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西門町月琴新勢力:王永慶的「Why not?」文化實驗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在台北西門町,一處充滿流行文化與觀光人潮交會的場域,有一間名字帶點詩意與幽默的空間—南希的美好人聲自媒工坊。這裡不是什麼傳統音樂教室,也不是標榜「原汁原味」的傳統表演團隊,而是王永慶口中的「創意實驗室」,一間從自媒體創業轉型為新創藝術公司的基地。王永慶,人稱王董,正是這間工坊的創辦人,一位用月琴講故事、講文化,也講人生的表演藝術家。


 

▎「文化不等於傳統」:一場思維的搖滾革命

在訪談一開始,王永慶語氣平和但語速飛快,彷彿按下錄音鍵那一刻,他就切換成了月琴上的即興演奏者,思緒如音符般湧現。

「什麼東西不等於傳統?文化不等於傳統。」

文化是什麼?是生活的精華,是創意的累積,是不斷演進的過程。

他用篤定又帶點玩味的語氣一再強調:文化不是只能守著過去走,它必須與時俱進、向外拓展。而藝術,正是這種演進的最佳載體。

他說,彈奏月琴的初心,從來不是要回到一個某種「古意盎然」的場景。他更想做的是,用這把來自古代、卻極具彈性的樂器,講述屬於現在、甚至未來的故事。

 

raw-image


▎月琴,可以搖滾,可以K-POP,可以Doraemon

王永慶的演出經常讓人驚訝。「你竟然可以用月琴彈《Doraemon》?」訪問中我脫口而出。

「為什麼不?」他笑了,「我不是在想為什麼要彈,而是想為什麼不。Why not?

這個簡單卻富含哲理的「Why not」幾乎成了他的創作信仰。不被侷限的態度、任性的音樂實驗、對「玩」的尊重與熱情,讓月琴在他手中變得不再只是恆春民謠的載體,而是能演繹Beatles、法國香頌、甚至K-POP節奏的全方位樂器。

 

▎「傳統是美學的基礎,但不是創意的天花板」

說起月琴的歷史,王永慶如數家珍。從先秦時期的彈撥樂器、到西域傳入的琵琶演化、再到中國古代「阮」的命名,他娓娓道來的每一段歷史,都透露出對樂器根源的尊重。

「傳統的東西一定要學,那是美學基礎。」

「但是,如果你學這些只是複製貼上,而不大膽向外拓展的話,那就太可惜了。」

他認為,「創新不是要對抗傳統,而是建立在傳統的根基上發展」。他喜歡引用古人,也不排斥現代語境,「就像搖滾樂,從一堆噪音開始,後來變成金屬樂、工業搖滾,現在看來很潮,但其實也是從不被接受到成為主流。」

 

raw-image



▎梅蘭芳與布雷希特:一場藝術的東西交流

在王永慶眼中,藝術不是單一國族的文化遺產,而是跨時空、跨文化不斷碰撞融合的結果。他提到京劇大師梅蘭芳受到俄羅斯戲劇影響,進而啟發德國戲劇家布雷希特創立「疏離效果」理論。

「布雷希特看到梅蘭芳的表演,驚為天人,他不是沉浸在角色裡,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看表演,這才是真正的藝術。」

他強調,藝術從來不是單向流動的,而是「你影響我,我影響你」的共鳴與激盪。而這也是他玩音樂的方式用月琴去「play」世界

 

▎Play,不是「演奏」,是「玩」

王永慶說,在西方語境中,「play」音樂是「玩」音樂,不是「演」音樂、不是「操」音樂。那是一種輕鬆、自然、靈活甚至是隨性的姿態。

「我們不需要給每一件事都賦予使命感,不需要老是問『為什麼?』你問我為什麼要彈K-POP?我問你為什麼不?Why not。」

這樣的語言,帶有一種反身的自由,也充滿一種創作者的浪漫與放膽。

 

raw-image


▎現場定目演出:月琴走進觀光人潮

王永慶未來的計畫,是讓月琴走入更現代的展演空間。他預計在西門町推行「定目劇」模式,像歌舞伎一樣,固定時間演出固定節目,讓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或在地年輕人,能夠自然地接觸到台灣文化與音樂。

「你說K-POP潮?我們也可以潮,只要你願意嘗試。」

目前他正在各地巡演,包括9月6日北投、9月21日萬華剝皮寮的表演,都是讓大家看見月琴「不只是月琴」的機會。

 

▎月琴,講的不只是音樂,而是人

在節目的尾聲,我問他,這麼忙,為什麼還要做新媒體、做網路節目、還要創業?

「不用問為什麼。你只要看到『新』這個字,就知道它不會一成不變。」

它充滿了荊棘、冒險、挫敗、重來……這就叫『新』。」

對王永慶而言,「新」不是口號,而是生活本身。他把月琴帶入「新」的舞台、新的媒體、新的語境裡,也將文化推向未來的樣貌。而這一切的起點,不是因為「我一定要怎樣」,而只是因為:


「Why not?」

 

▎後記|藝術可以很酷,也可以很好玩

王永慶的語氣裡總是帶著輕鬆的玩笑,但那分玩笑背後,藏著的是對文化與創意最深層的尊重。他不執著傳統的外殼,卻極力保存傳統的內涵;他不刻意創新,但總能創出驚喜。王永慶與月琴的故事,正在用「Why not」的精神,奏出一曲屬於當代台灣的文化即興曲

  🎬藝術家的相關歷程:

南希的美好人聲創辦人 河岸留言行政總監 蔣勳吳哥之美節目企製 殷瑗小聚節目企劃 樂事美聲錄節目企劃主持

🪕 延伸關注

  • Facebook粉專:月琴好好玩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9UDJt8NGN/?mibextid=wwXIfr
  • 南希的美好人聲自媒工坊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CeiF5j4ZQ/?mibextid=wwXIfr
  • 9/6 北投場演出
  • 9/21 剝皮寮表演
  • https://www.beitouplumgarden.taipei/eventCT.aspx?id=2235
  • 地點:西門町定目劇場 積極籌備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希不設限書房
8會員
27內容數
南希主持《不設限自媒書房》,走過影視、新聞與藝文現場,戲劇學碩士出身,喜歡紐約的百老匯、外百老匯與現代舞的自由氣息。熱愛藝術的奔放,也關注心靈、人際、創業與生活美感。最愛吳爾芙的一句話:「人不該是插在花瓶裡的靜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的韻律。」不設限,就是南希的生命風格。
南希不設限書房的其他內容
2025/08/30
擁有二十年新聞資歷的吳安安,從社會線記者轉戰健身工廠公關經理,分享她如何將新聞專業轉化為公關實力,以及在危機處理中展現的果斷與誠信,帶領品牌建立信任。
Thumbnail
2025/08/30
擁有二十年新聞資歷的吳安安,從社會線記者轉戰健身工廠公關經理,分享她如何將新聞專業轉化為公關實力,以及在危機處理中展現的果斷與誠信,帶領品牌建立信任。
Thumbnail
2025/08/29
本文探討企業在新媒體時代應將自身視為媒體經營者,持續輸出內容,與顧客建立長期互動,而非僅依賴廣告曝光。文中以川普、羅振宇、寶僑、可口可樂及愛迪達等案例,說明內容行銷的重要性,強調「內容即力量」、「人格即品牌」等觀點,並反思企業行銷應著重於創造觸動人心的內容,建立信任資產。
Thumbnail
2025/08/29
本文探討企業在新媒體時代應將自身視為媒體經營者,持續輸出內容,與顧客建立長期互動,而非僅依賴廣告曝光。文中以川普、羅振宇、寶僑、可口可樂及愛迪達等案例,說明內容行銷的重要性,強調「內容即力量」、「人格即品牌」等觀點,並反思企業行銷應著重於創造觸動人心的內容,建立信任資產。
Thumbnail
2025/08/16
大愛劇場《我們六個》改編自真實社會案件,編劇林佳慧如何在已知結局的情況下,引導觀眾深入角色內心,探究家庭悲劇背後的原因。本文探討劇中敘事策略、角色刻畫、以及編劇創作理念,並藉由訪談內容,揭示創作者在面對傷痛與療癒之間的掙扎與體悟。
Thumbnail
2025/08/16
大愛劇場《我們六個》改編自真實社會案件,編劇林佳慧如何在已知結局的情況下,引導觀眾深入角色內心,探究家庭悲劇背後的原因。本文探討劇中敘事策略、角色刻畫、以及編劇創作理念,並藉由訪談內容,揭示創作者在面對傷痛與療癒之間的掙扎與體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這是一場有意思的音樂會,以「改編」為主題,呈現了西方音樂史上的音樂作品如何被改編、改編背後的思路邏輯;「改編」這件事為何重要,以及改編曲目所帶來的影響等。 盧易之受完整的音樂演奏訓練,在古典曲目之外,他勇於做更多嘗試和實踐,在這場音樂會裡,我看見他作為藝術家,在實踐自我與呈現作曲家意志
Thumbnail
這是一場有意思的音樂會,以「改編」為主題,呈現了西方音樂史上的音樂作品如何被改編、改編背後的思路邏輯;「改編」這件事為何重要,以及改編曲目所帶來的影響等。 盧易之受完整的音樂演奏訓練,在古典曲目之外,他勇於做更多嘗試和實踐,在這場音樂會裡,我看見他作為藝術家,在實踐自我與呈現作曲家意志
Thumbnail
這是一張乘載「音樂語言」的重量級作品,透過楊乃文串接了過去這些樂團共同偏愛的音樂,同時也證明了台灣這塊土地上早已新生出一批樂音,正灌輸給新聽眾。
Thumbnail
這是一張乘載「音樂語言」的重量級作品,透過楊乃文串接了過去這些樂團共同偏愛的音樂,同時也證明了台灣這塊土地上早已新生出一批樂音,正灌輸給新聽眾。
Thumbnail
在南管之鄉、在南管世家成長的王心心說,她睜眼、閉眼間,盡是悠悠南管在耳邊響起。
Thumbnail
在南管之鄉、在南管世家成長的王心心說,她睜眼、閉眼間,盡是悠悠南管在耳邊響起。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q-8qbYWmU 豎琴獵人偏鄉巡迴團為錦屏國小進行台灣音樂萌芽之旅,為文化平權扎根。 比照國家音樂廳程序,學生憑票入場,遵守音樂廳的禮儀。看著節目表的曲目,聆聽音樂家的演奏與導聆,認識國、客、閩、原等各種語言的樂曲,享受多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q-8qbYWmU 豎琴獵人偏鄉巡迴團為錦屏國小進行台灣音樂萌芽之旅,為文化平權扎根。 比照國家音樂廳程序,學生憑票入場,遵守音樂廳的禮儀。看著節目表的曲目,聆聽音樂家的演奏與導聆,認識國、客、閩、原等各種語言的樂曲,享受多
Thumbnail
4/21,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的芙渠廳,上演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饗宴
Thumbnail
4/21,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的芙渠廳,上演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饗宴
Thumbnail
清明時節黎明即起 ,餘震餘波盪漾只希望大家平安,也用音樂與視覺帶來寧靜的光影。 前幾天想到了徐志摩<再別康橋>,試了幾張自己音樂的文字視覺,如果文學經典都能透過現代得到一種創生。最近被問到是否會音樂劇,其實音樂劇的元素在於舞蹈、音樂、與戲劇,而剛好又曾經配樂過音樂劇場,也經過多年涉獵不同風格和
Thumbnail
清明時節黎明即起 ,餘震餘波盪漾只希望大家平安,也用音樂與視覺帶來寧靜的光影。 前幾天想到了徐志摩<再別康橋>,試了幾張自己音樂的文字視覺,如果文學經典都能透過現代得到一種創生。最近被問到是否會音樂劇,其實音樂劇的元素在於舞蹈、音樂、與戲劇,而剛好又曾經配樂過音樂劇場,也經過多年涉獵不同風格和
Thumbnail
前幾天,在看「綜藝大熱門」,那集的單元名稱叫做「國民歌王周華健開唱!想當嘉賓先聽本尊怎麼說!?」就是請幾組表演者,分別演唱周華健的歌曲;當然,有做些許的改編;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孫盛希跟王艷薇這組。她們唱的是組曲,比較有意思的是歌曲的改編,有加入「鋸琴」這個樂器元素。
Thumbnail
前幾天,在看「綜藝大熱門」,那集的單元名稱叫做「國民歌王周華健開唱!想當嘉賓先聽本尊怎麼說!?」就是請幾組表演者,分別演唱周華健的歌曲;當然,有做些許的改編;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孫盛希跟王艷薇這組。她們唱的是組曲,比較有意思的是歌曲的改編,有加入「鋸琴」這個樂器元素。
Thumbnail
出身臺灣臺南,國際知名優秀的小提琴家-黃俊文,其真誠詮釋及精湛的琴藝表現,已獲得國際中外無數肯定。而繼2023年以來統籌規劃第二年的室內樂音樂節,猶記2023年聽其室內樂節舒伯特八重奏的感動,每一個音樂家在台上各自有特色,但又能合而為一推進樂曲的張力與和諧!
Thumbnail
出身臺灣臺南,國際知名優秀的小提琴家-黃俊文,其真誠詮釋及精湛的琴藝表現,已獲得國際中外無數肯定。而繼2023年以來統籌規劃第二年的室內樂音樂節,猶記2023年聽其室內樂節舒伯特八重奏的感動,每一個音樂家在台上各自有特色,但又能合而為一推進樂曲的張力與和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