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室內設計產業、建築產業、土木產業各種供給量、需求量的關係與薪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 室內設計產業

供給面

  • 台灣室內設計科系畢業生眾多(科大與技職體系每年釋出大量人才)。
  • 設計公司、工作室數量龐大,中小型工作室尤其密集。
  • 技術門檻相對較低(AutoCAD、SketchUp等軟體普及),競爭者容易進入市場。

需求面

  • 都會區(台北、新北、桃園、台中)裝修需求穩定,尤其是中古屋翻修與商業空間(餐飲、零售、辦公室)。
  • 房市景氣影響強烈 → 近年房價高漲,交易量波動大,直接牽動室內設計案量。
  • 消費者對「小坪數設計」、「智能宅」、「綠裝修」需求增加,但多數案子規模有限。

結論

  • 供給遠大於需求 → 過度飽和。
  • 大量小型設計公司與自由接案設計師競爭,價格戰普遍。
  • 除非具備差異化(品牌設計、系統櫃一體化、工程管理能力),否則很難突圍。

2️⃣ 建築產業(建築師、建築規劃設計)

供給面

  • 建築師考照難度高(通過率 <5%),執業者相對稀少。
  • 建設公司與建築師事務所主要集中在六都。
  • 產業集中度高,開發案通常由大型建商掌握。

需求面

  • 房地產市場需求穩定,尤其在北台灣(新北、台中仍有推案熱區)。
  • 政府公共建設與都更/危老重建推動,持續釋出規劃與設計需求。
  • 建築設計與施工管理仍是市場必需,不會完全萎縮。

結論

  • 供需相對平衡,偏向穩定。
  • 高門檻(考照)+市場集中 → 沒有過度飽和,但新進者很難切入。
  • 成長性有限,但屬於長期穩健產業。

3️⃣ 土木產業(營造、工程顧問、公共工程)

供給面

  • 土木系畢業生每年約 2,000–3,000 人,技術人力充足。
  • 營造廠、顧問公司數量多,但大中小規模差異大。
  • 基層工程師勞動強度高、流動率大,實際人力供給「質」不足。

需求面

  • 政府持續推動前瞻基礎建設、交通建設(捷運、高鐵延伸)、水利工程、再生能源。
  • 公共工程量龐大,持續需要土木技術人力。
  • 民間建設亦持續(商辦、工廠、倉儲),但主要集中在大型營造商。

結論

  • 需求大於供給(尤其基層技術人員與工地主任)。
  • 不算飽和,反而呈現「缺工」狀態。
  • 長期前景穩定,但工時、工作環境與壓力高,導致人才留存困難。

🔎 整體比較

raw-image

👉 總結:

  • 室內設計:過度飽和,競爭激烈。
  • 建築:相對穩定,屬於專業門檻高、集中度高的市場。
  • 土木:缺工,需求大於供給,但工作環境與待遇是挑戰。

室內設計、建築、土木 依照不同資歷(初階、中階、高階)的一般收入狀況(含上班族與自營狀況),方便比較。以下數據是依據人力銀行、同業訪談與2024–2025 年市場行情整理:

1️⃣ 室內設計產業

(含住宅、商空、裝修設計公司)

  • 新鮮人/助理設計師 (0–3年)
    • 薪資:28K–35K/月
    • 多半做繪圖、丈量、跑工地,工時長,薪資偏低。
  • 設計師/專案設計 (3–7年)
    • 薪資:38K–55K/月(公司上班)
    • 若能接案:一案可有 5–20萬酬勞(看規模),但要自行負責工務與風險。
  • 資深設計師/設計總監 (7年以上)
    • 薪資:60K–100K/月(大公司)
    • 自營工作室:收入落差大,案源穩定時月均 >100K,但空窗期也常見。
    • 高度受市場與房市景氣影響。

👉 特徵:薪資上限不穩,偏靠案量。過度飽和 → 平均薪資曲線偏低。

2️⃣ 建築產業

(建築師事務所、建設公司、建築規劃)

  • 實習生/助理建築師 (0–3年)
    • 薪資:30K–38K/月
    • 主要是繪圖與協助,工時長。
  • 建築師助理/專案建築師 (3–7年)
    • 薪資:40K–70K/月
    • 若考上建築師證照 → 跳升到年薪百萬級別。
  • 合夥建築師/資深規劃師 (7年以上)
    • 薪資:70K–120K/月(上班族)
    • 事務所合夥人或自營:一案設計費常見 200萬起跳,但分攤時間長。

👉 特徵:高門檻證照 → 收入天花板高,低資歷薪資卻與設計產業差不多。

3️⃣ 土木產業

(營造、工程顧問、公共工程)

  • 土木工程師/助理工程師 (0–3年)
    • 薪資:32K–40K/月
    • 工地主任助理、監工,工時長、加班多。
  • 工程師/工地主任 (3–7年)
    • 薪資:45K–70K/月
    • 若取得工地主任或技師證照,薪資可達 70K–90K。
  • 專案經理/資深工程師 (7年以上)
    • 薪資:80K–120K/月(顧問公司/大型營造商)
    • 高階經理人(專案主管/副總):月薪可 >150K,另有工程獎金。

👉 特徵:供需缺口大 → 薪資成長性快於設計產業,但換取的是高工時與高壓力。

🔎 三產業收入比較

raw-image


產業

0–3年 (初階)

3–7年 (中階)

7年以上 (高階)

特徵

室內設計

28K–35K

38K–55K(自接案 5–20萬/案)

60K–100K(自營案量穩定時 >100K)

過度飽和 → 收入不穩定

建築

30K–38K

40K–70K(有證照跳百萬)

70K–120K(合夥人 >200萬/案)

高門檻證照 → 上限高

土木

32K–40K

45K–70K(有證照 70K–90K)

80K–120K(高階主管 >150K)

缺工 → 成長快,但工時長

👉 總結:

  • 室內設計:收入天花板看案量,屬於「高風險、高浮動」產業。
  • 建築:證照是分水嶺,若考上建築師,收入可躍升;沒證照則偏辛苦。
  • 土木:整體薪資曲線穩定往上,缺工加持,待遇改善中,但需承受工地壓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羊的隨筆塗鴉
0會員
6內容數
學渣社畜的宅日常,與各位路人甲乙丙喇迪賽分享的文章,有趣的話請不要猶豫的去留言互動~互動~
小羊的隨筆塗鴉的其他內容
2025/07/20
我:以一個業界40年專業人士給我新的建議 好的,我會以一位在設計與建築產業擁有 40 年實務經驗的業界前輩 的角度,用誠懇直白的方式給你一些建議 —— 不只是「鼓勵」,而是真正來自現場老將看年輕人時,會想說的話在: 🧓【老業界人的肺腑之言】:你該想清楚幾件事 1️⃣ 「喜歡設計」不等於「適合
2025/07/20
我:以一個業界40年專業人士給我新的建議 好的,我會以一位在設計與建築產業擁有 40 年實務經驗的業界前輩 的角度,用誠懇直白的方式給你一些建議 —— 不只是「鼓勵」,而是真正來自現場老將看年輕人時,會想說的話在: 🧓【老業界人的肺腑之言】:你該想清楚幾件事 1️⃣ 「喜歡設計」不等於「適合
2025/04/13
這是一個非常實務性又專業的問題:台灣室內裝修業中,客戶付款的比例流程與順序,其實牽涉到 風險控管、現金流管理與合約條件,在不同國家與文化中也有很大的差異。 我將從台灣常見付款方式開始說明,再與鄰近或已開發國家比較。 一、台灣室內裝修業——常見付款流程與比例(參考值) 台灣並無統一法律規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個非常實務性又專業的問題:台灣室內裝修業中,客戶付款的比例流程與順序,其實牽涉到 風險控管、現金流管理與合約條件,在不同國家與文化中也有很大的差異。 我將從台灣常見付款方式開始說明,再與鄰近或已開發國家比較。 一、台灣室內裝修業——常見付款流程與比例(參考值) 台灣並無統一法律規
Thumbnail
2025/04/13
今天好奇的反思了一下 請我們的好朋友GPT分析了以下 台灣的室內設計產業發展歷程,跟隨著社會經濟、建築文化與消費習慣的變化,整體可以分為幾個代表性的時期與轉折階段。以下是一個清楚脈絡的分析: 一、起步階段(1950s~1970s) 背景 •台灣戰後重建,社會仍以農業與基礎工業
2025/04/13
今天好奇的反思了一下 請我們的好朋友GPT分析了以下 台灣的室內設計產業發展歷程,跟隨著社會經濟、建築文化與消費習慣的變化,整體可以分為幾個代表性的時期與轉折階段。以下是一個清楚脈絡的分析: 一、起步階段(1950s~1970s) 背景 •台灣戰後重建,社會仍以農業與基礎工業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臺灣工程師面臨薪資調高的挑戰,但隨著永續發展和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將有更多就業機會和更好的薪酬待遇出現。臺灣工程師的角色也將在全球工程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臺灣工程師面臨薪資調高的挑戰,但隨著永續發展和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將有更多就業機會和更好的薪酬待遇出現。臺灣工程師的角色也將在全球工程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臺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其中東南亞移工佔了絕大多數。然而,這些移工面臨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挑戰。本文將著重探討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NGO組織。閱讀本文可以讓你更瞭解臺灣重要的勞動市場。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臺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其中東南亞移工佔了絕大多數。然而,這些移工面臨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挑戰。本文將著重探討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NGO組織。閱讀本文可以讓你更瞭解臺灣重要的勞動市場。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2024/5/5我參加了臺灣國際建築•建材•廚具空間設計展,這次展覽主要呈現建築設計領域在全球暖化、人口結構變化以及人工智慧科技等趨勢下的新發展方向,以五大概念引領未來生活空間設計,展示臺北城市的創意設計能量。
Thumbnail
2024/5/5我參加了臺灣國際建築•建材•廚具空間設計展,這次展覽主要呈現建築設計領域在全球暖化、人口結構變化以及人工智慧科技等趨勢下的新發展方向,以五大概念引領未來生活空間設計,展示臺北城市的創意設計能量。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探討從貨幣面、政策面、產業面的角度來分析,為何我覺得這兩三年會是台灣房地產多頭的Party盛宴,並且用底層邏輯思考,營建產業就是最大受惠者;另外,金融產業也會是另一個潛在受惠族群,搭配今年殖利率行情,相信會有滿滿報酬收穫的!
Thumbnail
探討從貨幣面、政策面、產業面的角度來分析,為何我覺得這兩三年會是台灣房地產多頭的Party盛宴,並且用底層邏輯思考,營建產業就是最大受惠者;另外,金融產業也會是另一個潛在受惠族群,搭配今年殖利率行情,相信會有滿滿報酬收穫的!
Thumbnail
預售屋代表的是第一手新屋從建商賣給消費者的大盤行情,這篇文章介紹了2023年北部各區預售屋交易價格區間的情況,包括最高總價、中位數總價、最低總價、最高單價、中位數單價以及最低單價。詳細列舉了臺北、新北、桃園和新竹的數據。
Thumbnail
預售屋代表的是第一手新屋從建商賣給消費者的大盤行情,這篇文章介紹了2023年北部各區預售屋交易價格區間的情況,包括最高總價、中位數總價、最低總價、最高單價、中位數單價以及最低單價。詳細列舉了臺北、新北、桃園和新竹的數據。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前言 感謝各位讀者不離不棄,學徒我從炎熱的三十八度曼谷,以及舒適的二十五度清邁,回來到冷颼颼的台灣了。 這趟到曼谷見了一些台商朋友聊了聊美中貿易戰後,台商外溢四散到東南亞與印度重建生產鏈供應的現況。以及跟曼谷的金融機構打交道幾日,感受到非常低效率且保守的心態。別說跟香港這種自由港比,連台
Thumbnail
前言 感謝各位讀者不離不棄,學徒我從炎熱的三十八度曼谷,以及舒適的二十五度清邁,回來到冷颼颼的台灣了。 這趟到曼谷見了一些台商朋友聊了聊美中貿易戰後,台商外溢四散到東南亞與印度重建生產鏈供應的現況。以及跟曼谷的金融機構打交道幾日,感受到非常低效率且保守的心態。別說跟香港這種自由港比,連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