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裡的「隱形暖氣機」
我們都知道,夏天走進城市總覺得特別悶熱,這就是「都市熱島效應」:建築、柏油路吸熱,再把熱釋放到空氣裡。過去研究多半把焦點放在高樓林立的「街谷」或交通廢熱,也因此,對於都市熱島的對策,總是停留在討論「建築要不要刷白、路面換不換材質、要不要多種樹」這些老招。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有一個很日常、卻被忽略的東西,可能也在默默加熱城市——停在路邊的汽車。
為什麼會去想到汽車呢?舉研究團隊所在的城市--葡萄牙的里斯本--來說,每天有大約 70 萬輛車進出市區;市中心道路表面,最多有 10% 面積被停著的車輛覆蓋。
汽車的車體是金屬薄殼+玻璃,和建築或柏油完全不同:金屬導熱快、比熱小,所以只要一曬太陽,很快就升溫。這意味著,車輛不像建築物那樣「中庸」,而是「一曬就燙」。
但是,這些車子並不都是一樣的顏色。以反照率(albedo)來說,不同車漆顏色差異極大,可以從 0.05 (黑)到 0.85(白)。
研究團隊意識到,車輛外殼這種異常的物理性質,很可能在街道微氣候上產生被低估的效應。但是,光想當然不行,還需要測試。
黑車比白車熱多少?

圖片作者:ChatGPT
研究團隊在里斯本做了一個簡單卻直觀的實驗:把一輛黑車與一輛白車停在柏油地上,曬了五小時太陽後量測。結果發現:
黑車上方 20 公分的空氣,比背景溫度高了 3.4–3.8°C。
白車的升溫幅度明顯較低,有些位置甚至比環境更涼。
原因在於反照率:
黑色車漆反照率只有0.05–0.1,幾乎把陽光全吸收。
白色車漆則有0.75–0.85,能把大部分光線反射掉。
而且車體金屬薄、導熱快,升溫比柏油還要快。這意味著,在路邊若是停了一整排黑色車,等於在路邊擺了好幾個小型暖氣機。
車輛顏色,能左右整座城市?
你可能會想:「一兩台車有差嗎?」其實在大城市,影響可能不小。
以里斯本為例:
每天進出市區的車超過70 萬輛,光是停車格就有9 萬多個。
在市中心密集地帶,道路表面有超過 10% 可能被停車覆蓋。
研究團隊推算,如果這些車都是深色的,道路的平均反照率會下降,造成吸熱增加;反之,如果大部分是淺色車,道路反照率可由0.2 提升到 0.28–0.39,顯著減少太陽能吸收。
換句話說,停車不只是交通或空間問題,還在改變城市的能量平衡。
那能怎麼辦?研究團隊提出幾個可行的方向:
1. 推廣淺色車或高反射塗料:甚至可考慮在特定「熱點」區限制深色車停放。個人認為,可能要使用高反射塗料比較實在。
2. 停車場遮蔭設施:用棚架或樹蔭減少日照。棚架上可以用淺色塗料,或使用太陽能板覆蓋(順便發電)。
3. 搭配綠化與高反射鋪面:例如種樹、綠屋頂,或使用高反射的路面材料(不過要注意眩光問題)。
4. 另外,雖然電動車少了廢氣熱,但車體一樣會吸熱;若能規範出廠漆色或塗層,會更有效。
這項研究雖然只有一次現地測試,城市分析也多是推估,但它提出了一個重要提醒:城市的熱,不只是建築與道路造成的,停在街道上的車也在「幫忙升溫」。
在氣候變遷與極端高溫日益頻繁的今天,也許我們該重新思考:一台車的顏色,原來不只影響美觀或二手價格,更牽動著一整座城市的舒適度。雖然大家通常會依照自己的喜好挑車的顏色,但過去已有研究證實,一樣停在露天停車場,黑色車內溫度在 1 小時內就能飆到 60°C 以上,白色車雖然也會很熱,但峰值往往低個 5°C 左右。既然黑車有這麼多缺點,或許黑車粉們該好好考慮換個顏色了。
參考文獻:
Matias, M., Mills, G., Silva, T., Girotti, C., & Lopes, A. (2025). The underestimated impact of parked cars in urban warming. City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28, 100232. https://doi.org/10.1016/j.cacint.2025.10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