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T學習心得:在情緒裡靠近,在關係裡重逢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這幾天,我參加了一場為期四天的情緒取向治療(EFT)國際認證訓練初階課程,同時也是伴侶治療的初階培訓。會參加這場訓練,是因為我漸漸意識到——不論是在工作中、職場裡,還是日常生活裡,我們每天都活在關係之中。其實只要有「人」,就會有關係;而只要有關係,就免不了複雜。這種複雜,不像處理某件具體的事務,可以「做完就結束」——它牽涉情感、期待、傷口與渴望,有時深到連當事人自己也說不清楚。
 EFT 的核心正是依附理論,而這恰好是我一直以來特別感興趣的領域。我常常在心裡思索:有沒有一種方式,能讓我在對話與會談中,更靠近人一點,更貼近他們內心真正的情緒與需求?這樣的念頭,悄悄帶領我走進了 EFT,也開啟了一段全新的旅程——一段關於理解、靠近,以及學習如何用情緒建立連結的旅程。

講師是劉婷博士,EFT創始人Dr. Sue Johnson嫡傳唯一華裔弟子,正式授權認證的情緒取向督導與訓練員(Certified EFT Supervisor/Trainer),領有婚姻與家族治療師的臨床執照(Licensed Marriage & Family Therapist),也是美國婚姻與家族治療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arriage & Family Therapy)核准的臨床督導 (AAMFT Approved Supervisor),美國馬里蘭大學家庭研究所碩士,美國普渡大學婚姻與家族治療博士。

      曾任費城兒童醫院家庭外遇中心博士後研究,維吉尼亞州威廉王子郡社區服務中心家族治療師,曾經任教於美國 Kean University 與 Drexel University 伴侶與家族治療研究所十餘年。專長在婚姻諮商、青少年犯罪與行為問題與親子關係,譯有 <情緒取向vs家族治療> 與 <婚姻與家族治療個案研究 >二書。

在這幾天的課程中,我的心也不斷回到那些我曾陪伴過的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家庭。腦海裡浮現著一幕幕相處的畫面,那些對話、沉默、眼神與情緒的細節,如今回想起來,彷彿有了新的理解角度。就像是用 EFT 的眼睛,重新再看一次他們——也是重新再看一次我自己。

 那不是重新「評估」,而是一種重新看見。我看見那些曾讓我困惑的沉默,其實藏著深深的防衛與不安;我看見那些憤怒與對抗的行為底下,其實有著被愛、被需要的渴望。

在陪伴中,看見「不是他不合作,而是他太怕受傷」

我想到好多位曾經陪伴過的青少年。他們常常用拒絕、冷漠、甚至帶點試探的方式,把人推得遠遠的。以前的我,心裡總會冒出一個念頭:「他是不是又在防衛?」

但 EFT 教我換了一種眼光去看——也許,那份沉默,其實是在說:「我想相信你,但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又失望。」原來,防衛不是拒絕愛,而是害怕愛來了,又走的痛。那是一種,想靠近,卻不知怎麼靠近的掙扎。

在家庭裡,讓彼此的話慢慢被聽見

每當我與一個家庭工作時,經常看見「指責」、「抱怨」與「沉默」在他們之間穿梭往返。說著話,但彼此聽不見;靠得這麼近,卻都這麼孤單,也這麼無助。

爸爸皺著眉說:「管也沒用啦!怎麼管都管不動!到底有什麼用?」

媽媽嘆氣說:「你就是不夠認真啊,怎麼教都學不會!」

青少年不耐地回應:「噢~吼~好煩喔!」

這樣的對話裡,我看見的,不只是話語本身,而是每一個人其實都在喊:「你能不能看見我?」EFT 告訴我不急著解釋或緩和,而是「陪他們走進情緒裡,然後陪他們說出心裡沒說完的話」。這樣的片刻,或許沒有立刻改變什麼,但 EFT 告訴我:改變,從「被聽見」開始。

 作為社工,我在EFT中學會的,不只是技巧,而是陪伴的姿態
  • 不是「處理情緒」,而是接住情緒

我不再急著讓個案「穩定下來」,而是開始好奇:「你生氣的底下,是不是有點傷心?或者,其實你只是想被聽見?」

  • 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讓關係重新靠近

提醒著我不要當裁判說誰對誰錯,而是陪雙方一起看:「我們是不是一起困在這個,你追我退、我退你更傷心的循環裡?」

  • 不是「做得夠好」,而是在場就夠了

  有時候,我只是在場,靜靜地聽,穩穩地陪。他們流眼淚,我也有些鼻酸。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流動,是人們重新打開自己的開始。

讓我們成為那個,讓人敢說「我需要你」的人

  EFT 不只讓我成為更有覺察的工作者,也讓我成為更溫柔的人。它提醒我:當人願意露出脆弱,不是因為他變弱了,而是他相信你會在。而作為社工,我願意成為那個人——不急、不斷、溫柔地守在情緒門口,等你準備好,陪你走進那個你也許一直想回去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振心之語|被看見,是療癒的開始
18會員
36內容數
嗨,我是振穎。一路走來,我在社工、督導到教練的角色中,看見好多故事:家庭的拉扯、青少年的心聲、團隊的挑戰。也因為這些經歷,我更相信——被看見,就是療癒的開始。這裡是【振心之語】,我想和你聊聊 NLP、教練、家族治療,以及那些關於成長與關係的小啟發。希望透過文字陪你走過卡住的時候,也一起看見更多可能。
2025/06/21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約翰.史崔勒基與妻子踏上環遊世界的旅程,他將一路上的所見所感、內心的震盪與覺醒,寫成了這本觸動人心的作品。這不僅是一段旅程的紀錄,更是一段找尋自我與意義的深刻探索。在人生的路途中,我們時常會被困惑包圍,被現實考驗;有時會懷疑自己是否走在對的路上,有時甚至連「為什麼要走
Thumbnail
2025/06/21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約翰.史崔勒基與妻子踏上環遊世界的旅程,他將一路上的所見所感、內心的震盪與覺醒,寫成了這本觸動人心的作品。這不僅是一段旅程的紀錄,更是一段找尋自我與意義的深刻探索。在人生的路途中,我們時常會被困惑包圍,被現實考驗;有時會懷疑自己是否走在對的路上,有時甚至連「為什麼要走
Thumbnail
2025/02/23
因為目前在工作中擔任主管的角色,有很多的機會需要協助團隊進行工作整理、會議討論、議題討論,多需要集思廣益進行產出或是共識。 如何引導團隊一起進行思考、對話,進而有所產出獲共識,確實是挺不容易的。不容易的情境有很多,像是討論時人多嘴雜、多數人沉默不知道怎麼了、有些人出神不知道去哪裡了、只有資深的表達
Thumbnail
2025/02/23
因為目前在工作中擔任主管的角色,有很多的機會需要協助團隊進行工作整理、會議討論、議題討論,多需要集思廣益進行產出或是共識。 如何引導團隊一起進行思考、對話,進而有所產出獲共識,確實是挺不容易的。不容易的情境有很多,像是討論時人多嘴雜、多數人沉默不知道怎麼了、有些人出神不知道去哪裡了、只有資深的表達
Thumbnail
2025/01/07
這本書在說作者比約恩的人生旅程,以及他一個人如何過得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我想人生本來就充滿許多的不確定性,面對未知的事情多會有恐懼、害怕等,如何能坦然的面對未知也是所有人都有的困惑。生活當很多人也一直處在恐懼不安的緊繃狀態,可能是父母、老師、督導、主管等角色,有的人一味地控制或有的人
Thumbnail
2025/01/07
這本書在說作者比約恩的人生旅程,以及他一個人如何過得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我想人生本來就充滿許多的不確定性,面對未知的事情多會有恐懼、害怕等,如何能坦然的面對未知也是所有人都有的困惑。生活當很多人也一直處在恐懼不安的緊繃狀態,可能是父母、老師、督導、主管等角色,有的人一味地控制或有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分享憂鬱症治療心得,探討談話與藥物對治療的重要性,並強調建立信任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分享憂鬱症治療心得,探討談話與藥物對治療的重要性,並強調建立信任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情緒高亢和情緒低落的狀況,但是若因為情緒過高或情緒過低而對生活、課業與工作造成影響,便可能是罹患情感性疾患。
Thumbnail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情緒高亢和情緒低落的狀況,但是若因為情緒過高或情緒過低而對生活、課業與工作造成影響,便可能是罹患情感性疾患。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①在看到對方訊息的10秒內,內心出現的是負面情緒 ②花20秒回想與對方的相處經歷,最後出現的痛苦回憶>快樂回憶 ③你通常會下意識的附和對方,...........
Thumbnail
①在看到對方訊息的10秒內,內心出現的是負面情緒 ②花20秒回想與對方的相處經歷,最後出現的痛苦回憶>快樂回憶 ③你通常會下意識的附和對方,...........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Thumbnail
我跟伴侶A的感情曾經歷各種風雨,在關係好的時候,我們對彼此的理解很深,但奇怪的是,我們卻經常為了各種無聊小事引爆激烈爭吵。我們因而在當時求助伴侶治療。在諮商到第六次還是第七次的時候,我們的關係不僅變得非常融洽,而且還開始談論到要不要結婚了!你應該會很好奇,到底諮商師做了什麼事,為什麼改變我們這麼多?
Thumbnail
我跟伴侶A的感情曾經歷各種風雨,在關係好的時候,我們對彼此的理解很深,但奇怪的是,我們卻經常為了各種無聊小事引爆激烈爭吵。我們因而在當時求助伴侶治療。在諮商到第六次還是第七次的時候,我們的關係不僅變得非常融洽,而且還開始談論到要不要結婚了!你應該會很好奇,到底諮商師做了什麼事,為什麼改變我們這麼多?
Thumbnail
面對與家人的衝突,你總是選擇退縮或逃避嗎?你想學習新的應對衝突的方式,卻始終找不到方向嗎?歡迎4/25(四)早上10:00-12:00來聽我們的生命故事喔~看這些年來我們是如何把敘事治療的精神與方法應用在生活中,在面臨與家人的衝突時,如何翻譯對方看似指責的語言,將衝突由大化小,活出更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面對與家人的衝突,你總是選擇退縮或逃避嗎?你想學習新的應對衝突的方式,卻始終找不到方向嗎?歡迎4/25(四)早上10:00-12:00來聽我們的生命故事喔~看這些年來我們是如何把敘事治療的精神與方法應用在生活中,在面臨與家人的衝突時,如何翻譯對方看似指責的語言,將衝突由大化小,活出更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每次遇到女生來門診或是諮詢,不管是劈腿、家暴、分手、離婚或是任何情感探索,個案結束之後,我都得花上更多的時間自我療癒。 也許我只能在旁邊默默的遞面紙、聽妳們說說話.. 如果拋開心理師的責任,我大概會抱著妳們一起大哭。
Thumbnail
每次遇到女生來門診或是諮詢,不管是劈腿、家暴、分手、離婚或是任何情感探索,個案結束之後,我都得花上更多的時間自我療癒。 也許我只能在旁邊默默的遞面紙、聽妳們說說話.. 如果拋開心理師的責任,我大概會抱著妳們一起大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