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要考慮格律,流行樂要寫主歌和副歌,一張照片要把所有東西都塞進一個方形的框框裡面。
雖然創作的框架會限制行動,但我覺得創作者最需要訓練的能力,就是享受框架帶來的樂趣。
這裡推一位我很喜歡的創作者叫做嘴巴閉閉(她很讚的作品大部分都在IG就是了),她的影片內容很多都是相當粗糙的剪輯手法,一人分飾多角、要把人物放到影片上的時候,通常也都有非常明顯的去背痕跡,加上一些奇奇怪怪的 IG 特效。但是,我在看她的影片的時候,並不會在意她的手法多糟糕,我完全只注意到她的影片每次都讓我笑到不行。我覺得嘴巴閉閉就是一位有充分「享受框架」的創作者。
她大可以在剪完自己的影片以後,心想:「我的剪片技巧還需要進步」,接著無限自責,陷入內耗的黑暗深淵,練習剪了幾萬部影片,確定技巧很完美以後才繼續下一步。但是,沒有,她沒有這麼做。她就只是做了自己覺得很有趣的影片,然後很想要分享給大家,於是就真的分享給大家看,大家看了也覺得很有趣,所以就繼續分享給更多人。就這樣子而已,沒了。
假設拍個 shorts,一個健康的思維應該是:「影片長度只有三十秒,那我應該怎麼利用這個特點,才能讓它看起來很有趣?」,而不是:「時間這麼短是要逼死誰?」
雖然框架看起來是來限制一個人的行動,也的確會限制行動,但是你不要這麼的缺乏獨立思考能力、這麼容易被帶風向(?)就好了。
你要叛逆的把框架視為一種樂趣。
這篇文只能用300字說明?OK,那要塞什麼東西才會讓他看起來很有趣?還是規定自己要在30分鐘內把一篇文寫完?還是每天要固定發一篇文?隨便,框架是什麼其實不是重點,而是你有很認真的把自己丟進框架裡面,在框架當中思考、掙扎、感受、生活,然後激盪出有趣的結果。
我覺得框架的意義,其實並不在於限制行動;它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空間,將創作者從虛無的狀態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