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誌記錄思考】
想法一多,人就亂了,所以回頭是岸。
腦中堆積太多聲音,會讓判斷失去方向,以為想得越多就越清楚,其實只是讓自己陷入矛盾與對立,越是複雜,越容易忽略真正重要的東西。當心一亂,腳步自然跟著亂,最後連原本清楚的路也看不見。生命遭遇重大改變,心不一定要改變,但絕對不可以自亂陣腳。
改變往往是突如其來的,無法預料也無法阻擋,環境可能全然不同,但心若是穩住,就不會被外在牽著走。若心跟著變形,只會被推著走,失去了主體。
能不能站穩,不在於外境多大,而在於心是否安定,沒有穩定過,永遠不知道自亂陣腳有多冤枉。因為一亂,錯誤的選擇就會接連而來,原本可以簡單處理的問題,變成一團難解的麻煩。
回頭看,會覺得當初只是多想了幾步,卻讓自己陷入深淵。穩定的價值,在於避免不必要的耗損,穩定不是死守,而是有中心,能夠不隨外境擺盪。
這種狀態需要練習,當事情來的時候,提醒自己不要急著反應,先讓心沉一下,再做決定。這一緩,就能避免許多錯誤,所謂回頭是岸,不是退縮,而是不要被自己製造出來的混亂拖走。
真正的亂,多半來自自己,而不是事情本身,若能看清這一點,就會明白,保持穩定比什麼都重要。外境怎麼變,最怕的只是心先倒下。
一旦能在變局中站穩,就不會覺得生命的改變是打擊,而會把它當成新的開始。
不要同時拉扯太多念頭,也不要讓腦子到處遊走,能把注意力放在當下的事情上,心就不會被雜念拖走。專注不是縮小,而是聚焦,把有限的心力用在真正該處理的地方。
其次是調整呼吸,當情緒快要爆發時,先讓身體慢下來,呼吸一穩,心也會跟著穩。很多人忽略身體的影響,其實身心是連動的,先把身體調順,心自然就有空間,不會馬上陷入混亂。
再來是養成檢視的習慣,每天回頭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慌了,在哪些地方穩住了。這樣久了,能找到規律,也能知道自己最容易亂的地方在哪裡。
有了覺察,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境,就比較能早一點抓住自己,不至於掉進同樣的坑。
最後,是不急於否定,當改變發生時,人容易想逃避,或急著下結論,這種急,會讓判斷偏差。
如果能告訴自己「再看一下」,多一點耐心,就不會被慌亂牽著走。穩定不是什麼都不動,而是給自己一個空間,讓事情瞭然於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