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校長第一年的開學日,讓導師整整忙了四節,問行政為何要這麼久?結果列出一大串清單:服儀檢查、排隊形、排座位、選幹部、分配掃除工作、領教科書、領掃具、開學典禮........
這種「行政本位」的思考,就是傳統的定價策略:先算自己的成本與利潤,再決定售價;價錢也許合理,但市場不一定接受。
豐田汽車當年要在臺灣上市時,是直接以市場能接受的價格為售價,再不斷向內持續改善、降低成本,從虧損到獲利。
所以團隊開始思考,如果我們自己當導師,可以接受幾節?最後是以一節為底線,開始反推哪些流程可以省略、簡化或改變方式?
能當老師都是很強的,團隊提出的改善方案令人驚訝,最後連掃具、教科書的發放都改成前一天「宅配」到教室。
「豐田定價策略」其實就是「顧客導向」,幫助我很多,持續改善的結果,最後是始業和結業都只讓導師忙20分鐘。
最重要的是,這是行政主動改善,不是被老師抗議才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