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佛陀在成佛之前,無數劫中不斷行菩薩道,以無畏布施與大悲誓願,成就無上菩提。《虛空淨王本生》即是其中一段動人心弦的故事,展現菩薩為眾生捨身命財,乃至國土、妻子、肢體的究竟大悲行。

菩薩布施
大士們修無上菩提行時,會忽略自己的一切利益、發願利他並佈施無盡。
據說,往昔佛陀為菩薩時,曾在「善等蓋」劫投胎為「盧婆羅國」的轉輪聖王「虛空淨」。讚曰:王滅帝釋敵,修無量大力,
增上身圓德,侯臣皆恭謹,
臣服行王法,心隨十善道,
王所御臣民,實為有福人。
但是,盧婆羅國的百姓們大多貪婪不已,虛空淨王為了滿足他們、便時常打開寶庫,將庫藏的各種珍寶賜予他們。
使國中的貧民與乞丐都擁有金、銀、琉璃、頗梨、錢貨、青琉璃珠、大青琉璃、火珠摩尼等等各種無盡的珠寶。
某日,虛空淨王詢問大臣:「如是珍寶從何處生?」大臣回答:「是諸龍王之所示現,雖有此寶惟供聖王,不能廣及如是乞者。」虛空淨王便立刻發願:
「若我未來於五濁中厚重煩惱人壽百歲,必定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願成就得己利者。作大龍王示現種種珍寶之藏,於此選擇諸惡世界,在在處處四天下中,於一一天下七返受身。
「一一身中示現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等珍寶之藏,一一寶藏縱廣正等一千由旬,各各充滿種種珍寶,如上所說給施眾生。如我在此一世界中精勤用意,如是次第遍十方如恒河沙等五濁惡世無佛國土,於一一佛土一一天下,七返受身。」
他發誓之後,空中突然出現千萬億天神,並撒下各種花瓣之雨讚嘆:「善哉善哉一切布施,汝今已得如心所願。」天人們的讚嘆被當時許多世人聽到。
他們心想:「天人都稱讚我們的國王為『一切施』,我們應向大王乞討難以布施的貴重之物:倘若他能布施一切、才當得起『一切施』這個名字。」
某些人便來向虛空淨王乞討王子和王妃,作為僕人,結果虛空淨王毫不猶豫地割捨了愛子、王妃和各種珠寶首飾給來乞者。
嗣後,有一位名叫青光明的外道徒想得到王權,便來乞求虛空淨王:「大王若是一切施者,唯願施我此閻浮提。」結果虛空淨王非常喜悅,他親自為青光明灌頂、扶持他繼位統御天下,並發誓:
「如我以此閻浮提施,是因緣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願成就得己利者:是閻浮提所有人民,皆當承順奉敬此人以為王者。復令此人壽命無量作轉輪王,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當與授記一生當得補佛之處。」
嗣後,又有一位「盧志」婆羅門來向虛空淨王乞討雙足,虛空淨王毫不猶豫地斬斷雙足贈送給對方,然後慈悲發誓:「願我來世具足當得無上戒足!」
然後,又有位有位「牙」婆羅門來向虛空淨王乞索雙眼,大王也即刻挑去雙眼送給對方,然後發願:「願我來世當得具足無上五眼!」
不久後,又來了一位「淨堅牢」婆羅門來向虛空淨王乞求雙耳,大王也即刻佈施割下雙耳佈施,並發願:「願我來世當得具足無上智耳!」
虛空淨菩薩因上述的佈施事蹟名揚天下之際,有一位「想」外道徒來向虛空淨王乞求生殖器,大王滿足他的願望後發願:「願我來世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馬藏相。」
不久後,又有一位「蜜味」婆羅門來向虛空淨王乞討雙手,大王便用右手斬斷左手後、要求對方再割掉自己的右手,最後喜悅地發願:「願我來世具足當得無上信手!」
讚曰:王斷身蓮海,肢體諸蓮葉,
諸根花蕊等,慈海浪所漂,
流出紅檀血,波濤無間斷,
割身雖極痛,大智能堪忍,
勇降慈悲河,苦痛懼逃離。
慈弓拉施箭,精進力促使,
射擊魔王心,痛苦剎那滅。
虛空淨菩薩如此毫不吝嗇地布施社稷和自己的身體,最後只剩下殘軀,但鄰國的王臣百姓都對他的行為毫無同理和讚嘆,反而口耳相傳:
「咄哉愚人!如何自割身體支節?令諸自在一旦衰滅,其餘肉摶復何所直?」然後就將他的殘軀丟到郊外的墓園。
虛空淨菩薩殘軀散發出的血腥味,引來許多蒼蠅、野狗、狐貍、烏鴉、禿鷹等,牠們啃食著虛空淨菩薩的身體時,菩薩心想:「如我捨於一切自在及諸支節,乃至一念不生瞋恚、及悔恨心。
「若我所願成就得己利者,當令此身作大肉山。有諸飲血噉肉眾生,悉來至此隨意飲噉。」
菩薩的願力,讓自己的殘軀瞬間變成一座大肉山,流出的血則變成如恆河一般流之不盡的大河,滿足所有來飲血食肉的動物。
他如此佈施己身長達一千年,讓所有善神驚訝不已,虛空淨菩薩用上述的各種方式,引導無量生靈真實地走上三乘之道。
為什麼要介紹這個本生?這是為了彰顯菩薩的大慈悲願和大佈施力無量無邊,故佛陀功德值得讚譽,讀者更應發起信心。
菩薩本生鬘之虛空淨王本生第七十九終
故事重點整理
- 虛空淨王 —— 前世佛陀化身,轉輪聖王。
- 無盡布施 —— 為滿足百姓,打開寶庫,散施無量珍寶。
- 超越凡情 —— 不僅布施財寶,更布施王位、王妃、子嗣,乃至自身的雙足、雙眼、雙耳、雙手與身體。
- 無悔無恨 —— 在被眾人誤解譏笑時,仍然不生瞋心,反而發願以殘軀化為肉山、血河,普濟眾生與野獸。
- 大願發起 —— 一切布施皆以願力導向佛果,發誓於未來得無上菩提,成就五眼、智耳、戒足、信手等佛德。
- 菩薩精神 —— 彰顯無畏與堅忍,雖痛苦,仍以慈悲化為甘露,濟度無量眾生。
結語
虛空淨王的故事告訴我們:菩薩的偉大不在於獲得什麼,而在於願意無條件「捨」──捨去財富、權位、親愛、乃至自己的身體。這種捨離不是愚行,而是以究竟慈悲與智慧為根本,將痛苦轉為眾生的利益。佛陀成就的功德,正是累世如此「無我利他」的行持所累積而成。我們讀到此故事,不僅是讚歎,更應學習在日常中實踐布施與慈悲。
-願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