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過才發現,原來心酸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容易活成「點讚收集器」?就像有人打了個噴嚏,你回一句「保重」,對方如果沒說「謝謝」,你可能會在心裡小劇場三十分鐘。
又比如發文後拼命刷手機,看誰幫你按讚;主管開會點頭一下,你就快比中彩票還開心;朋友聚餐時聽到一句「你好會點菜」,你回家能爽到洗碗都唱歌。
人類渴望認可的程度,大概能跟 Wi-Fi 一樣:訊號格數不滿,就開始焦慮。有時候我都懷疑,我們活著不是為了呼吸,而是為了聽別人說一句「你很棒」。
但笑一笑以後,心裡還是忍不住發酸。因為當沒有認可的時候,心裡空掉的聲音,好像更大。你有過這種感覺嗎?明明一個人的時候很自在,可是一想到「不知道別人怎麼看我」,就開始不安起來。

誰的眼光在左右你
我有一個朋友阿明,他是那種「天生好人」的代表。工作上誰拜託,他都二話不說幫忙;朋友聚會,他永遠最後一個回家;家人要他做選擇,他總是說「都可以」。
他不是沒有想法,只是他總怕做錯,怕不合群,怕別人覺得他不夠好。
有一次,我問他:「你到底想要什麼?」
他沉默了很久,才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大家不開心,我會覺得自己失敗了。」
那天他答應幫同事做報告,自己的工作拖到深夜才完成。疲憊地走在回家路上,看著路燈下自己的影子,他忽然覺得陌生:這個為了討好所有人而疲憊的人,真的是我想成為的樣子嗎?
他的故事讓我想到一株植物。這株植物本來應該朝著太陽伸展,可是因為旁邊的人一直說「往左邊長比較好看」、「往右邊長才顯得特別」,於是它拗來拗去,最後纖細彎曲,忘了自己最需要的其實只是光。
我們何嘗不是這樣。我們努力湊滿別人的眼光,像參加一場永無止境的考試,題目卻不是我們想回答的。到頭來,分數再高,也未必代表快樂。
有時候,活在認可裡,就像下棋。棋盤上每一步都戰戰兢兢,深怕一個錯誤就被說「你不懂規則」。可笑的是,真正看棋的人早就轉台了,只剩下我們自己困在局裡。
但那株植物如果重新找到陽光,會發生什麼呢?它會慢慢挺直腰桿,葉片重新翠綠,不再需要誰的指點,就知道該往哪個方向生長。因為陽光從來不會騙它,溫暖就是溫暖,光亮就是光亮。
不再為掌聲而活
後來我才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反抗所有人,而是不再被「需要認可」這件事牽著走。
你可以喜歡被肯定,但不再依賴肯定。你可以在乎別人的眼光,但不再讓它主宰你的選擇。
我們不是 Wi-Fi,不需要時時刻刻被確認「連線正常」。我們是完整的人,本來就擁有呼吸和存在的價值。
請記住:你不需要別人的認可來定義自己。學會為自己鼓掌,比等待全世界的掌聲更踏實。
如果哪天你覺得孤單,請對著鏡子輕聲說一句:「我已經足夠,我一直都是。」
然後你會發現,原來最深的力量,不在別人的嘴巴裡,而在你願意擁抱自己的那一刻。
今晚睡前,試著寫下三件你為自己感到驕傲的事,不管多小都好。不是為了發朋友圈,就是為了你自己。也許是今天準時起床,也許是對陌生人微笑,也許是終於放下了一個糾結很久的想法。
這些小小的肯定,會慢慢堆疊成內心的光。當你擁有了自己的光,就不再害怕別人的陰影。
- 你不需要別人的認可來定義自己,因為你的存在本身就已經完整。
- 學會為自己鼓掌,比等待全世界的掌聲更踏實。
- 當你擁有了自己的光,就不再害怕別人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