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Curation策展的時代》 (原發於 自由業女子閱讀中)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Curation策展的時代》重點內容:

  • Social Media、興趣打卡APP和專業社群小圈子刊物更易打動目標
  • 以加入不同app或圈子,打破資訊同溫層
  • 在資訊爆炸年代,懂為資訊策展比產出大量內容更重要

甚麼是策展?

策展(Curation)即是策展人(Curator)所進行「觀點的提供」由策展人找出與相關串聯和接點,讓原本單純無意識地只為表達真實而畫的藝術品,顯示出時代精神與表達之間的關聯,對網絡上愈來愈多的內容亦然。而策展以及細分的內容策展,現已成為新興產業。

內容策展是甚麼?

循清晰脈絡在資訊洪流中撈出有價值成份,將它在社交媒體上整合流傳的行為。現在也會稱為「資訊主宰者」。內容與脈絡、情境三方互補,才能更深入多元地了解內容。整合時加入資訊對你個人的意義,以作者為例,每天愈讀大量與興趣相關的資訊,再選擇最有價值為其追隨者加入自己的見解並公開發佈,這一舉動便是內容策展。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大眾媒體已失勢!

作為數碼行銷和社群行銷業者,對大眾媒體或GDN等大範圍促銷方式影響力下降非常有感。甚至大型搜尋引擎如GOOGLE亦然,SEO的兵家必爭之地都已經由搜尋引擎轉程社交媒體。當大眾化的符號消費和虛榮消化開始沒落時,更精準的行銷方法就已經開始了。

不論是按你所在地所作的Location Marketing,還是GOOGLE按你使用引擎及日常生活為你安排搜尋結果,都是一種內容的重新編排。到後來不同圈子的交流平台及社交媒體掘起,Social Media、興趣打卡APP和專業社群小圈子刊物等,已成為更易打動目標的行銷方式。

書中以美國電影《醉後大丈夫》在日本上映為例,因劇中無大牌明星而無法上映,經影評家Rintaro Watanabe在網站上發起公開連署活動,最終才讓此片在日本上映,並有不錯的票房。此例說明與人串聯的渴望改變了消費市場,一改過去強調表象的大眾消費時代。同時也批判了大眾媒體為了表面功夫而藥石亂投。

以加入不同app或圈子,打破資訊同溫層

按喜歡的圈子或策展人所整理的資訊來理解世界,或許會跌入在同溫層中圍爐取暖固步自封。為此可以使用不同打卡APP或社交媒體,部分內容策展網站亦強調選擇資訊時會包含不同陣營的資源。另一重點是圈子的不固定性。

作者認為由於網際網路(Internet)的出現,從巨大的社群擴展成無數個傳統大眾媒體以外的社群,擁有數位世界浩瀚無邊界的擴展空間,但並不限定於只在網路之內完成。其存在不會僵化,有時在某一社群突然出現熱烈討論的話題,話題結束時,此社群也跟隨著消失,如此周而復始。亦因此不會出現固步自封的情況。但個人認為在social media的演算法影響下,即使社群不固定還是很容易經常與某些用家遇上。為確保不會出現在同溫層抱團,還是多使用不同平台或加入不同圈子為佳。

在資訊爆炸年代,懂為內容策展比產出大量內容更重要

2010年代的消費本質已成為「串連的時代」,包括商品的功能+人與人的串聯,以及蒐集資訊+人與人的串聯,而面對浩瀚的資訊,分辨資訊的真偽,將成為重要的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在資訊過多以及太多fake news的影響下,大眾對大型媒體、專業人士及廣告信任度愈發下降。對KOL、朋友、網友等的打卡或貼文評論信任值反而更高。

誰要是因為媒體的透明度不及社群上個人的活動高,「人的信用值」被可視化令以「人」為觀點的資訊流通。上面提過整合資料,是供全新價值是策展,那提供價值的人便是策展人。這個身份的工作就是在資訊洪流中找出不同連接點打入椿,讓有用資料滙流,創造出關聯。內容策展人甚至進一步提升為策展記者,專業在多年的大量資訊中整理出新的脈絡,令資訊的價值隨時180度大翻轉。

內容策展對個人的意義

世界複雜度之高,人類為了生活必須設定語意界線,令自己不必直面汪洋。「語意界線」是「意義的區隔線」,這條界線配合個人原則,就是每個人的私家資訊過濾系統。要讓界線正常運作並經常更替,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其一,界線應由外部如臨時社群或不同策展人產生,而不是個體內部產生;其二,界線必須常變,不可僵化。隨著策展人愈來愈多,觀點便無限擴展,語意界線因此變得不穩定並出現搖擺分歧,偶然性由此而生。正是這種偶然令界線不斷更替,作為開放式體系不會出現大眾媒體所指的小圈子固步自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玥瑜的Chill Zone
19會員
116內容數
在這分享讀過的書、喜歡的電影和音樂。
玥瑜的Chill Zone的其他內容
2025/08/19
(原發於自由業女子閱讀中) 《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重點內容 寫作是自我表達的過程,為自己的熱情而寫 每一篇寫下的文字都是你努力的證據,擁抱當中的成長和未來的可能性 就算面臨生活低潮和寫作瓶頸都要維持寫作習慣
2025/08/19
(原發於自由業女子閱讀中) 《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重點內容 寫作是自我表達的過程,為自己的熱情而寫 每一篇寫下的文字都是你努力的證據,擁抱當中的成長和未來的可能性 就算面臨生活低潮和寫作瓶頸都要維持寫作習慣
2025/08/18
(原寫於 2024/03/12) 書寫修復練習三大要點: 透過書寫進行自我覺察練習,擁抱傷痛 以改變心智將痛苦變成動力 練習放下和原諒,學會與過去共存
2025/08/18
(原寫於 2024/03/12) 書寫修復練習三大要點: 透過書寫進行自我覺察練習,擁抱傷痛 以改變心智將痛苦變成動力 練習放下和原諒,學會與過去共存
2025/08/14
這一冊主要在於思維改變以及行為模式;為服務對象創造更多價值;為團隊帶來有效率及正面的轉變。作者把整個過程比喻位藉槓杆原理,以手上的資源推走巨石,並創作出一套系統。
Thumbnail
2025/08/14
這一冊主要在於思維改變以及行為模式;為服務對象創造更多價值;為團隊帶來有效率及正面的轉變。作者把整個過程比喻位藉槓杆原理,以手上的資源推走巨石,並創作出一套系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絮絮叨叨的blog時代之後,不知不覺把寫作的習慣留給了手帳本。 全民互聯網的時代,讀文字的人比例嚴重下降,認真寫字的人也越來越少⋯⋯讀圖時代早已是昨日黃花,視頻時代甚至也說不上了,可怕的短視頻統領著普羅大眾的時間,碎片化了一切,包括很多人的腦子⋯⋯ 可是還是喜歡寫字啊。而且在網絡平台的發
Thumbnail
絮絮叨叨的blog時代之後,不知不覺把寫作的習慣留給了手帳本。 全民互聯網的時代,讀文字的人比例嚴重下降,認真寫字的人也越來越少⋯⋯讀圖時代早已是昨日黃花,視頻時代甚至也說不上了,可怕的短視頻統領著普羅大眾的時間,碎片化了一切,包括很多人的腦子⋯⋯ 可是還是喜歡寫字啊。而且在網絡平台的發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2019 數位遊戲商務課程-社群行銷與粉絲經營』的講座PPT,以及活動相關資訊,並介紹Fourdesire的社群行銷相關文章,以及“社群力”等推薦的延伸閱讀資源。後記提供了學習行銷的網站資源、產業報告&免費模板和工具、趨勢分享&社群經營工具,行銷靈感來源等。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2019 數位遊戲商務課程-社群行銷與粉絲經營』的講座PPT,以及活動相關資訊,並介紹Fourdesire的社群行銷相關文章,以及“社群力”等推薦的延伸閱讀資源。後記提供了學習行銷的網站資源、產業報告&免費模板和工具、趨勢分享&社群經營工具,行銷靈感來源等。
Thumbnail
對於文字工作者來說,有合適發揮的平台就試試,尤其是對於日更的創作者來說,可以有更多曝光度的地方都值得努力看看。
Thumbnail
對於文字工作者來說,有合適發揮的平台就試試,尤其是對於日更的創作者來說,可以有更多曝光度的地方都值得努力看看。
Thumbnail
感謝大家對於第一、二屆圖文創作營的支持,總有170多位夥伴加入,持續協助大家針對各專業主題,進行圖文方式的產出,尤其針對未來的第三屆圖文創作營開放了早鳥優惠。
Thumbnail
感謝大家對於第一、二屆圖文創作營的支持,總有170多位夥伴加入,持續協助大家針對各專業主題,進行圖文方式的產出,尤其針對未來的第三屆圖文創作營開放了早鳥優惠。
Thumbnail
策展——摘選高品質的內容、組織結構、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在資訊過載的今天是很棒的創作方式。
Thumbnail
策展——摘選高品質的內容、組織結構、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在資訊過載的今天是很棒的創作方式。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本文教導如何自我啟發、發展個人品牌,並透過社交媒體和自己的創作獲得曝光。文章提供了從興趣到企劃、製作,再到營銷個人產品或服務的創造三步驟,以及打造品牌的三訣竅。
Thumbnail
本文教導如何自我啟發、發展個人品牌,並透過社交媒體和自己的創作獲得曝光。文章提供了從興趣到企劃、製作,再到營銷個人產品或服務的創造三步驟,以及打造品牌的三訣竅。
Thumbnail
在這個人人可寫文章的時代,標題在曝光度上似乎佔有重要的影響因素,畢竟大家的第一眼很多時候都是從它開始,有興趣之後才會繼續點擊收看內文。
Thumbnail
在這個人人可寫文章的時代,標題在曝光度上似乎佔有重要的影響因素,畢竟大家的第一眼很多時候都是從它開始,有興趣之後才會繼續點擊收看內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