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的勝利,不是誰讓步,而是誰能創造出互利的可能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當人生裡的「第一次」一次湧上時,往往不只是考驗,更是成長最快的契機。外派美國的期間,身為一名國際業務,我的日常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第一次:第一次在二十多個城市奔波, 第一次和五國籍的代理商團隊談判, 第一次被客戶一天掛掉六通電話, 第一次在會議室裡和一隻大狼狗同桌, 甚至第一次在出差途中遇到街頭槍戰。

這些表面上看似「荒謬」的經歷,實際上卻是一種沉浸式訓練,迫使我快速適應陌生環境,並且在商務談判、專案管理與文化溝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美國文化下的「直接」與「效率」

美國文化強調 直接、結果導向、效率至上。這與亞洲的「委婉、關係導向」截然不同。

舉例來說,在美國與客戶談判時,他們往往會直接指出問題,甚至不留情面掛斷電話。但這並非惡意,而是文化中對「時間效率」的重視。在美國,平等與效率比形式更重要,業務必須快速切入重點,展現價值,而不是花過多時間在寒暄。

因此,我在美國學會調整談判方式:少用背景鋪陳,多用數據、利潤分析與交期承諾,來贏得信任。這種「以成果換尊重」的文化,讓我理解到企業管理學中的 目標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在跨國業務上更顯重要。


外派業務的四種模式:管理複雜度的挑戰

在美國市場,我主要透過四種方式推廣業務:

1.      代理商模式:涵蓋小區域代理與跨國型代理商。

2.      Sales Reps 模式:各州都有不同規模的獨立銷售代表團隊,通常抽佣金。

3.      直客模式:直接與品牌客戶或當地製造商往來。

4.      專案合作模式:透過解決方案商導入設計,產品被採用後支付佣金。

這四種模式交錯進行,代表著龐大的管理複雜度。為了避免內部糾紛,我同時追蹤超過 300 個專案,確保資訊透明,唯有系統化追蹤,才能避免資源重疊與利益衝突。


彈性談判:從衝突到三贏

最具挑戰性的情況,莫過於當「客戶需求」與「代理商利益」發生衝突。

案例故事:當客戶想繞過代理商

那天,客戶在電話裡語氣堅定:「我們的訂單量已經大幅增加,代理商無法滿足需求,我們希望直接和原廠簽約。」

如果直接答應,代理商的利益將受損,長期合作關係也可能破裂;但如果拒絕,客戶極可能轉單給競爭對手。這是一個典型的「零和局面」看似只能二選一。

我知道,若用傳統「立場式談判」的思維,結果必然是衝突。但我選擇換一個角度,用 利益基礎談判 的方式,重新設計合作機制。


第一步:確認需求來源

我先追問客戶:「這批訂單的最終用途是什麼?」結果發現,這是一個政府長期合作專案,未來每年都有固定採購需求。這意味著,客戶需要的不是一次性的價格優惠,而是 穩定供應與長期保障

* 需求分析 vs. 問題解決

企業的核心任務不是銷售產品,而是解決客戶的真正問題。


第二步:理解代理商壓力

接著,我仔細檢視代理商的利潤結構與庫存備料週期。代理商最大的痛點是:資金壓力與庫存風險。如果客戶直接繞過代理商,他們不僅失去獲利來源,還會覺得被原廠「背叛」。在組織行為學中,衝突往往不是因為目標完全對立,而是因為彼此未能理解對方的「痛點」。找到痛點,才有解方。


第三步:模擬新交易模型

我將兩種模式進行模擬:

·        代理商模式:維持現狀,客戶受限於庫存交期,代理商需承擔高資金壓力。

·        直銷模式:原廠獲利提升,但代理商完全被排除。

最後我設計了「混合方案」:

·        客戶簽署保證函,承諾年度訂單量與金額。

·        代理商改為收取「出貨後 90% 佣金」,不必囤貨,也不用資金壓力。

·        原廠獲得穩定訂單,提升產能規劃彈性,降低呆料風險。

這就是典型的「擴大蛋糕」思維。不是單純二選一,而是將三方納入系統,重新設計利益分配機制,創造更高的整體效益。


結果:三贏

·        客戶獲得了穩定供應與更快交期;

·        代理商依然有佣金收入,且免去庫存風險;

·        我方(原廠)則提升了毛利與產能靈活度。

這場談判讓我更加確信,真正的談判勝利,不在於壓制對方,而在於創造一個三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機制。企業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下,若能持續調整商業模式,就能建立比競爭者更長遠的優勢。


外派美國的期間,讓我體會到國際業務的挑戰,遠不止是語言與時差,而是文化衝突與利益平衡的持續考驗。從一次次的「第一次」開始,到面對客戶、代理商與原廠之間的利益衝突,我逐漸學會:

1. 彈性比流程更重要

僵硬的規則無法應對市場快速變化,唯有靈活思維,才能找到新的解決方案。

2. 文化理解是隱性資產

在美國,效率與數據是溝通的語言;在亞洲,關係與信任是不可忽視的基礎。懂得跨文化轉換,是國際職場的必修課。

3. 談判不是輸贏,而是設計合作

真正的高手,不是擊敗對手,而是讓對手願意與你一起走更長遠的路。

對於想挑戰海外市場的年輕職場人,我想給的建議很簡單:

不要害怕「第一次」,因為每一次不確定,都是你養成國際競爭力的最佳訓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瑞克的轉職人生
46會員
63內容數
分享職涯,轉職,換工作,正向面對,讓內心更強大的地方。
2025/08/08
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曾經懷疑過:「我是不是該換工作了?」這篇文章不是告訴你該不該辭職,而是教你如何用理性思維、有策略地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別讓衝動主導你的職涯,轉職前請先問自己這七個問題。
Thumbnail
2025/08/08
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曾經懷疑過:「我是不是該換工作了?」這篇文章不是告訴你該不該辭職,而是教你如何用理性思維、有策略地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別讓衝動主導你的職涯,轉職前請先問自己這七個問題。
Thumbnail
2025/08/02
職場績效不只是數字,更在於策略性地表達與量化。本文提供如何將隱性工作量化,提升個人影響力,並分享職場績效呈現的三大趨勢:績效可視化、橫向影響力管理、個人品牌化。透過具體案例,學習如何用「黃金敘述句」和「三分鐘法則」簡潔有力地呈現個人貢獻,並避免消極回應,展現專業,讓主管秒懂你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8/02
職場績效不只是數字,更在於策略性地表達與量化。本文提供如何將隱性工作量化,提升個人影響力,並分享職場績效呈現的三大趨勢:績效可視化、橫向影響力管理、個人品牌化。透過具體案例,學習如何用「黃金敘述句」和「三分鐘法則」簡潔有力地呈現個人貢獻,並避免消極回應,展現專業,讓主管秒懂你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7/25
本文分享一個職場逆向操作的成功案例,說明在景氣寒冬、市場低迷時,選擇加入看似高風險的職缺,反而能創造高報酬的機會。作者以自身經歷及管理學理論驗證「逢低買進」的職場策略,鼓勵讀者跳脫舒適圈,勇於承擔風險,創造個人職涯的高成長。
Thumbnail
2025/07/25
本文分享一個職場逆向操作的成功案例,說明在景氣寒冬、市場低迷時,選擇加入看似高風險的職缺,反而能創造高報酬的機會。作者以自身經歷及管理學理論驗證「逢低買進」的職場策略,鼓勵讀者跳脫舒適圈,勇於承擔風險,創造個人職涯的高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社會框架是共通語言,而金錢則是人們最快能夠理解的度量衡。
Thumbnail
社會框架是共通語言,而金錢則是人們最快能夠理解的度量衡。
Thumbnail
七月一日,挑戰獨力創業的第一天。 有經驗人士會做什麼的呢?不知道。這是一個從跌跌撞撞中成長的真實記錄。
Thumbnail
七月一日,挑戰獨力創業的第一天。 有經驗人士會做什麼的呢?不知道。這是一個從跌跌撞撞中成長的真實記錄。
Thumbnail
是幸運? -27/6 (微雨) 大學開始做生意,做零售及二手買賣都叫搵到食,交到自己學費保險費. 大學3年班就雄心壯志試下做初創,半年拎咗二十萬. 想法好簡單 1)我覺得自己好勁,想證明下自己 2)就算失敗20幾歲嘅試錯成本都唔會死 3)覺得自己可以改變社會同世界(小小中二病) 但係現實係殘
Thumbnail
是幸運? -27/6 (微雨) 大學開始做生意,做零售及二手買賣都叫搵到食,交到自己學費保險費. 大學3年班就雄心壯志試下做初創,半年拎咗二十萬. 想法好簡單 1)我覺得自己好勁,想證明下自己 2)就算失敗20幾歲嘅試錯成本都唔會死 3)覺得自己可以改變社會同世界(小小中二病) 但係現實係殘
Thumbnail
每次的出差經驗,都能有新想法、不同人文風俗或心情上的收穫。從初學者位階逐步打著基底,再經過好幾次專案歷練才到真正的顧問,都讓我們走在持續向前的道路上,不是嗎?而這次的經歷更是開拓了我對中國市場的認識,以及對不同文化的體驗。
Thumbnail
每次的出差經驗,都能有新想法、不同人文風俗或心情上的收穫。從初學者位階逐步打著基底,再經過好幾次專案歷練才到真正的顧問,都讓我們走在持續向前的道路上,不是嗎?而這次的經歷更是開拓了我對中國市場的認識,以及對不同文化的體驗。
Thumbnail
有一年大年初一,朋友們依慣例在我家聚會聊天,期間,有經營企業的朋友感慨現今像草莓般的年輕人,耐壓性太差,過於自我卻又沒有企圖心等等,在引起不少附和之餘,其實也有不同的反省之聲。 我們會不會得了便宜又賣乖?畢竟我們成長的年代與現今的年輕人面對的時代大不相同。
Thumbnail
有一年大年初一,朋友們依慣例在我家聚會聊天,期間,有經營企業的朋友感慨現今像草莓般的年輕人,耐壓性太差,過於自我卻又沒有企圖心等等,在引起不少附和之餘,其實也有不同的反省之聲。 我們會不會得了便宜又賣乖?畢竟我們成長的年代與現今的年輕人面對的時代大不相同。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問題須經過本人同意) 之前參加商業思維學院pm的時候,分組後剛認識,大家填寫自我介紹表單,開會討論的過程,一開始雖然比較慢,但到後期每個人都進步很多。 後來大家聊天看當初填的表單,發現我們這組的mbti全員NF人,怪不得大家溝通起來如此順暢、包容性極強、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問題須經過本人同意) 之前參加商業思維學院pm的時候,分組後剛認識,大家填寫自我介紹表單,開會討論的過程,一開始雖然比較慢,但到後期每個人都進步很多。 後來大家聊天看當初填的表單,發現我們這組的mbti全員NF人,怪不得大家溝通起來如此順暢、包容性極強、
Thumbnail
有些事情的存在,是為了讓人學會捨棄;但不代表要全然丟棄,只是需要找到一個可以和平共處的位置。 在實習機構和一個姐姐聊天,得知她原來是念資訊類科系,甚至還是留學美國的高材生;但回到台灣後,她選擇花五年時間,一邊兼職考上公務員,做著和之前全然不同的事。
Thumbnail
有些事情的存在,是為了讓人學會捨棄;但不代表要全然丟棄,只是需要找到一個可以和平共處的位置。 在實習機構和一個姐姐聊天,得知她原來是念資訊類科系,甚至還是留學美國的高材生;但回到台灣後,她選擇花五年時間,一邊兼職考上公務員,做著和之前全然不同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