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Netflix 在串流影視業務中目前依然獨佔龍頭寶座,其他對手在市佔率以及營收上幾乎都無法匹敵。
既然是走在最前面,Netflix 方方面面都更容易受到關注。2024 Netflix 總碳排約一百萬公噸,而 2024 年採購的碳權量也達到一百萬公噸,畢竟該公司宣稱於 2022 年起碳中和。
新聞原文連結請參考。Netflix 攜手 American Forest Foundation 投入碳權合作,推進淨零之路
Netflix 再度在氣候策略上有所動作,與 American Forest Foundation (AFF) 簽訂長期碳權合作協議。該計畫將在美國南方推動植樹造林與森林修復,同時強化 Netflix 在營運過程中降低碳排的承諾。
這筆協議也反映出自願性碳市場 (VCM) 的趨勢正在轉變:企業不再只追求數量,而是更重視高品質、可驗證,並兼具社會與環境效益的碳權。
從農田到森林:Netflix 與 AFF 攜手造林
在 AFF 的 Family Forests 計畫下,Netflix 將協助把部分農地轉為森林。這項合作採取「分階段融資」模式:隨著造林面積增加、樹木逐步成長,Netflix 先提供部分資金,其餘款項則等碳權經過驗證後再支付。
目前專案已涵蓋約 2,500 英畝,種下 140 萬棵樹,並已支付地主 200 萬美元。到 2032 年,AFF 計畫把規模擴大至 75,000 英畝,預計能生成約 480 萬個碳權,相當於在數十年間吸收並封存數百萬噸二氧化碳。
這項計畫不僅為農村地主創造新的收入來源,也有助於維護生物多樣性、改善水質與修復土壤。在碳市場日益強調透明與可信度的背景下,這種在地型專案正符合 Integrity Council for Voluntary Carbon Markets (ICVCM) 所提出的 Core Carbon Principles (CCP)。
ARR:超越植樹的氣候解方
ARR(造林、再造林與植被恢復)專案能讓退化土地恢復生機,擴大森林面積,不僅吸收碳,也兼顧生物多樣性。
在自願性碳市場 (VCM) 裡,ARR 是成長速度最快的森林碳專案之一。目前已有 346 個專案註冊,累計發行逾 1.5 億噸二氧化碳碳權。到 2030 年,年度發行量有望達到 1 億噸,使 ARR 成為 VCM 的第二大專案類型。
研究指出,若在全球合適地區推動再造林,到 2050 年每年可移除 30 至 100 億噸二氧化碳。在美國,ARR 專案已實際捕捉數千萬噸 CO₂e。隨著 Microsoft、Apple、Netflix 等企業紛紛加碼投資森林型碳權,這股趨勢持續升溫。
除了碳移除,ARR 還能帶來乾淨水源、土壤修復與社區參與等多重效益。對 Netflix 而言,這項合作正是其淨零與 ESG 策略的重要拼圖。
淨零行動幕後:Netflix 的 ESG 策略全解析
Netflix 在最新的 2024 年 ESG 報告中,公布了更完整的排放數據,進一步勾勒出自身的環境足跡。根據市場基準法,公司在 2024 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達 1,037,226 公噸 CO₂e,其中:
- Scope 1:50,488 公噸,來自設施、車輛與設備的直接排放。
- Scope 2:0 公噸,因採用再生能源,購電排放在市場基準法下被認列為零。
- Scope 3:986,738 公噸,主要來自雲端服務、內容製作與供應鏈。
與 2023 年相比,總排放增加了 23%,主因是製作活動更頻繁,且內容輸出到更多市場。
Netflix 也依照 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 的嚴格準則,提供另一組數據:2024 年 Scope 1 與 2 合計 75,000 公噸,Scope 3 則為 862,884 公噸。這些數據將作為其短期減碳目標的基準線。
為實現目標,Netflix 採取「減少、保留、移除」三管齊下的策略:
- 減少:降低拍攝能耗、提升串流效率,並與雲端供應商合作採用再生能源。
- 保留:透過再生能源憑證,確保電力使用 100% 來自再生能源。
- 移除:投資自然型氣候解方與經驗證的碳移除專案,抵消剩餘排放。
公司已在造林與森林管理專案投入資金,並展開與碳移除技術的合作試點,呼應其近期與 American Forest Foundation 的協議。
此外,Netflix 也追蹤「排放強度」(每單位營收所排放的 CO₂e),確保氣候表現能與業務成長保持一致。不過,如何降低佔比超過 95% 的 Scope 3 排放,仍是 Netflix 面臨的最大挑戰。
碳權實踐:搶先卡位未來需求
Netflix 將碳權納入其「保留與移除」策略,以推動淨零進程。2024 年,Netflix 購買並註銷了 1,036,176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高品質碳權。
這些碳權來源多元,涵蓋再造林、改良森林經營、紅樹林復育等自然專案,也包括捕捉並封存二氧化碳的技術型方案。Netflix 在降低營運排放後才使用碳權,並優先支持兼具明確碳移除與社區效益的專案。
自願性碳市場(VCM)已發展成數十億美元規模。2024 年市場價值約 25 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可能躍升至 200–450 億美元,成長關鍵取決於企業需求與政策支持。
自然本位解決方案(NBS),如造林與森林專案,占交易碳權的 40% 至 60%。碳價一般落在每公噸二氧化碳 15 至 25 美元之間。近期發行、驗證嚴謹且具生物多樣性或社區發展共益的碳權價格往往更高;相對地,較早期或可驗證性較低的再生能源抵換則常低於每公噸 10 美元。
Netflix 投資美國森林基金會(AFF)的造林專案,即反映這一市場現實。透過提前鎖定 480 萬張未來碳權,公司不僅搶先布局以應對需求增長與供給吃緊,也展現對本土林業作為可靠且具社會效益的碳移除來源的信心。
美國森林基金會的自然本位解決方案
美國森林基金會(American Forest Foundation, AFF)致力於支持全美的家庭林地主。這些小型私有林地約佔美國森林面積的 39%,但許多地主在將林地轉化為具氣候效益的管理上仍面臨障礙。
AFF 的多項計畫——包括「家庭森林碳計畫」(Family Forest Carbon Program, FFCP)與「田野與森林」(Fields & Forests)倡議——協助地主推動再造林、森林經營與氣候智慧型種植等永續實踐。這些努力不僅提升碳封存能力,亦改善野生動物棲地,並帶動農村經濟。隨著 Netflix 的加入,AFF 有望加速計畫擴展,並確保林業型碳權能帶來真實且持久的氣候影響。
在接受 CarbonCredits 團隊的專訪時,AFF 分享了與 Netflix 合作的深遠意義:
問:這次合作如何改變 AFF 擴展「田野與森林」計畫的規模與速度?對美國地主而言,未來十年的影響為何?
答: Netflix 的投資將成為推動「田野與森林」首批 6,000 英畝項目的催化劑,資金也將支持必要的研發、外展與實務改進,協助我們在十年內擴展至 75,000 英畝的目標。
此外,Netflix 的長期投資有助於建立地主的信任,這是達成長期參與目標的關鍵。與小規模地主建立關係需要時間,而地主普遍關心的是「這項計畫能否長期存在」。對他們而言,加入「田野與森林」是一項會影響自身與繼承人數十年的重大決定,他們需要一個可靠的長期合作夥伴。這筆合作資金給予了地主這樣的保證。
問:在林業型碳權日益受到質疑的背景下,AFF 與 Netflix 採取哪些措施來確保碳權具備高完整性、持久性,並能抵禦如野火或病蟲害等風險?
答: AFF 多年來與合作夥伴攜手改善森林碳專案的效益衡量方式,確保大氣層能真正感受到這些工作的差異。我們推動了「動態基準」(dynamic baselines)在森林碳核算中的應用,進而促成了 VM0047 方法學的誕生。這一方法已用於「田野與森林」計畫,並成為 ARR 專案的黃金標準。所謂動態基準,是將計畫內林地的碳封存量,與高度可比的未參與林地進行對照,藉此明確劃分出計畫本身所創造的碳效益。
企業行動藍圖
Netflix 與 AFF 的合作,展現了企業如何在追求氣候承諾的同時兼顧社區發展。透過投資美國森林,Netflix 不僅抵消碳排放,還能帶動農村經濟,形成「環境 + 經濟」的雙重效益。這種模式有望成為未來碳權交易的範例,特別是在外界對企業 ESG 策略要求愈來愈高的情況下。
若 AFF 能實現既定目標,該計畫將捕捉數百萬噸二氧化碳,並為高品質的自然本位碳權樹立標竿。對 Netflix 而言,這些碳權不僅有助於推進淨零目標,也能向投資人與用戶強化其 ESG 敘事。這一步棋凸顯出長期合作的重要性——唯有穩固的夥伴關係,才能在碳市場供給吃緊與市場期望升高的環境下,維持可信度並鞏固影響力。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林業碳權:重新造林的 ARR
JPMorgan 投資 2.1 億美元造林碳權
造林碳抵換不可行?財務與空間的限制
微軟投資印度造林專案,推動亞太最大碳移除交易
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核准多項生物炭與森林經營方法學
北美森林碳權協定評估:品質、挑戰與改進方向
全球森林碳市場:現況、挑戰與改善建議
改良式森林經營碳權專案:方法學協議比較與潛在風險
從太空監測到碳市場信任:Space Intelligence 重塑森林碳權未來
Chestnut Carbon 募資 1.6 億美元:推動自然型碳移除市場邁向新高度
想種樹賺碳權之前,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自然氣候解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