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by Pedro Farto on Unsplash
自從成為了職場上的「前輩」,開始有後輩向自己請教後,開始思考對於過去累積的知識與經驗,究竟要如何看待?
要全盤托出,還是有所保留?又該選擇用什麼樣的方法去梳理經驗?
在快速變動的AI浪潮中,我想試著提供一個雙贏的辦法:向前邁進,向後給予。
將擁有的知識、經驗逼自己轉化成一套經驗法則。工作久了,那些被培養成條件反射的直覺,是只存在個人,無法被放大的寶物。AI的催化,雖然加速了資訊的獲取,但未必能真正轉化為結果,而經驗讓資訊被過濾,資訊也能幫助經驗更加強化,從虛化變具體,最終誕生一套可以被複製的工具。
將說不出的直覺化為資產:把經驗變成可複製的產品
將經驗轉化成工具,也就誕生了一個又一個的產品MVP,試著先教會、給予別人,去聽聽意見、反覆修改、迭代,而後輩就是最好的聽眾與資源。
當別人學會了、變強了,難免會在意自己的被取代性,擔心自己是不是顯得沒這麼重要?這是生存問題,有這種擔憂很正常。我實踐了不斷將經驗工具化的過程,事實上,我非但沒有被掏空,反而不斷加深了對知識的內化,從中迸發出更多新的火花與可能性。
身為產品經理,從AI橫空出世的那天,心情從恐慌⮕焦慮⮕理解,到現在,我很期待。期待將繁雜事務全自動化,讓更多的專注力能放在對自己真正有價值的事物上;也期待動手把腦中一直存在的奇思妙想實踐,我相信,現在正是觸手可及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