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xford EMI Training 懶人包分享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EMI課程設計應考量學生使用非母語英語學習專業知識的情況,因此提供語言練習的機會至關重要。為了促進學習成效,應避免一味地講授式教學,多創造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機會。因此培訓課程推薦TPS(Think-Pair-Share)、IRF(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以及分組時指派Spokesperson(發言人)和Scribe(記錄員,用Padlet或指定工具記錄)等方式,無論大小班情境都好用!課程五天循序漸進,Day 1聚焦語言基礎與國際化、Day 2教互動與SDGs、Day 3講思考技能、Day 4-5實操微型教學同儕互觀及回饋。以下整理懶人包:

🔷語言策略類:讓英文簡單又清楚

EMI核心是讓學生聽懂,語言要調到B1-C1程度,AI工具幫大忙:

  • Stresses & Pauses:在講述時,對關鍵詞進行語氣加重(stress),並在句子間停頓2到3秒(pauses)。特別是在介紹重要概念時,透過語氣強調和放慢速度,幫助學生意識到這部分是重點,需要特別注意聆聽。
  • Wait Time:提問後等待5到10秒,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有助提升回答的深度與品質。
  • 適合學生程度的英文:無論老師多專業、英文多流利,只要學生聽不懂,就無法真正達到知識傳遞的功能。因此,教師在EMI課程中應注意且刻意使用學生能理解的語言。用簡單、明確的語言,才能幫助學生把內容「聽進去、學起來」。
  • AI工具輔助語言:當教師或學生對某些專業詞彙的發音感到不確定時,可以善用 AI 工具協助發音與語感練習。例如,YouGlish 可搜尋 YouTube 影片中的實際用法與發音,幫助確認說法正確;Natural Readers 則能讓 AI 幫忙朗讀教材,不僅有助於學生練習聽力,也能強化正確的語音輸出。

🔷教學策略類:從被動聽課到主動參與

EMI要讓學生用英語輸出,訓練自主學習,這些技巧超實用:

  • 把部分學習教材搬到課外,且務必搭配任務:課外的預習或複習教材一定要搭配明確的學習任務,才能真正發揮效用。根據我的自身經驗,任務不必複雜,像是請學生簡單列出他們覺得自學教材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很好的起點。這樣不但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也讓課堂討論更聚焦、更深入。
  • TPS (Think-Pair-Share):個人思考(Think)、小組討論(Pair)、彼此分享(Share),若以小組形式進行,可由組內自行指派一位 Spokesperson 向全班分享(Share)。通常這位Spokesperson會是語言表達能力較好的學生,即使他未必是對學科內容理解最深入的那位,這樣的安排反而能促進同儕間的知識補位與傳遞。對於害羞學生來說,小組先練習再分享,有助於建立信心;而 2-3 人的小組方式,也非常適合在大班教學中操作。
  • IRF (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講師提問(Initiation)、學生回答(Response)、以及講師回饋(Feedback)三個階段。IR部分可以靈活結合 TPS(Think-Pair-Share)策略,讓學生在小組中先練習再回答。此外,IRF 並不是固定的一問一答一回饋結構,實務上往往會有多次 I-R 的循環(例如 IRRRR 或 IR–IR–IR),最後再統一給予回饋(F),這樣更能幫助學生釐清觀念、逐步修正理解。
  • Information Gap (Jigsaw):將教材拆分成不同部分,由各組學生分工負責各自的一部分內容,最後透過小組分享,將資訊拼湊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這樣的安排不僅能有效降低每位學生需要獨立處理全部內容的認知負荷,也同時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語言輸出與同儕間的學習支持。

🔷課堂操作策略類:小技巧讓教室活起來

  • 事先了解學生能力與文化組成:開學第一、二週,可透過 Google 表單讓 EMI 班學生自評各項英語能力等級(利用 CEFR 自評表),同時收集學生的國籍與文化背景等資訊。這些資料有助教師依據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文化背景進行差異化分組,促進同儕間的能力互補與文化交流。
  • 遠離回答學生(全班聽清楚術):學生回答或分享時,教師可以站離回答學生比較遠的地方,讓學生必須放大音量說,確保全班都聽得見。
  • 計時策略(Teacher Time):設定時間(set)並提醒剩餘時間(remind),但不用死守計時器。若討論有深度,教師可用“Teacher time”延長(5分鐘變7分鐘)。筆記:觀察學生反應,靈活調整最重要。
  • 教師筆記:TPS或小組討論時,教師“hover”於各組間,記錄學生討論重點,並將重點打在螢幕上或總結出來,讓學生知道教師有在聽,而非純粹“hover”。教師“hover”於各組間,應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太靠近導致學生停止討論或看向教師,失去自行發想的意義),若發現學生討論偏軌,再適時介入引導。
  • 融入國際學生:若班上有國際生,分散到各組,避免同國籍聚堆;討論議題包含分享來自文化的現象或情境,讓他們分享獨特視角,促進跨文化交流。

🔷提問策略類:用問題點燃學生思考

提問是EMI互動關鍵,課程教我們用高階問題讓學生腦力全開:

  • HOT (Higher Order Thinking) Questions:用Bloom’s Taxonomy問高階問題,如“What if...?”或“How would you test...?”,促進學生分析、評估、創造,而不只記住或提取事實(recall)即LOT(lower order thinking)的問題。筆記:假設問題點燃思考火花,修辭問題不求答但促反思!
  • 開放與高階問題:課程引用Aschner(1961):「教師是專業問題製造者」,透過精心設計的問題驅動學習,特別在非母語環境中促進語言與認知雙重發展。閉合問題(closed questions)只求事實來確認理解,開放/HOT問題鼓勵學生表達意見、推測或創造,激發深入思考。

🔷回饋策略類:讓學生從回饋中成長

給回饋是EMI教學關鍵,課程教我們用三明治技巧讓學生學得更深:

  • 三明治技巧:先點出具體正向內容(“你的例子很清晰,顯示理解”),再指出可調整處及具體建議(“可加入更多證據,試試引用文獻”),最後用正向話語結尾(“繼續保持,進步空間很大!”)。
  • 互評與Padlet:讓Scribe用Padlet記錄,甚至進行小組互評,Spokesperson分享。筆記:這讓學生學會給建設性意見。
  • IRF循環的F:IRF的F引導思考,如問“How can you improve this idea?”,若是已有固定答案,教師甚至可不用口頭講,直接在簡報上展示答案,給學生時間閱讀簡報(reading time),自行對照反思。

🔷教學科技工具類:Smart教學神器

課程教科技工具,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生成適當程度的教材:

  • Padlet:小組討論神器,Scribe匿名記錄,甚至同儕互評,Spokesperson分享。筆記:TPS後用類似Padlet的平臺蒐集意見留下紀錄。
  • AI工具:利用 ChatGPT 生成符合學生英語水平(如 B1 級)的教材,透過簡化語言,讓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理解程度。

結語:EMI 策略分享,打造互動與學習兼得的課堂

本文將培訓內容歸納為六大類環環相扣的策略,從語言(基礎)、互動(參與)、操作(實務)、思考(高階)、回饋(精進)到科技(效能化),層層遞進,協助 EMI 教師更有效帶領非母語學生在 EMI 環境中學習,逐步打造優質且高效的國際化教室。

語言策略奠定清晰溝通基礎;教學策略透過 TPS、IRF、Jigsaw 等方法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操作策略結合 Teacher Time 與教師筆記,提升教學流程的順暢與效率;提問策略以高階思維問題(HOT)激發深度思考;回饋策略運用三明治技巧,引導具體調整;科技工具則提升教與學的效率,有效記錄學習歷程,並支持個別化需求。

raw-image

張維珊(Kimberly Chang)博士後研究員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雙語教育推動辦公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科雙語酷酷集團
2會員
12內容數
配合國家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教育部自110學年度起推動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簡稱BEST計畫)。臺科大於第二階段(112-114學年度)起獲重點培育學校,配合本計畫之規定成立校級專責單位。
2025/05/28
此次工作坊是與傅爾布萊特基金會(Fulbright Foundation)合作的第三場主題講座「 Assessment Applications: Using Evaluations to Inform Teaching」。
Thumbnail
2025/05/28
此次工作坊是與傅爾布萊特基金會(Fulbright Foundation)合作的第三場主題講座「 Assessment Applications: Using Evaluations to Inform Teaching」。
Thumbnail
2025/05/15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雙語教育推動辦公室與傅爾布萊特學術交流基金會合辦的第二場講座,是由 Kelley McArthur Bodwell 顧問主講「Classroom interaction: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the Four Skills」
Thumbnail
2025/05/15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雙語教育推動辦公室與傅爾布萊特學術交流基金會合辦的第二場講座,是由 Kelley McArthur Bodwell 顧問主講「Classroom interaction: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the Four Skills」
Thumbnail
2025/05/02
#臺科大 #雙語教育政策 #教師講座 把課程變好吃的披薩──如何善用LMS進行教學設計 想
Thumbnail
2025/05/02
#臺科大 #雙語教育政策 #教師講座 把課程變好吃的披薩──如何善用LMS進行教學設計 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昨天看到一位家長的提問(她問及英語學習平台很多,不知如何篩選),以下是我給她的建議 : 從「教師」和「平臺」兩方面來考慮 ...
Thumbnail
昨天看到一位家長的提問(她問及英語學習平台很多,不知如何篩選),以下是我給她的建議 : 從「教師」和「平臺」兩方面來考慮 ...
Thumbnail
EF HELLO聊天學英文!聽力、口說、文法、單字、閱讀一個軟體搞定!實用課程庫包含現實生活實用英文主題/發音練習:個人化和有針對性的發音練習,幫你改善自己的發音弱點/單字練習/複習答題記錄/學習筆記。
Thumbnail
EF HELLO聊天學英文!聽力、口說、文法、單字、閱讀一個軟體搞定!實用課程庫包含現實生活實用英文主題/發音練習:個人化和有針對性的發音練習,幫你改善自己的發音弱點/單字練習/複習答題記錄/學習筆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雙語教育研討會主題論壇的整理,邀請各位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人憶起參與討論。 EMI課程的實施,對於專業科目教師和英文教師所面臨的挑戰與需求有哪些? EMI教學環境中學生在EMI課堂中的需求、教師的雙重角色該如何調適? 教師在幫助學生語言學習或專業知識理解時,又需要什麼協助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雙語教育研討會主題論壇的整理,邀請各位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人憶起參與討論。 EMI課程的實施,對於專業科目教師和英文教師所面臨的挑戰與需求有哪些? EMI教學環境中學生在EMI課堂中的需求、教師的雙重角色該如何調適? 教師在幫助學生語言學習或專業知識理解時,又需要什麼協助呢?
Thumbnail
上課學英文已不再是唯一的選擇,越來越多的活動和媒體平臺提供豐富的英語學習方式。從廣播、YouTube到各種社會教育活動,都成為了快樂學英文的途徑。本文介紹了這些新興英語學習的方式,以及部分相關活動的詳細規劃。
Thumbnail
上課學英文已不再是唯一的選擇,越來越多的活動和媒體平臺提供豐富的英語學習方式。從廣播、YouTube到各種社會教育活動,都成為了快樂學英文的途徑。本文介紹了這些新興英語學習的方式,以及部分相關活動的詳細規劃。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化的年代,線上平台已成為提升語言能力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同的線上學習資源可以根據學生的程度提供全方位的學習體驗。透過如沙田DSE補習社和大埔DSE補習社這種線上平台,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沙田DSE補習老師或大埔DSE補習老師,並在他們的指引下進行沙田D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化的年代,線上平台已成為提升語言能力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同的線上學習資源可以根據學生的程度提供全方位的學習體驗。透過如沙田DSE補習社和大埔DSE補習社這種線上平台,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沙田DSE補習老師或大埔DSE補習老師,並在他們的指引下進行沙田D
Thumbnail
在全球化的時代,英語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線上英語補習的受歡迎程度日益增加,因其便利性、可接觸性和個人化學習的特點。本文介紹了線上英語補習的興起,教學平臺概覽,選擇適合的導師,評價以及使用輔助學習工具。最終鼓勵學習者優化線上學習體驗。
Thumbnail
在全球化的時代,英語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線上英語補習的受歡迎程度日益增加,因其便利性、可接觸性和個人化學習的特點。本文介紹了線上英語補習的興起,教學平臺概覽,選擇適合的導師,評價以及使用輔助學習工具。最終鼓勵學習者優化線上學習體驗。
Thumbnail
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於線上補習來說至關重要。在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影響學習的因素,設定學習目標的重要性以及提供了減少干擾、創造愉快學習策略等實用建議。最後,文章也推薦了AmazingTalker在提供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以及個人化的學習計畫方面的優勢。
Thumbnail
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於線上補習來說至關重要。在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影響學習的因素,設定學習目標的重要性以及提供了減少干擾、創造愉快學習策略等實用建議。最後,文章也推薦了AmazingTalker在提供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以及個人化的學習計畫方面的優勢。
Thumbnail
把英文學好或學習一門外語應該是不少人2024的新年新希望,最年來線上課程飛速成長,各式線上外語課程百花齊放,不少網紅英語教師其預錄語言課程動輒 4000~6000元起跳,課程時數平均落在 6~10 小時不等。這些課程必須說說從課程準備、錄影質感也不得不承認非常用心,也投入不少成本。但以一位前線上教學
Thumbnail
把英文學好或學習一門外語應該是不少人2024的新年新希望,最年來線上課程飛速成長,各式線上外語課程百花齊放,不少網紅英語教師其預錄語言課程動輒 4000~6000元起跳,課程時數平均落在 6~10 小時不等。這些課程必須說說從課程準備、錄影質感也不得不承認非常用心,也投入不少成本。但以一位前線上教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