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一切從一開始到永遠都不會再出現一次,因為遭詛咒百年孤寂的家族在世界上不會有再來一次的機會…”
經典小說:百年孤寂
作者: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翻譯:葉淑吟
皇冠文化出版

一本完成於1967年的著作,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被譽為魔幻寫實主義最偉大的經典,涵蓋愛情與戰爭、政治與宗教、歷史與神話、生存與死亡的想像世界,不僅寫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也訴盡了生命的虛幻與孤寂。書籍介紹寫得完全符合,同時也呼應了某種程度作者所處時空背景中的拉丁美洲從殖民到獨立,科技的發達與演進,不算太容易讀,但慢慢讀來又很有滋味的一本小說。
“時間澆熄了他瘋狂的決定,卻加深了他的挫折感”
故事之初的奧雷里亞諾,有神秘的氣質,與哥哥完全不同的生理特質,但誰也沒想到他後來卻成為那個革命軍的上校,與父親一起沉浸在煉金的工作坊,是否與我們現代一樣,以為把時間塞滿了就能遺忘,但其實很多傷痛挫折只是暫時沒空想起,但卻一直都在。

“他希望發現任何可以說明時間流逝的蛛絲馬跡”
時間是一個甚麼樣的量度?手錶只是一種運轉的工具,太陽的起落與四季的變化就真的能證明所謂時間的存在嗎?故事的第一代主角荷西.阿爾卡迪歐.波恩地亞,創建了這一個烏托邦,能夠見到逝去的鬼魂,認為自己的家族就能這樣長遠下去,但彷彿發瘋似的,就這樣被綁在樹下。

“這個要她犧牲生命也在所不辭的兒子,只是個無法愛人的男人”
第一代的女主人烏蘇拉,如同所有家族中那堅毅的女性,一肩扛起家庭中的大小事,從經濟收入,房屋整修到小孩的教導,在故事中活了一百多歲,後期眼睛無法看見,但卻能感受到許多事物,也同樣期望著家族的開枝散葉,但卻有種最終這些孩子們無法成材與獨立的哀戚。

“他們無法確定未來,只能轉過頭去回憶過往”
故事的最後,已經來到第六代了,但整個愛情與情慾交錯,從故事開頭就暗示著近親結婚會產下豬尾巴的後代,這個姊弟卻還是無法抵抗情慾的衝動,有如第一代即便是表姊弟關係仍然不顧一切的結婚,但結局卻不如故事的開始,真的產下了豬尾巴的後代並也無法存活,象徵了整個家族的殞落。

“Before reaching the final line, however, he had already understood that he would never leave that room, for it was foreseen that the city of mirrors (or mirages) would be wiped out by the wind and exiled from the memory of men at the precise moment when Aureliano Babilonia would finish deciphering the parchments, and that everything written on them was unrepeatable since time immemorial and forever more, because races condemned to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did not have a second opportunity on earth.”

我請GPT幫我找找英文翻譯的最後一段,當奧雷里亞諾.巴比隆尼亞看著預言的羊皮紙,發現原來家族的一切早已被預言寫入羊皮紙中,而這一切終將讓他獨自在這個房間中承擔,而城市也將會被毀滅,英文是用”Solitude”這個字,更強烈的有種宿命感,如果一切終將如預言般發生,那還會有別的選擇嗎?
#阿崴閱讀
#百年孤寂
#不算好讀但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