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端墜入石器時代:我在台企蓋了31個章的那一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外商工作十幾年,沒打過卡、沒蓋過章。直到中間我轉換到台企,徹地感受到不用出國也能體會海嘯般的文化衝擊,其中一件讓我驚呆的是“蓋章文化”。當時我剛從一家財星世界500強的外商跳槽到台灣本土企業,為此我做了許多事前心理建設 - 我堅定地告訴自己來這裡是為了尋求更多的自我實現,我眼光要看得遠看得深,才不要被那些外商員工習以為常的“身外之物”所迷惑住了呢。


報到第一天懷抱著雄心壯志進辦公室,還沉浸在新環境的興奮中,面對那些顯而易見的差異總能正面思考 - 辦公椅有點不夠人體工學沒關係,買一張日本Style Premium椅墊即可創造出一方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沒有咖啡機奶泡機沒關係,樓下咖啡店選擇很多順便走走路有益健康;沒有源源不絕的零食沒關係,人到中年恰巧要做體重控制;窗外風景不夠美麗沒關係,反正工作常常要出差;沒有升降辦公桌沒關係,每五十分鐘離開座位動動身體更健康;心想,這一切的一切都嚇唬不了我的,早就在我的預料之中~!!


沒想到,真正的文化衝擊,發生在月底。同事給了一個 Excel 表格給我,上面密密麻麻地列出了一整個月的日曆欄位,然後淡淡地說:「這是你的出勤表,要自己填每天的上班時間、下班時間、休假日,然後……每天都要蓋章。記得是『每天』喔。」


我呆住了。


「所以……這個月有31天,我就要蓋31個章?」


她笑了笑,點頭:「對啊,為了配合勞基法查核,這是標準流程啦~」

當我手拿印章,一個一個在格子上蓋章時,我彷彿不是在上班,而是在參加什麼奇怪的古老儀式。腦海中閃過我在外商工作的畫面 - 開放式空間裡大家自由彈性辦公,手裡拿的是咖啡,不是印泥;電腦裡是雲端系統,不是手上的Excel 表格。


那一刻,我真的有種「從AI時代穿越回摩登原始人時代」的錯覺。


我忍不住想:為什麼同樣是在台灣經營的企業、面對同一部勞基法,外商可以做到無紙化、數位化,台企卻還停留在紙本+蓋章的世界??原來不用每個月填寫出勤表蓋31個章是種幸福。在外商的幾千個日子,根本不會覺得原來不打卡的無紙化考勤管理有多值得欣慰,這世上沒有所謂“天經地義的應該如此”,顯然是人在福中不知福啊。我在職場繼續修行著。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卷兔 x Luna的沙龍
1會員
5內容數
《職場·療心相談·藝術·小劇場》 我們陪你走過工作與生活裡的孤單、喜悅、疲憊與成長。 卷兔,白領主管,20+年大型外商/台灣上市公司經驗,曾旅外工作,MBA+心理學背景,熱愛說故事。 Luna ,和紙筆一起生活和工作的藝術及療育工作者,擅長啟發式美術教育及視覺創作,能夠把故事變成一幅幅動人的圖畫。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如果上回寫了太多職場黑暗面,我想在此致歉,不是每一家投信或投顧公司都這麼可怕,各位還是要自行研判,多方打聽比較。我也不是完人,也做了一些我自己都覺得後悔的事,分享職場上的所見所聞,事過境遷,人事已非,或許現在看得更清楚,用血淚換來的真實告白,分享給就算不是在金融業,也可能會有相同遭遇的你。
Thumbnail
如果上回寫了太多職場黑暗面,我想在此致歉,不是每一家投信或投顧公司都這麼可怕,各位還是要自行研判,多方打聽比較。我也不是完人,也做了一些我自己都覺得後悔的事,分享職場上的所見所聞,事過境遷,人事已非,或許現在看得更清楚,用血淚換來的真實告白,分享給就算不是在金融業,也可能會有相同遭遇的你。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透過內部轉調找到國外工作的真實故事。分享多次嘗試和文化挑戰後,終於在海外職場站穩腳步的經驗
Thumbnail
透過內部轉調找到國外工作的真實故事。分享多次嘗試和文化挑戰後,終於在海外職場站穩腳步的經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臺灣一家國際企業擔任櫃檯工作的經歷,以及她如何通過負責公司外籍人士的出差安排,學習了英文並與外籍同事成為朋友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臺灣一家國際企業擔任櫃檯工作的經歷,以及她如何通過負責公司外籍人士的出差安排,學習了英文並與外籍同事成為朋友的故事。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今天要說的是我在前公司砸鍋的故事。 前公司是軟體公司,我在那邊擔任前端工程師,負責維護公司後台網頁的介面跟資料串接。 先交代一下故事背景:
Thumbnail
今天要說的是我在前公司砸鍋的故事。 前公司是軟體公司,我在那邊擔任前端工程師,負責維護公司後台網頁的介面跟資料串接。 先交代一下故事背景:
Thumbnail
朋友在赫赫有名的外商工作,我很羨慕她,歷代頂頭上司儼然聯合國,然清一色均能以中文溝通。中文雖然不到傑出的程度,基本的言說或閱讀暢行無阻。 朋友反倒覺得,這有甚麼好羨慕?要管理台灣市場,找一個會說中文的老闆,本就天經地義。不但減少很多磨合成本,又能快速取信於各方利害關係人。
Thumbnail
朋友在赫赫有名的外商工作,我很羨慕她,歷代頂頭上司儼然聯合國,然清一色均能以中文溝通。中文雖然不到傑出的程度,基本的言說或閱讀暢行無阻。 朋友反倒覺得,這有甚麼好羨慕?要管理台灣市場,找一個會說中文的老闆,本就天經地義。不但減少很多磨合成本,又能快速取信於各方利害關係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