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法律信箱】從四川江油霸凌事件談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集許律師將從中國四川江油、臺灣國中割頸案、韓國釜山女學生受虐案,檢視中韓臺校園霸凌事件的共通性與差異。三地少年的暴力行為震驚社會,更引爆「未成年是否被法律過度保護」的爭論。

特別是江油事件,不僅揭露未成年責任年齡與刑罰落差,也折射出中國「維穩優先」的治理模式:當社會要求真相與公平,官方卻以強力清場回應。校園霸凌,最終映照出家庭、社會乃至國家制度的暴力文化。

raw-image

本集重點

  • 江油事件影片流出後,為何引爆群眾大規模抗議?
  • 從江油事件、臺灣國中割頸案、韓國釜山少女遭毆打焚燒揭露校園暴力的極端殘酷性。
  • 「我未成年法律會保護我」揭露少年司法制度的信任危機。
  • 中國刑法下修責任年齡至12歲,卻難以遏止青少年暴力循環。
  • 中國警方以清場代替對話,維穩優先凌駕於法律保障之上。
  • 江油聾啞母親的無聲下跪,成為法律失能下最沉痛的證言。
  • 中國警方清場與「依法處理」的矛盾,突顯維穩高於法治的本質。
  • 校園霸凌與國家鎮壓同源,皆是體制性霸凌的權力投射。
  • 少年事件法的精神在於矯治教育,而非僅止於懲罰。
  • 成人世界的強欺弱模式,直接被孩子複製到校園互動中。
  • 制度反思必須同時檢驗家庭教育、社會文化與法律規範的連動。

收聽網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言法律事務所的沙龍
17會員
382內容數
法律或許是嚴肅的,但法律事件裡的人與事,卻都是活生生的。 除了談「法」以外,更多時候是瞭解「人性」。 這裡是兩位執業律師的內心劇場,透過對話呈現庭內與庭外的人生百態。 許惠菁 律師 / 許健鈴 律師 知言法律事務所律師 Tel:02-2959-6686
2025/08/09
中國強制執行制度長期面臨「執行難、執行困、執行亂」的困境,背後原因包含官商勾結、地方保護主義與權力尋租。跨區執行與提級執行的制度設計,雖是為突破地方阻力,卻衍生人謀不臧風險。中國曾嘗試制定《民事強制執行法》,卻因「審執分離」爭議而終止審議。本集比較臺灣與中國的制度差異,探討債權保障與人權保護的平衡。
Thumbnail
2025/08/09
中國強制執行制度長期面臨「執行難、執行困、執行亂」的困境,背後原因包含官商勾結、地方保護主義與權力尋租。跨區執行與提級執行的制度設計,雖是為突破地方阻力,卻衍生人謀不臧風險。中國曾嘗試制定《民事強制執行法》,卻因「審執分離」爭議而終止審議。本集比較臺灣與中國的制度差異,探討債權保障與人權保護的平衡。
Thumbnail
2025/08/03
當債務人避不見面、隱匿財產,債權人該怎麼辦? 本集許律師將解析兩岸強制執行制度,從臺灣的拘提、管收與刑事處罰,到中國的信用懲戒、限制高消費與「老賴地圖」。法院如何在保護債權與維護人權之間取得平衡,也揭開中國「以拘代執」的法律與人權爭議。法律,是保障債權?還是制度性羞辱?
Thumbnail
2025/08/03
當債務人避不見面、隱匿財產,債權人該怎麼辦? 本集許律師將解析兩岸強制執行制度,從臺灣的拘提、管收與刑事處罰,到中國的信用懲戒、限制高消費與「老賴地圖」。法院如何在保護債權與維護人權之間取得平衡,也揭開中國「以拘代執」的法律與人權爭議。法律,是保障債權?還是制度性羞辱?
Thumbnail
2025/07/26
過去人壽保單常被視為避稅與避債的安全港,許多業務員更以「不能執行」作為賣點。隨著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定保單價值可納入強制執行,保單的財產屬性受到再評價。2025年修法確立強制執行的豁免門檻,同時引入國外「介入權」制度,平衡債權保障與保險的社會功能。
Thumbnail
2025/07/26
過去人壽保單常被視為避稅與避債的安全港,許多業務員更以「不能執行」作為賣點。隨著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定保單價值可納入強制執行,保單的財產屬性受到再評價。2025年修法確立強制執行的豁免門檻,同時引入國外「介入權」制度,平衡債權保障與保險的社會功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2)於教育部校園毒品、霸凌管制處理相關專報後,針對專報內容,深入分析校園霸凌通報、修法,與教師心理健康層面,教育部應精進改善之項目。此外,郭昱晴也關心台師大邱姓教師性騷案件,要求教育部持續關注、重視本案後續對邱師之處置。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2)於教育部校園毒品、霸凌管制處理相關專報後,針對專報內容,深入分析校園霸凌通報、修法,與教師心理健康層面,教育部應精進改善之項目。此外,郭昱晴也關心台師大邱姓教師性騷案件,要求教育部持續關注、重視本案後續對邱師之處置。
Thumbnail
兒少性剝削近來受到輿論的關注,政府機關和立法委員正努力提高刑責,但封網、限制瀏覽等實務方面仍有困難。建議從兒少教育和家長管理上著手,並呼籲政府相關單位共同配合,才能減少兒少性剝削的發生。
Thumbnail
兒少性剝削近來受到輿論的關注,政府機關和立法委員正努力提高刑責,但封網、限制瀏覽等實務方面仍有困難。建議從兒少教育和家長管理上著手,並呼籲政府相關單位共同配合,才能減少兒少性剝削的發生。
Thumbnail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去年年底,臺灣發生國中生割頸殺死同校同學的悲劇,震驚社會。涉案的女學生多次在網路上嗆聲「我未成年法律會保護我」,一條無辜的生命消失了,卻沒有任何悔過之心。現在的孩子怎麼了?未成年人是不是成為犯罪的三不管地帶呢?如何杜絕校園暴力? 本集許律師將討論未成年犯罪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去年年底,臺灣發生國中生割頸殺死同校同學的悲劇,震驚社會。涉案的女學生多次在網路上嗆聲「我未成年法律會保護我」,一條無辜的生命消失了,卻沒有任何悔過之心。現在的孩子怎麼了?未成年人是不是成為犯罪的三不管地帶呢?如何杜絕校園暴力? 本集許律師將討論未成年犯罪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猶記得前陣子發生國中生割頸事件震驚全台,而校園內所發生的眾多紛擾也不僅止於校園霸凌,同儕之間相互捉弄或是言語嘲諷,都很容易引發衝突而觸犯法律,而這本書的作者吉靜如是少年調查保護官,她在少年法庭上遇過無數的案例,也基於加強法治教育的前提而寫下這本書作為預防犯罪的提醒。 書中不只是提到常見的霸
Thumbnail
猶記得前陣子發生國中生割頸事件震驚全台,而校園內所發生的眾多紛擾也不僅止於校園霸凌,同儕之間相互捉弄或是言語嘲諷,都很容易引發衝突而觸犯法律,而這本書的作者吉靜如是少年調查保護官,她在少年法庭上遇過無數的案例,也基於加強法治教育的前提而寫下這本書作為預防犯罪的提醒。 書中不只是提到常見的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