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打開這本書,
封面就讓人忍不住笑出來。一顆青椒,長著紅嘟嘟的嘴巴,
很有氣勢的站在餐桌中央。
他的眼神有點警戒,好像下一秒就要高喊:
「今天誰都別想動我!」
周圍的番茄、胡蘿蔔、茄子都乖乖安靜,
只有他站著,一副非要出頭的模樣。
他想告訴你的是,
這不是一般的蔬菜繪本,
一場幽默的英雄劇即將開演。

🫑翻開書,
場景仍舊是尋常的廚房,
媽媽準備著午餐,
桌上擺著各式各樣的食材。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家裡上演。
但就在這個「平凡」的時刻,
傳來一個聲音:「該不會要切我吧?」
讀到這裡,可能會愣住,
發出聲音的是那顆青椒。
他睜著大眼,縮在菜籃旁邊,
滿臉驚恐,語氣卻很堅定。
媽媽一臉淡定,帶點無奈,
似乎在想:
「原來今天還得應付一顆會講話的青椒。」
這就是搞笑的開始,一場廚房裡的日常,
突然被硬生生換成戲劇的舞臺

🫑青椒被放到砧板上,
那是他和命運最接近的一刻。
橘色的砧板像是個舞臺,
青椒舉起小手,拼命喊著「不、不、不!」,
紅嘴巴張到極致,眼神裡有慌張,
也有點要哭不哭的感覺。
他甚至開始辯解:
「冰箱裡不是還有其他形狀像青椒,
但顏色更鮮豔的蔬菜嗎?那些應該更好吃吧!」
這樣的台詞讓人笑出聲,
因為不就是大家最擅長的推託方式嗎?
「為什麼要我去?別人也可以啊!」。
於是,青椒成了我們的鏡子。
誰沒在生活裡,為了逃避某件難事,
而努力找過各種看似合理的理由呢?

🫑然而,光靠哀求是不夠的,
於是青椒開始演起來了,
在下一個跨頁裡,他披上紅披風,
化身「青椒超人」。
背景換成亮黃與天空藍的強烈色塊,
他宣稱自己是超人和奧特曼的夥伴,
更是地球的守護者。
讀到這裡,我忍不住噴笑,
前一秒還在哭喊,
下一秒居然成了救世英雄,
這顆青椒的戲路比誰都廣。
🫑趣味之處就在於此,
當一個角色完全沒有資源可抵抗現實,
最能做的,就是進入幻想,
把自己抬高到一個誰也無法否認的高度。
那句「我是青椒超人!」
其實有點心酸,
卻又讓人感受到一種莫名的力量。

但青椒顯然不滿足於只在腦海裡當英雄,
很快,他登上真正的舞臺。
下一個畫面中,他背對觀眾,
聚光燈打下來,滿場的蔬菜都抬頭看著他。
他開始上演一場單口相聲,
彷彿拼命想說服大家,
自己不是隨便一顆能被切掉的青椒,
而是一個有存在理由的「人物」。
這一幕讓我想到我們常見的場景,
一個人站上講臺,
明知道底下的聽眾不一定買單,
還是要努力講出自己的價值。
那種「明知不一定有用,還是要拼一把」的堅持,
就是青椒此刻的模樣。
🫑青椒超人最後為了晚餐壯烈犧牲了嗎?
答案當然還是在繪本裡。
青椒簡直就是那種「為了求生」,
什麼招都敢用的「蔬菜」,
不管是演戲、搞笑、還是自封超人,
他都願意努力嘗試。
笑點背後帶著一種荒謬的真實感,
生活裡的我們,不也是如此嗎?
當局面難以改變,
我們開始搞笑、表演,
甚至裝作輕鬆,來遮掩內心的不安。
🫑柴田啓子的厲害之處,
就在於這些「舞臺感」的轉換。
她不斷替青椒換場景,
從廚房到砧板,從城市天空到舞臺聚光燈。
每一個場景都誇張,卻又能引起共鳴。
我們一邊笑,一邊會想起自己,
我們是不是也曾在會議上,
明知道沒人要聽,還是硬著頭皮講完簡報?
是不是也曾在生活裡,
幻想自己是超人,才能撐過那些無力的時刻?
🫑從封面到內頁,
其實講的不只是「一顆不想被切的青椒」,
而是「當命運的刀舉起時,
我們還能怎麼抵抗」。
孩子會笑著讀,因為青椒超人實在太鬧;
大人則會在笑聲之後,
感覺到一絲心酸和勇氣。
因為我們都知道,
現實也許不會因為辯解或幻想而改變,
但這些「抵抗」本身,就是存在的證明。
🫑這本繪本最迷人的地方,
在於它把一個日常的討厭食材,
變成一個可以引人發笑、引人思考的角色。
幽默不是逃避,
而是面對困境的一種反擊方式。
當你再拿起刀準備切青椒時,
也許會突然想起,
那顆小傢伙可能正在心裡喊:
「你不會要切我吧?」
然後,你會忍不住笑出來。
寫到這裡,我保證,
我這個月不吃青椒!
(本來就不敢吃啊🤣)
《家有青椒超人》
作者|川之上英子.健
繪圖|柴田啓子
翻譯|吳怡文
出版|采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