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跟教學,是兩件事!我工作後一直很困惑,學校教授到底是怎麼把這麼簡單的東西教的這麼深奧難懂?
你請數學教授去教國小一年級數學,小學生可能聽不懂。你可能會說國小老師數學程度很差,原理觀念一蹋糊塗,可是他可以教會小學生國小數學!知識水平不在同一個維度,很難互相理解。大概我唸書的時候,教授是麻省理工的老師,這程度差異大概真的有如教授跟小學生,所以我聽不懂吧!
出社會後,面對客戶/長官/業務,通常都是非專業背景的人,所以我很喜歡用"比喻"的方式來說明。比喻就是,概念上有點雷同,幫助外行人迅速理解,但是深入探討可能完全不同。所以比喻最怕遇到專家,尤其是鍵盤專家。畢竟大部分的比喻,漏洞都太多了!
所以我比喻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能刻意欺騙偷換概念。跟客人談電的時候,我通常是用水流來比喻。談鍍膜,我會說就像不鏽鋼上面貼玻璃貼。談不沾,我會說鐵氟龍就是那種萬人嫌,沒人想跟他扯上關係,所以它不沾黏!
什麼是錯誤訊息跟偷換概念?很多業務認為電解跟電鍍是一樣的東西,就是通電,弄一層亮亮的東西上去。有的人說氯化鈉就是鹽巴,次氯酸鈉跟鹽巴的成分一樣都是氯跟鈉,所以我們採用安全無毒可食用的次氯酸鈉來清潔。
不要懷疑,很多鬼扯到不行的行銷廣告都讓人深信不疑。對於沒概念的人來說,他其實對上面舉的例子是沒有感覺胡扯的。
專家很多,可是面對消費者通常也不需要專家級的解釋。反而大部分紅的專家,都在胡扯。胡扯到消費者聽得懂,你就是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