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齊國際2025 Q2法說會公布財報,Q2營收52.32億元,YoY增32%,稅後淨利3億元,EPS 1.5元。執行副總廖志誠說明生產基地分散中國、越南、柬埔寨、印尼,關稅衝擊有限,新廠試產中,預期2026年貢獻營收。品牌超50個,前10大佔53%,聚焦戶外功能鞋。
會議摘要
I. 開場與公司介紹
執行副總廖志誠在元大證券主辦的法說會中,向投資人介紹公司概況。鈺齊成立於1995年,已近30年歷史,從中國泉州和誠廠起步,2003年擴至越南鈺齊廠,2013年進軍柬埔寨齊鼎廠,2023年新增柬埔寨齊錠廠與越南鈺騰廠,2024年設立印尼齊樺廠。每10年一重大擴張,目的是擴張經營、滿足品牌客戶需求、增加生產彈性,並規避國家風險。

廖志誠強調,關稅雖影響短期,但非唯一因素。公司不會只看短期關稅變化決定設廠,如印尼關稅高但仍進駐,因長期考量供應鏈與人力優勢。越南亦有新廠在建,擴張不限單一國家。
II. 市場與品牌策略
鞋類市場趨勢至2027年,品牌客戶仍以運動休閒(Athleisure)為主設計方向,未來2-3年維持此趨勢。出席者穿搭反映休閒風格,與公司戶外鞋主軸相符。

合作品牌超過50個,分布歐洲、美洲、亞洲。2025年前9個月確定新增5個品牌,可能再增2個。新品牌開發為重要策略,前1-2年貢獻有限,但不會突然消失。聚焦功能性與特殊市場地位的品牌,非大集團主流。

2025年前7個月,前10大品牌佔53%,前3大佔87%,前20大佔96%。雖品牌多,但營收集中於主要客戶。與國內其他5家上市鞋廠相比,鈺齊年紀最輕、規模最小,但品牌最多元。品牌分散非好壞二分,而是符合公司核心競爭力,相輔相成。
產品以戶外功能鞋為主,非單純OEM。公司內部分類超過10類,不僅外型,還包括開發與量產技術。多元品牌要求換線彈性、員工技能適應,對接單、採購、生產、財務皆為挑戰,亦是競爭優勢與進入障礙。
技術優勢包括GORE-TEX產品:防水、透氣、防風,提供全方位保護。鞋底開窗結構確保360度排濕熱傳遞。

III. 公司治理與銷售地區
公司治理評鑑維持前20%,2024年(第十一屆)排名前6%-20%。每年評鑑項目變動,2024年增加永續議題,公司持續努力。
銷售地區營收占比:2025 H1歐洲42.33%、美洲40.23%、亞洲10.6%、中國5.65%、其他1.19%。較2024年亞洲增加,中國減少。公司加速非中國產品,品牌與銷售地區多元,規避風險。2024 vs 2023,亞洲佔比上升,預期持續增加亞洲(含中國)銷售比重,調整產能彈性。
IV. 產能與資本支出
產能變化:2016-2025 H1,越南產值最高,2025 H1佔63.7%,中國24.3%、柬埔寨12%。自2017-2018中美貿易戰後,加速非中國擴張,越南為主要成長點。印尼廠Q3試產,出貨首批貨,但2025年貢獻有限。

資本支出:2012-2025 H1累計高,2024年17.93億元,2025 H1 11.54億元。自2019年突破15億元,2022年達20億元。新廠擴增為明年、後年備戰。

單月營收趨勢:季節交替、認列時點、產能調配影響。2025年7月1,638億元。

季營收:2019-2025 Q2趨勢上升,2025 Q2 52.32億元。
V. 財務回顧
Q2損益:營收52.32億元,QoQ增42.7%、YoY增32%;毛利9.68億元,QoQ增38.4%、YoY增32.8%;費用3.81億元,QoQ減9.6%、YoY增6.2%;利益5.87億元,QoQ增111.4%、YoY增58.5%。毛利率18.5%,QoQ減0.6點、YoY增0.1點;費用率7.3%;利益率11.2%,QoQ增3.6點、YoY增1.8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