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2231為升電裝2025上半年:營收穩健成長,車用與AI應用雙引擎發力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為升電裝2025年上半年法說會透露,Q1營收約8.8億元,毛利率提升至42%,較去年同期增長9個百分點,主要得益於產品組合優化。公司專注車用感測器、TPMS、毫米波雷達及AI影像應用,技術自主且擁有自動化產線。全球布局涵蓋台灣、上海及北美,持續深耕AM市場與新興應用,展望未來成長動能強勁。


會議詳細大綱

一、公司簡介與全球布局

為升電裝(2231.TT)成立於1979年,資本額新台幣14.09億元,員工人數超過1000人,總部位於彰化,負責生產、研發與行政業務。集團子公司包括:

  • 為昇科(竹北、上海、北京、廣州):專注毫米波雷達、ADAS及AI感知雷達研發與銷售,約155人。
  • 上海為彪(上海):負責毫米波雷達、TPMS及智能農牧系統生產與中國市場推廣,約140人。
  • 立承(台北):專注AI影像與熱像儀研發,應用於安防監控,約130人。
  • 至鴻科技(台北):負責交通、通訊及安控系統整合,約130人。
  • ITM(美國加州):推廣汽車零部件及感測器至北美售後市場(AM),約30人。

生產基地位於彰化與上海,北美市場由台灣出貨,中國與歐洲市場則由上海支援,實現市場與產品分工。

二、核心技術與競爭優勢

為升電裝強調技術完全自主,擁有核心研發能力,涵蓋機構模擬、硬體RF天線設計、軟體演算法及系統整合。生產線高度自動化,彰化與上海設有多條TPMS與雷達自動化產線,提升效率與品質。

公司實驗室設備完善,彰化設有TAF合格實驗室,確保車用產品高可靠性。產品線多元,應用涵蓋車用開關、感測器、TPMS、ADAS、智能照護及農業系統,並通過ISO 9001、ISO 14001、IATF 16949等多項認證。

三、2025上半年營運概況

  • 財務表現
    2025年第一季營收約8.8億元,毛利率達42%,較2024年同期33%顯著提升9個百分點,主要受惠於產品組合優化。EPS為0.7元,顯示獲利能力穩健。
  • 產品組合與毛利分析
    本業產品(車用開關、感測器、TPMS、毫米波雷達)佔比約七成,毛利率較高:
    • 車用開關與感測器:45-55%。
    • TPMS:55-60%。
    • 毫米波雷達(AM市場):50%以上;(OEM市場):25-35%。 子公司產品(安防監控、系統整合)佔比約三成,毛利率波動較大:
    • 立承(AI影像與熱像儀):30-40%。
    • 至鴻科技(系統整合與標案):15-35%。

毛利率提升主要因高毛利產品佔比增加,子公司低毛利專案影響減弱。

四、產品與市場策略

  • 車用產品
    核心產品包括油壓力、速度、鎖器感測器及車用開關,市場穩定。售後市場(AM)為主要成長動能,尤其疫情期間舊車維修需求增加,帶動替換件銷售。面對潛在關稅議題,公司認為中國競爭對手受影響較大,有利訂單轉移。
  • TPMS與毫米波雷達
    TPMS約90%銷往售後市場,毫米波雷達則同時布局AM與OEM市場,技術與自動化生產為競爭優勢。
  • 新興應用
    透過AI影像與熱像儀技術,拓展安防監控與智能農牧系統,子公司立承與至鴻科技積極參與政府標案與系統整合,開拓多元市場。

五、產業環境與挑戰

車用電子市場受全球景氣與供應鏈影響,疫情後IC短缺與新車銷售疲軟間接推升AM市場需求。關稅議題與地緣政治風險為潛在挑戰,但公司認為對AM市場影響有限,甚至可能因競爭對手受限而受益。

六、未來展望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97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川普解放日後法說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理柴知道,法說最速報!
121會員
406內容數
這裡是【理柴知道,法說最速報】,每日更新上市櫃公司法說會摘要。掌握科技趨勢,跟上產業脈動,千萬不可以錯過!有投資的您該看,沒投資的您更該看! 合作請洽: shibainustock.tw@gmail.com
2025/08/16
昶昕實業(8438)於2025年第二季法說會中揭示其穩健營運與創新策略。公司專注於電子業線路成型的特用化學品,並透過循環經濟模式將廢液轉化為高價值的銅產品。儘管面臨匯率波動挑戰,昶昕憑藉高市場佔比與綠能布局,展現強大成長潛力,致力於成為產業永續發展的領航者。 會議摘要 昶昕實業(8438)於2
Thumbnail
2025/08/16
昶昕實業(8438)於2025年第二季法說會中揭示其穩健營運與創新策略。公司專注於電子業線路成型的特用化學品,並透過循環經濟模式將廢液轉化為高價值的銅產品。儘管面臨匯率波動挑戰,昶昕憑藉高市場佔比與綠能布局,展現強大成長潛力,致力於成為產業永續發展的領航者。 會議摘要 昶昕實業(8438)於2
Thumbnail
2025/08/16
志聖工業(2467)2025年Q2法說會報告營收15.1億元(YoY +11.9%),毛利率41.8%,EPS 1.38元(YoY +10.8%)。高頻封裝與AI應用需求強勁,G2C聯盟強化半導體設備競爭力,北美市場訂單成長。總經理梁茂生展望2025年營收成長12-15%
2025/08/16
志聖工業(2467)2025年Q2法說會報告營收15.1億元(YoY +11.9%),毛利率41.8%,EPS 1.38元(YoY +10.8%)。高頻封裝與AI應用需求強勁,G2C聯盟強化半導體設備競爭力,北美市場訂單成長。總經理梁茂生展望2025年營收成長12-15%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 騰鴻躍升國際《從傳統鈑金到AI機櫃》|工商時報 - 夏普堺工廠攜手KDDI 打造輝達驅動的AI資料中心|經濟日報 - 影片|黃仁勳台大演講說了什麼?盤點你不能錯過的3大AI關鍵字|數位時代 - 美查東南亞太陽能板 恐加稅|經濟日報
Thumbnail
- 騰鴻躍升國際《從傳統鈑金到AI機櫃》|工商時報 - 夏普堺工廠攜手KDDI 打造輝達驅動的AI資料中心|經濟日報 - 影片|黃仁勳台大演講說了什麼?盤點你不能錯過的3大AI關鍵字|數位時代 - 美查東南亞太陽能板 恐加稅|經濟日報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每個產業都一樣,就是想像期階段都可以把"本益比估值拉高" 這個過去智慧型手機 電動車 航運 鋼鐵 AI等等都表演過了 很多AI產業過去10年本益比最多就是15倍上下波動而已 例如我們有賺到高潮的廣運跟廣明還有磐儀,而2023年就拉高到30~40倍 但基本面只要沒跟上,狗(股價)跑太快
Thumbnail
每個產業都一樣,就是想像期階段都可以把"本益比估值拉高" 這個過去智慧型手機 電動車 航運 鋼鐵 AI等等都表演過了 很多AI產業過去10年本益比最多就是15倍上下波動而已 例如我們有賺到高潮的廣運跟廣明還有磐儀,而2023年就拉高到30~40倍 但基本面只要沒跟上,狗(股價)跑太快
Thumbnail
筆記-股癌-科技巨頭財報-24.04.27 *目前操作,加大電動車,AI供應鏈留著DELL看之後的財報;  CLS在Google開出好財報、但卻沒有漲,預估之後上漲的動能會放慢,所以對CLS減碼,並非看壞CLS, CLS有很多交換器的訂單,搶了智邦的單,因為AI產品單價高,之後CSP會傾向找市
Thumbnail
筆記-股癌-科技巨頭財報-24.04.27 *目前操作,加大電動車,AI供應鏈留著DELL看之後的財報;  CLS在Google開出好財報、但卻沒有漲,預估之後上漲的動能會放慢,所以對CLS減碼,並非看壞CLS, CLS有很多交換器的訂單,搶了智邦的單,因為AI產品單價高,之後CSP會傾向找市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AI 伺服器以 40% 市佔為目標,預期今年能站伺服器營收 40% 以上,鴻海為唯一一家可以提供資料中心全方位解決方案的公司,今年 CSP 成長性高於品牌商。 2.鴻海未來會具備全球少數具備 SiC 晶圓製造、模組技術的整車廠。PMIC 出貨已超過 300 萬顆,半導體營收將超過千億。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AI 伺服器以 40% 市佔為目標,預期今年能站伺服器營收 40% 以上,鴻海為唯一一家可以提供資料中心全方位解決方案的公司,今年 CSP 成長性高於品牌商。 2.鴻海未來會具備全球少數具備 SiC 晶圓製造、模組技術的整車廠。PMIC 出貨已超過 300 萬顆,半導體營收將超過千億。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預估毛利率持平,雖成本端有「能見度」的向下,但價格端受中國同業殺價競爭,價格將逐月調整。 2.1Q24 預估營收呈現近 10% 季減,為 241 億~251 億,大尺寸季減較大,OLED 與 SoC 持平、TDDI 與車用季減。 3.AI 會帶來量價的挹注。OLED 為另一動能。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預估毛利率持平,雖成本端有「能見度」的向下,但價格端受中國同業殺價競爭,價格將逐月調整。 2.1Q24 預估營收呈現近 10% 季減,為 241 億~251 億,大尺寸季減較大,OLED 與 SoC 持平、TDDI 與車用季減。 3.AI 會帶來量價的挹注。OLED 為另一動能。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2024 年會是成長的一年,在各產品線都有升級潮與產品組合優化。 2.聯發科在 AI 具備多種邊緣運算裝置的產品組合,且在雲端擁有 SerDes IP。 3.車用、ASIC 等下一波成長動能會在 2025 年底開始貢獻營收。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2024 年會是成長的一年,在各產品線都有升級潮與產品組合優化。 2.聯發科在 AI 具備多種邊緣運算裝置的產品組合,且在雲端擁有 SerDes IP。 3.車用、ASIC 等下一波成長動能會在 2025 年底開始貢獻營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