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的力量:透過自我覺察與教練式提問,找到成長方向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自我覺察、教練式提問

自我覺察、教練式提問

在忙碌之間,留下看見自己的時刻。

有時候,我們走得太快,快到連自己內心的聲音都來不及聽見。每日忙碌的日程、無數的任務,讓我們習慣了往前衝,卻忘了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身體的感受又是什麼?」我們常常用著頭腦思考,卻忘了身體也在悄悄地說話。當我們真正停下來時,才發現——原來心裡有些疲倦,有些未被說出口的渴望,也有些小小的成就被忽略了。這些情緒,不需要馬上被解決,它們只需要被看見、被允許存在。

 很多人一聽到「反思」,會直覺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代表著自我成長與學習。但實際上,多數人在反思的過程裡常常會「卡住」——有的人陷入過度自責,不斷責怪自己;有的人選擇逃避,不願面對那些不舒服的感受;有的人停留在「事件本身」,卻忽略了背後更深的意義;有的人掉進過度分析的迴圈,愈想愈混亂;還有的人只停在想法上,缺乏行動,讓反思成了一場空轉。

反思,不只是「回顧」或「想一想」而已。它需要 情緒上的接納,讓自己可以真誠地面對當下;需要 結構上的支持,幫助我們不至於陷入混亂;更需要 行動上的轉化,讓覺察能成為推動前進的力量。這樣的反思,才會是一種助力,而不是壓力。更是一場與自己展開深度對話的練習。當我們結合 自我覺察與教練式提問,就能更清晰地看見自己,並為生命開啟新的可能。

反思練習:與自己對話的開始

如上述提及許多人以為反思就是檢討,其實不然。真正的反思練習是溫柔地看見自己的當下狀態,允許感受存在,而不是批判自己的不夠,而是重新理解自己,提醒自己:我正在走的路,依然值得。而那份看見自己的力量,會悄悄帶來新的方向與勇氣。

  你可以嘗試問自己:

 • 現在我身體最有感覺的地方是哪裡?

 • 這個感覺背後,有什麼訊息?

• 我對自己的期待是什麼?有著什麼需要呢?

這樣的自我對話,就像是一盞柔和的燈,慢慢照亮內心深處。它讓你逐漸看見那些更真實的需要,也提醒自己:原來,我值得被理解與回應。

身體覺察方法:傾聽最真實的訊號

    身體往往比頭腦更誠實。肩膀的緊繃、胸口的壓迫,甚至是一種舒展的放鬆感,都在提醒我們:「我正在經歷什麼。」透過身體覺察方法,我們能連結情緒與身體,並理解:焦慮背後也許是渴望支持,疲累背後也許是需要肯定。這些體驗,不只是情緒,更是行動的線索。

    NLP 的中正狀態引導,能幫助你把注意力帶回「此刻」。當你允許自己安住於當下,你會發現思緒慢慢沉澱,內心也多了一份清晰與平靜。不妨現在就試一試,給自己一個專注在當下的練習時刻。

邀請你以舒服的姿勢坐好,雙腳平放在地板上,背部自然打直,同時讓自己保持放鬆的狀態,將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保持規律的…並且以腹式呼吸的方式,感受到呼吸時..腹部的起伏。
 接下來把你的注意力帶到你的腳底,開始覺察你的腳底與地面接觸的感受感覺你的腳跟、腳趾、足弓及前腳掌的膚觸。
 然後開始擴展你的意識去覺察自己的輪廓,從腳底開始,慢慢的把注意力向上移到你的小腿、膝蓋、骨盆,覺察到你的腹部中心,感受到腹部的起伏、溫度,在心裡跟自己說我在這裡,我麟在當下、我回歸到身體的中心。
教練式提問:行動中的自我覺察

在反思的過程裡,光是「想」往往不夠,我們需要把覺察帶進行動。這正是練式提問的價值所在。教練式提問不是為了找到唯一的答案,而是用問題打開新的可能。當我們帶著好奇去提問,反思就不再只是腦中的想法,而是開始引導我們往前走。

你可以試著問自己:

  •  如果此刻的感受是一個訊息,它正在邀請我做什麼?
  • 今天,我能為自己採取的第一個小行動是什麼?
  • 當我往前一小步,會帶給我什麼不一樣?會需要那些支持與資源?

  這些 教練式提問讓我們不只停留在覺察,能讓反思從「停留在想法」轉變為「具體的行動」,讓覺察真正融入生活。這就是行動中的自我覺察。而當我們一點一滴地把行動與覺察結合,就會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有力量,也更能主動塑造前方的道路。

個人成長反思:讓答案更靠近自己

在生活中,迷惘與疲憊往往無法避免,但我們始終可以選擇如何回應。當我們透過反思練習,真誠地停下來,聆聽身體的訊號,並結合教練式提問,就能在表面看似混亂的日常裡,逐漸釐清方向。這樣的過程,不只是找到答案,而是讓答案一步步靠近自己,也讓我們更有力量去走向想要的生活。

  給你的提問:

下次感到焦慮不安時,先停下來,做一個深呼吸,然後問自己:「今天,我能為自己做的第一個支持行動是什麼?」這個小小的問題,可能就是你成長旅程的開始。

反思 × 自我覺察 × 教練式提問,是一條讓我們更靠近自己的路。當我們願意聆聽身體、與自己對話、並轉化成行動,生活的每一步都會更清晰、更有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振心之語|被看見,是療癒的開始
18會員
36內容數
嗨,我是振穎。一路走來,我在社工、督導到教練的角色中,看見好多故事:家庭的拉扯、青少年的心聲、團隊的挑戰。也因為這些經歷,我更相信——被看見,就是療癒的開始。這裡是【振心之語】,我想和你聊聊 NLP、教練、家族治療,以及那些關於成長與關係的小啟發。希望透過文字陪你走過卡住的時候,也一起看見更多可能。
2025/08/05
學習的初衷 在報名前參加 ICA 團隊引導法-ORID 團隊共創法的學習時,我心中其實帶著一個渴望——究竟要怎麼引導,才能讓我的團隊在不受個人內在情緒或團體動力牽動的情況下,自在而真誠地展開對話? 那時的我,滿懷好奇,也藏著一些不安。或許是身為團隊領導者的焦慮,總希望一切順利、有序,做好領導者該
Thumbnail
2025/08/05
學習的初衷 在報名前參加 ICA 團隊引導法-ORID 團隊共創法的學習時,我心中其實帶著一個渴望——究竟要怎麼引導,才能讓我的團隊在不受個人內在情緒或團體動力牽動的情況下,自在而真誠地展開對話? 那時的我,滿懷好奇,也藏著一些不安。或許是身為團隊領導者的焦慮,總希望一切順利、有序,做好領導者該
Thumbnail
2025/08/04
在許多團隊中,總會出現一種難以言喻的「冷」。沒有明顯的衝突,卻也沒有熱絡的互動;大家彷彿各自為政,彼此之間像隔著一層薄霧,氣氛安靜、凝結,甚至帶著些許疏離。 中午休息時間,辦公室的會議桌上,靜悄悄的。沒有人聊天,沒有人笑。每個人低著頭,專注地操作著自己手上的 Switch,一人一機,像是各自築起了
Thumbnail
2025/08/04
在許多團隊中,總會出現一種難以言喻的「冷」。沒有明顯的衝突,卻也沒有熱絡的互動;大家彷彿各自為政,彼此之間像隔著一層薄霧,氣氛安靜、凝結,甚至帶著些許疏離。 中午休息時間,辦公室的會議桌上,靜悄悄的。沒有人聊天,沒有人笑。每個人低著頭,專注地操作著自己手上的 Switch,一人一機,像是各自築起了
Thumbnail
2025/07/29
這幾天,我參加了一場為期四天的情緒取向治療(EFT)國際認證訓練初階課程,同時也是伴侶治療的初階培訓。會參加這場訓練,是因為我漸漸意識到——不論是在工作中、職場裡,還是日常生活裡,我們每天都活在關係之中。其實只要有「人」,就會有關係;而只要有關係,就免不了複雜。
Thumbnail
2025/07/29
這幾天,我參加了一場為期四天的情緒取向治療(EFT)國際認證訓練初階課程,同時也是伴侶治療的初階培訓。會參加這場訓練,是因為我漸漸意識到——不論是在工作中、職場裡,還是日常生活裡,我們每天都活在關係之中。其實只要有「人」,就會有關係;而只要有關係,就免不了複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自我察覺的第一步。這句話道出了自我成長與內心探索的重要性。人生中,我們往往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功、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很少靜下心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僅是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價值觀以及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 不斷探索 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
Thumbnail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自我察覺的第一步。這句話道出了自我成長與內心探索的重要性。人生中,我們往往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功、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很少靜下心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僅是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價值觀以及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 不斷探索 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
Thumbnail
無數的挑戰和變化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的挑戰和變化。這些挑戰可能來自於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甚至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在面對這些挑戰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內心的穩定,如何不斷自我提升,成為我們成長的關鍵。而在這一切的核心,便是自我察覺。 了解自己,改善自己 自我察覺,即對自己內心、情感、
Thumbnail
無數的挑戰和變化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的挑戰和變化。這些挑戰可能來自於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甚至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在面對這些挑戰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內心的穩定,如何不斷自我提升,成為我們成長的關鍵。而在這一切的核心,便是自我察覺。 了解自己,改善自己 自我察覺,即對自己內心、情感、
Thumbnail
最近比較有不同的機會更走向 內在覺察 跟 自我對話 的層次,發現起承轉合還是蠻有趣的,而對於一些人事物的清除還是有持續進行,更加勇敢正視跟選擇合適的,感恩這樣的自己。 慢慢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也更加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和思維方式。當然,還是要先做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療癒
Thumbnail
最近比較有不同的機會更走向 內在覺察 跟 自我對話 的層次,發現起承轉合還是蠻有趣的,而對於一些人事物的清除還是有持續進行,更加勇敢正視跟選擇合適的,感恩這樣的自己。 慢慢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也更加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和思維方式。當然,還是要先做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療癒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是如何從情緒糾結到自我覺察的轉變,並提供了對於人生觀察的深刻見解。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透過反省自己和觀察宇宙法則來提升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是如何從情緒糾結到自我覺察的轉變,並提供了對於人生觀察的深刻見解。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透過反省自己和觀察宇宙法則來提升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我常常在經典與啟示中裡反思得到力量,指引我在日常生活、工作等時更清楚如何看待當下的自己和眼前的一切。希望回顧這一週生活經驗裡的重要體悟,再一次提醒自己,也分享給大家。 本週反思:(寫作回顧)別人走過的路、用對心做對事、(生活反思)顧好心的重要
Thumbnail
我常常在經典與啟示中裡反思得到力量,指引我在日常生活、工作等時更清楚如何看待當下的自己和眼前的一切。希望回顧這一週生活經驗裡的重要體悟,再一次提醒自己,也分享給大家。 本週反思:(寫作回顧)別人走過的路、用對心做對事、(生活反思)顧好心的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