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禿(Alopecia Areata, AA):沉默卻巨大的心理創傷】
斑禿是一種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錯把毛囊當敵人」,攻擊毛囊導致大量脫髮。
- 重度斑禿患者頭皮毛髮覆蓋率常低於 20%,外觀改變帶來極大心理壓力,影響自信、人際甚至工作。
- 過去治療選擇有限,多以免疫抑制劑或類固醇為主,效果不持久且副作用大。
【Rinvoq(upadacitinib):3 期 UP-AA 臨床試驗結果】
艾伯維(AbbVie)宣布,其 JAK 抑制劑 Rinvoq 在 UP-AA 3 期計畫中的研究 1 達到主要終點。
📊 主要數據(治療 24 週後):
- 15 mg 劑量:45.2% 患者頭皮毛髮覆蓋率 ≥80%
- 30 mg 劑量:55.0% 患者頭皮毛髮覆蓋率 ≥80%
- 安慰劑組:僅 1.5% 達標
👉 統計學高度顯著(p<0.001)。
進一步數據更驚人:
- 90% 毛髮覆蓋率(SALT≤10):15 mg 組 35.2%,30 mg 組 45.8%,安慰劑僅 0.7%
- 完全毛髮恢復(SALT=0):兩劑量組皆有患者達成,安慰劑幾乎沒有
- 眉毛與睫毛 也顯著改善,這對患者外觀與生活品質非常關鍵
背景說明:所謂 SALT(Severity of Alopecia Tool)分數,是評估斑禿嚴重度的標準工具。
- SALT 100 = 完全光頭
- SALT ≤20 = 至少 80% 毛髮覆蓋
- SALT 0 = 完全恢復
【安全性分析:與既有適應症一致】
- Upadacitinib 在斑禿的安全性表現與該藥物在其他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特應性皮膚炎等)的結果一致,未發現新的安全警訊。
- JAK 抑制劑常見副作用包括:上呼吸道感染、頭痛、血脂上升、肝酵素異常,臨床上需監測肝腎功能與血液學指標。
【什麼是 JAK 抑制劑?為何能長頭髮?】
- JAK(Janus Kinase)家族是一組調控免疫訊號的酵素。當免疫系統錯亂攻擊毛囊時,訊號會經由 JAK 路徑放大。
- Rinvoq(upadacitinib)是一種 高選擇性 JAK1 抑制劑,比對 JAK2、JAK3 和 TYK2 抑制力更強。
👉 抑制 JAK1 後,能有效阻斷異常免疫攻擊,讓毛囊恢復功能,頭髮有機會重新生長。
【Rinvoq 的廣泛研發版圖】
Rinvoq 不只是「長頭髮」,它是艾伯維最核心的免疫學產品之一。 目前正在進行或已核准的適應症包括:
🔹 斑禿(Alopecia Areata, AA) 🔹 化膿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HS) 🔹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 白斑症(Vitiligo) 🔹 類風濕性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異位性皮膚炎等(已上市適應症)
Rinvoq 的研發策略,正是透過 「一藥多適應症」 最大化 JAK1 抑制的臨床價值。
【產業意義與患者希望】
- 斑禿過去常被忽略,患者承受巨大心理負擔卻缺乏有效藥物。
- Rinvoq 的 3 期試驗結果,證明小分子 JAK 抑制劑有望改變治療格局,為患者帶來「真正長回頭髮」的希望。
- 對製藥產業而言,這也凸顯 免疫學與皮膚病學的交集,未來 JAK 抑制劑將在更多「免疫驅動」疾病上發揮作用。
✨ 總結:艾伯維 Rinvoq 在 3 期斑禿試驗中,高達 55% 患者頭皮毛髮覆蓋率 ≥80%,部分甚至完全恢復,效果遠超安慰劑。這不僅是臨床數據的突破,更是斑禿患者人生的轉捩點。
參考資料:
- 公開資料&各公司官網
- 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abbvie-announces-positive-topline-results-from-second-phase-3-up-aa-trial-evaluating-upadacitinib-rinvoq-for-alopecia-areata-3025357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