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一直以來都對行銷、銷售、創業這些議題非常感興趣。當我開始從事業務工作時,就對自我成長、個人成長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而當我從培訓型業務轉換到組織行銷的業務領域後,又發現更多與創業思維相關的觀點,這些都讓我覺得非常有魅力、非常有特色。
在這過程中,我在我的第一本書《搞砸了,沒關係再來過》中提到了五位導師:Tony Robbins、Russell Brunson、Gary Vaynerchuk、Harvey Mackay 以及 Mark Cuban。這些人對我影響極大。他們不僅在自己的產業中取得了優秀的成就,同時也是暢銷書作者,出版過多本具影響力的作品。我意識到,寫書不僅能墊高一個人的影響力,若書籍出版後銷售成績亮眼,更能帶來另一層級的影響力。這意味著,你除了原本的職務之外,還能成為斜槓作家;而當你的作品達到規模化時,收益會相當驚人。
因此,我認為寫作是一件極具魅力的事。如果我們能一步步完成自己的作品,就能開啟不同層面的影響力。以 Russell 為例,他的《DotCom Secrets》、《Expert Secrets》、《Traffic Secrets》以及《Unlock Secrets》,延續了「Secrets 系列」的概念,非常酷。
同樣的,我最近關注的創業家 Alex Hormozi,透過《100M Offers》、《100M Leads》、《100M Money Models》延續了「100 Million」的品牌路線,這種系列化的內容策略令人印象深刻。
談到暢銷書作者,Tony Robbins 也是非常成功的例子。他在 26 歲就出版了第一本書,之後陸續推出多本關於自我成長、財務與理財的暢銷作品。
看到這些案例,我深深覺得——只要開始做、開始寫,並設法出版、上市、累積粉絲與讀者,就能獲得寶貴的經驗與影響力。哪怕銷售成績不佳,也沒有關係,因為在撰寫過程中你會學到大量知識與細節,對自我成長幫助巨大。
在我的部落格中,我更自然地記錄我所學到的知識、觀察到的現象,以及靈感與想法。這些記錄過程本身就充滿樂趣,並為我帶來新的思考與方向。例如,觀察到別人的系列化寫作策略,也啟發我思考——我的第二本、第三本、第四本書要如何延續第一本的精神,或許延續主題,也可能嘗試不同路線,但核心仍圍繞在個人成長與自我成長。
我不認同「一個人賺多少錢是註定的」這種說法。人生有無限的可能性,即使你現在負債累累,未來依然有機會翻轉。
例如,一本暢銷書可能改變你的財務狀況;一門線上課程可能帶來大量會員;一個付費部落格也能創造穩定現金流。創作無論是書籍、課程還是部落格,都是開啟機會的起點。關鍵在於,遇到機會、做出決定、採取行動,你就有機會遇到改變人生的契機。
對我而言,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算命可以參考,但不能決定你的未來。人生的上千種可能性,等著你去發揮,只要願意去行動,就有無數的機會與影響力。
無論是全職創業還是兼職嘗試,只要能累積經驗,就是一件好事。如果同時提升能力並養成良好習慣,就更可能帶來更好的職場機會。像我認識的一位朋友,從一家美商公司跳到不同家公司,兩間年薪分別是 260 萬與320 萬,福利內容雖不同,但都很吸引人。
他給我的建議是——只要英文好,機會永遠不缺。若你的英文聽說讀寫精通,加上溝通與行銷自己的能力,機會自然會越來越多。
對我來說,銷售等於溝通,溝通等於銷售;銷售也是談判,談判也是銷售。這種軟實力是業務歷練中最寶貴的能力之一。
未來我的三個重點目標是:
- 完成並出版書籍,並創造更多曝光與銷售機會。
- 提升英文能力,讓聽說讀寫全面精通,為國際機會加分。
- 經營部落格,逐步嘗試收費模式,培養付費會員與忠實粉絲。
同時,我也會持續投入 Network Marketing 事業,結合外在產品與內在成長,建立倍增型的商業模式。
最後,關鍵只有三步:設定目標、擬定計畫、採取行動。把行動變成習慣,把過程當成享受,才能不斷創造成就感。就像我經營 Podcast 與部落格一樣,我要把這種模式運用到更多事業領域,並讓書籍累積銷量,最終達成超過一百萬本的目標。
所以,Just do it——做就對了。成為一個說到做到、有承諾的人,才能徹底發揮事業與生活的潛能,創造不可思議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