔天變熊貓眼 。
- 這就是我們眼睛能看到的光,佔太陽能量的42-43% 。其中,
- 紅外線(IR):樂團裡的「無形療癒師」與「細胞充電寶」
- 這可是太陽光譜裡的大哥,佔了超過一半的能量(52-55%) !你感受到的「熱」就是它帶來的。但它可不只會發熱,特別是
近紅外線(NIR),簡直是個「細胞充電寶」!它能穿透皮膚深層,直達肌肉、關節甚至骨頭 。 - 研究顯示近紅外線可能有助於:
- 幫細胞「充電」: 刺激細胞裡的「發電廠」(粒線體)製造更多能量,加速修復 。
- 改善循環、消炎止痛: 增加一氧化氮的產生,讓血管放鬆,血液循環更好,減少發炎和疼痛 。
- 製造「細胞內褪黑激素」: 這可不是讓你睡覺的褪黑激素喔!它是細胞自己生產的「超級抗氧化劑」,能保護細胞免受傷害,修復DNA,甚至有助於延緩衰老 !
- 保護大腦: 對神經退化有積極影響,改善大腦代謝,減輕大腦炎症,讓你頭腦更清晰 。
- 這可是太陽光譜裡的大哥,佔了超過一半的能量(52-55%) !你感受到的「熱」就是它帶來的。但它可不只會發熱,特別是

早晨黃昏 vs. 中午:到底誰才是「曬太陽MVP」?
好了,重頭戲來了!你是不是也聽過各種說法,搞不清楚到底哪個時段的太陽最好?別急,答案是:它們各有各的好處,而且是互補的!
- 中午太陽(上午10點到下午3點):維他命D的「黃金時段」
- 這個時段的UVB最強,是合成維他命D的最佳時機 。一般來說,淺膚色的人每週曬個幾次,每次10-15分鐘,露出手臂、腿部或背部,就足夠了 。深膚色的人可能需要更長一點的時間 。
- 重點: 別貪心!曬夠了就好,因為身體合成維他命D的能力會「飽和」,多曬也不會多產生 。多曬只會增加曬傷和皮膚癌的風險!所以,短時間、有策略地曬,才是王道。
- 早晨和黃昏太陽(UV指數低於3時):細胞修復與生理時鐘的「溫柔擁抱」
- 這就是你那些「養生」朋友說的「好時段」!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候太陽角度低,大部分的紫外線(UVA和UVB)都被大氣層過濾掉了 。
- 取而代之的是,紅光和近紅外線的比例會大大增加 !這時候曬太陽,不僅能溫和地校準你的生理時鐘,讓你白天精神好、晚上睡得沉 ,還能讓你的細胞享受近紅外線的「充電」和「修復」服務,產生前面提到的「細胞內褪黑激素」這個超級抗氧化劑 !
- 特別提醒: 早晨的陽光可能比傍晚的「更清澈」,這可能跟大氣層在夜晚冷卻後比較「純淨」有關 。所以,如果可以,早起曬個太陽,對身心靈都有好處!

曬太陽的「風險管理」:別讓好處變壞處!
雖然陽光好處多多,但「過猶不及」的道理永遠適用!過度曝曬,特別是紫外線,會帶來實實在在的風險:
- 皮膚損傷: 曬傷、光老化(皺紋、斑點、皮膚鬆弛)
- 皮膚癌: 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瘤
- 眼睛損傷: 白內障、雪盲症
- 免疫抑制: 過度曝曬反而會讓免疫力下降
- 中暑或「陽光中毒」: 嚴重時會頭暈、噁心、發燒
「體弱多病先生」的「聰明曬太陽」指南!
所以,到底要怎麼曬,才能趨吉避凶,把陽光的好處發揮到極致呢?
- 維他命D時間:
- 時段: 上午10點到下午3點
- 時間: 淺膚色10-15分鐘,深膚色20-30分鐘
- 方式: 露出手臂、腿部或背部,這段時間可以先不擦防曬乳
- 小撇步: 身體合成維他命D會飽和,所以別想著曬越久越多,曬夠了就收工!
- 養生修復時間:
- 時段: 早晨(通常是上午8點前)和傍晚(通常是下午5點後),就是UV指數低於3的時候
- 時間: 可以稍微拉長,30-60分鐘,享受溫和的紅光和近紅外線(建議依體感調整,避免過熱或曝曬過久)
- 方式: 盡量讓皮膚接觸到陽光,感受那種溫暖而不灼熱的感覺
- 長時間戶外活動:防護是王道!
- 如果你要長時間在戶外,特別是中午時段(上午10點到下午4點),請務必做好防護!
- 找陰涼處: 樹下、遮陽傘下都是好選擇 。
- 穿防護衣物: 長袖、長褲、寬邊帽,最好選有UPF(紫外線防護係數)30以上的衣物
- 戴太陽眼鏡: 避免直視太陽,保護眼睛,選能阻擋UVA和UVB的

聰明曬太陽,健康不求人!
陽光,就像我們人生中的許多事物一樣,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給予我們生命所需的能量和養分,也能在不經意間造成傷害。
所以,別再盲目地「瞎」曬太陽了!學會分辨陽光的不同「波長」,掌握不同時段的「光譜特性」,並根據自己的膚色和當地UV指數,聰明地調整曬太陽的時間和方式。
讓陽光成為你身心靈健康的最佳盟友,趕快分享給你最在乎的親友,一起做個「聰明曬太陽」的健康達人吧!
歡迎加入《身心靈旅行社 × 健康電子報》
這是一段屬於自己的療癒之旅
也是一群人的陪伴時光加入社群
讓我們一起慢慢把自己照顧好
https://line.me/ti/g2/Kj4-PkPuCuj1EUu7eBfFSEHqnJfvKwFBQQFI_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