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們好!這次,我們將深入探討偉大的管理學家彼得·F·杜拉克所著的《專業經理人的條件》,從對你們日常生活和未來有所助益的角度,進行一場充滿樂趣的探討。
這本書簡而言之,就是一本教導你「如何以專業人士的身份取得巨大成就,並過上充實人生」的指南書。
提到「專業人士」,你可能會立刻想到運動員、醫生、律師等特殊群體。然而,杜拉克將專業人士定義為「運用深厚知識,達成巨大成果的人」。這不單單意味著知道很多事情,更重要的是將這些知識付諸實踐,產生實際的結果。例如,一位能在30分鐘內修好故障冷氣的修理師傅,正是該領域的專業人士。
杜拉克認為,成為專業人士能為你們的未來帶來美好的益處。具體來說,這包括獲得高薪、透過工作幫助他人並獲得感謝,以及每天都能感受到自身成長,讓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和幸福。可以說,這本書正是在教導我們「如何獲得幸福」。
杜拉克提出了成為專業人士的五個條件,讓我們一起逐一了解吧!
杜拉克談成為專業人士的五個條件:
- 徹底發揮自己的「優勢」 成為能取得成就的專業人士,首要條件便是「發揮優勢」。杜拉克斷言:「成果只會從自己的優勢中產生。」 無論你如何努力,如果是在自己的劣勢領域,都難以結出豐碩的成果。
- 什麼是「優勢」? 指的是那些你「不怎麼努力,卻比別人做得更好」的事情。例如,你是否曾有過不怎麼練習,卻在朋友間的遊戲中獲勝的經驗?或是天生歌聲就很好?又或是不怎麼用功,卻在考試中取得高分?這些都可能是你隱藏的優勢。
- 劣勢該怎麼辦? 或許會讓你驚訝,杜拉克說:「劣勢就放任不管吧。」 花時間努力克服劣勢,只會讓你成為一個「普通人」,而非專業人士。專業人士是那些放棄劣勢,而極力拓展優勢的人。在大學生活中,與其勉強自己去克服不擅長的領域,不如將精力集中在自己擅長且熱情投入的事情上,並加以精進,這樣會更有效率,也更容易產生結果。
- 思考「貢獻」 當你找到了自己的優勢,接下來重要的是,將你的優勢用於「幫助他人」。無論擁有多麼卓越的知識或能力,如果不能用於幫助他人,就稱不上是專業人士。
- 向誰貢獻? 首先,思考你如何能將自己的能力和知識,貢獻給你所屬的社團、打工場所、研討會或研究室等「組織」。許多人只考慮完成眼前的任務,但若要成為專業人士,則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
- 具體如何貢獻? 試著思考「如何能讓這個組織變得更好?」 例如:
- 為打工場所提出增加銷售額的點子。
- 在研討會活動中,建議更有效率的資料製作方法。
- 在社團中,為了提升整體團隊表現而培養學弟妹。
- 像這樣,不僅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整個團隊的進步而運用你的知識和優勢,這就是「貢獻」。
- 如果環境不允許發揮優勢呢? 如果你覺得目前的環境完全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那麼尋找一個能發揮的地方也是一種選擇。例如,如果你擅長射擊,但目前公司無法讓你發揮,那麼尋找一家能運用射擊技能的公司,或者在YouTube上發布射擊影片,都是不錯的選擇。
- 掌控「時間」 成為專業人士,有所謂「一萬小時法則」的說法,認為需要在特定領域投入一萬小時以上。這雖然只是一個參考,但所有被稱為一流的人,無一例外都在一件事情上長時間專注。他們之所以能做到,是因為「他們自己掌控著時間」。
- 消除「無謂時間」 我們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將時間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例如,長時間瀏覽社群媒體,或與不想見的人見面等。試著寫下你一天將時間花費在哪裡、花了多少時間,你可能會對那些無謂的時間感到驚訝。
- 創造時間的具體例子:
- 家裡有烘乾機,就無需特地花時間晾曬衣物。
- 思考能否縮短長時間的通勤時間(例如善用線上課程)。
- 減少為了配合氣氛而進行的無意義加班,或只是應酬式的飯局。
- 在現代社會的「從眾壓力」下,有時很難創造出專注於一件事的時間。掌控自己的時間,也是掌控自己的人生。
- 消除「無謂時間」 我們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將時間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例如,長時間瀏覽社群媒體,或與不想見的人見面等。試著寫下你一天將時間花費在哪裡、花了多少時間,你可能會對那些無謂的時間感到驚訝。
- 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 當人進行多工處理時,效率會降低,壓力會累積,大腦也容易疲憊。例如,你不可能同時聆聽兩個人的說話。專業人士會徹底執行「專注於一件事情」的「單工處理」。
- 優先順序的設定 重要的是,首先從「最重要的事情」開始著手。因為我們的專注力是有限的,就像汽油一樣會逐漸消耗。如果從不重要的事情開始,那麼在真正要做重要事情時,可能就沒有專注力了。
- 什麼是「最重要」? 杜拉克將「最重要的事情」定義為「能讓自己的未來比現在更好的事情」。更白話地說,就是「未來會得到回報的行為」。例如:
- 每天看新聞,三年後人生不會有太大改變。
- 一直做單調的打工,三年後技能飛躍提升的可能性很低。
- 另一方面,專心學習專業領域、開始副業學習新技能、持續健身維持健康體魄,這些行為在三年後讓人生變得更好的可能性非常高。身為大學生,你們應該避免被眼前的誘惑所影響,將時間和專注力投入到對未來最有價值的行為上,這才是成為專業人士的捷徑。
- 「正確決策」 專業人士在決定做什麼和不做什麼時,正確的決策至關重要。當感到迷茫時,杜拉克強烈建議「讀書」。
- 為什麼要讀書? 你所面臨的大部分問題(健康、工作、人際關係等),都是過去其他人也曾經歷過的問題。而且,其中許多問題已經有人找到了解決方案。透過讀書,你可以學習過去專業人士的決策和思維方式、具體案例,從而避免重蹈覆轍(「踩到鐵」)。
- 即使沒有完全相同的案例? 當然,書中不可能100%記載著與你完全相同的案例。然而,類似的案例肯定有很多。透過將自己與這些案例對照,並仔細思考,你就能做出更好的決策。養成讀書的習慣,能培養你洞察世間複雜結構的能力,並豐富你的人生。
邁向專業人士的「心態」除了上述五個條件,杜拉克還提出了作為專業人士生活時,非常重要的心態。
- 「必須不斷學習」
知識總是會過時。十年前的知識不一定現在仍然適用。要持續作為專業人士,不斷學習新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大學的學習僅僅是起點。畢業後也要保持自主學習的習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 - 「你想被別人記住是個怎樣的人?」
這個問題,能在你朝著目標努力時,當你可能想走捷徑或採取輕率行動時,幫助你重新調整自己。在畢業時、就職時,以及人生走到終點時,如果別人要記住你「是個這樣的人」,你希望被記住是什麼樣子? 如果這個答案是明確的,你現在的行動自然會隨之改變。每天向自己提出這個問題,你就能不斷朝著理想中的自己行動。
總結:「專業人士」是一種「幸福的生活方式」
杜拉克在《專業經理人的條件》中傳達的,不單單是成功的方法論。專業人士,是透過運用深厚知識和技能,取得巨大成果,貢獻給許多人,從而在經濟和社會上都變得富裕,最重要的是,透過每天的成長和感謝,過上充實幸福的人生方式。
而且,杜拉克說:「任何人都能成為專業人士。」 親愛的同學們,請務必將這些學習應用到你們未來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的優勢,將其用於幫助他人,有效利用時間,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並且不斷學習並做出正確的決策。
透過實踐這些思想,你們的未來一定會變得更加豐富和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