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者
作者是大衛·哥金斯,曾為海豹特種部隊隊員,通過海軍海豹訓練、陸軍遊騎兵學校、空軍戰術管制組訓練,參加過許多超級馬拉松、鐵人三項、超級鐵人三項比賽,是一名傑出的運動員,他把他的經歷寫成書,告訴大家即使出生貧困,也有機會造就不錯的人生。
關於這本書
這本書是大衛·哥金斯的自傳,敘述他是如何靠著努力跨越許多困難獲得成就,大衛之前的生活雜亂無章,可以說是家庭環境因素導致,小時候父親家暴,長期壓力讓他出現社交障礙、學習障礙,成長中充滿種族歧視,想加入軍隊,卻在入伍測驗筆試不合格,大衛意識到他的生活真的糟透了,他接受這個事實,並且專注在自己真正的目標上面,不花多餘心思去煩惱其他事,他一度成功入伍,卻在水中訓練放棄,他沒通過訓練沒辦法加入自己想要進入的單位,他覺得自己像一個失敗者,退伍後渾渾噩噩過了幾年之後,他想要再一次突破自己的現況,就報名參加海豹部隊訓練,雖然過程一波三折,最後他成功通過訓練成為海豹部隊,之後又因緣際會他參加馬拉松、鐵人三項、挑戰單槓金氏世界紀錄,他認為這些挑戰很有幫助,可以讓自己認識到自己的極限,並且超越極限更加成長。
我從書裡學到的想法
手牌爛也可以成就人生
作者生長的環境很糟,過得很辛苦,他出生所拿到的資源,算是比一般人來得差一點,心臟先天上也有問題,但是他靠自己努力打拼,最後還是獲得不錯的成就,他認為就算手中的牌比別人差,只要改變自己的出牌方式,還是可以獲得成功。接受現況
首先面對事實,檢視自己手牌,認清狀況,並且老實地接受它,不要憐憫自己,為自己辯解。
如果體重超標,不是說沒時間運動,而是誠實地對自己說:「你太胖了,該減肥了。」
接著設定明確的目標,分成小段乖乖地執行,比如說先瘦兩公斤,為了瘦這兩公斤訂出明確方法,不喝含糖、每天運動十分鐘之類的。
大腦很容易會幫自己找理由休息或是渴求輕鬆的路徑,我們需要靠訂出簡單目標,然後照著執行。
跨出舒適圈
作者超喜歡在惡劣的天氣中跑步,這樣一來他就是少數幾個會持續練的人,他跟別人的差距就會拉開。
接受痛苦、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挑戰,可以讓人成長,早上起床先跑個五公里,我們會感到痛苦,但就是去做就對了,然後習慣之後就增加距離,這樣持續下去我們就會獲得成長,在任何領域都是這樣,勇敢的去嘗試,一開始會感到痛苦,這些痛苦都會幫助我們成長。
雖然有另一些理論說剛開始人要有新的習慣,最好還是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去執行,每天一點點讓自己不要感到不開心,這樣下去才會做得長久,我覺得或許兩種都有道理,可能每個人適合的方法不一樣,我們可以把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每天做自己會感到痛苦一點點的活動就好了,討厭運動,那就設定每天五到十分鐘就可以了,只要你有每天執行,累積起來也很可觀,我之前就是設定一天做五分鐘深蹲就好了,很意外的可以持續很久,只不過我後來不小心拉傷腳,所以中斷一陣子,如果是作者,他大概會繼續做下去。
失敗沒關係
作者也失敗很多次,入伍適性測驗考了很多次才合格,還被水中訓練刷掉,海豹部隊訓練三次才通過,三角洲部隊訓練因為大意也失敗過,馬拉松比賽跑到醫院,單槓金氏世界紀錄也是挑戰數次才成功,每一次失敗都會有經驗、收穫,這些經驗可以幫助他在下一次的挑戰中做出修正,追求更好的表現。
我們身處的社會很排斥失敗,從小時候考試就是這樣,只要考不好就是換來一頓揍,成人之後,也把這種心態帶入日常,凡事追求完美,不准有一點失敗存在,只要有人經歷失敗,大家就會取笑他,以至於我們害怕去挑戰,害怕失敗,但是這樣縮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中,就不會有成長,作者如果沒有向海豹部隊訓練提出挑戰的話,他可能還是在清潔公司上班,所以勇敢去做,之後修正,再次挑戰,接受失敗可以讓自己有機會做出調整,順勢成長。
總結
作者從小開始就是困難模式,在父親的暴力下精神受到創傷,成長中又充滿種族歧視,成年後還發現自己心臟有缺陷,動了兩次心臟手術,從軍隊到馬拉松,中間都會出現一大堆的挑戰,我之前看過的一些自傳,像是賈伯斯、比爾蓋茲、巴菲特,他們環境優渥,雖然先天上比大衛佔優勢,但他們還是有一些共通點,就是遇到困境的時候不會選擇放棄,他們會運用現在可用的資源,尋找下一個可替代方案,不輕易放棄是一種很強大的能力,人很容易往輕鬆的選項,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很容易放棄,成功的路上總是充滿困難挑戰,我們知道困難的背後就是成功,但我們的大腦就是預設選擇輕鬆,「有意識的選擇」這件事變得非常困難,如果能夠學到作者這樣有意識地去選擇困難,我們也可以不斷地超越自己的認知極限,往上突破,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