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森林碳權是最主流的自然基礎解決方案選項,但在具有龐大產量的同時,整體專案的精確度也持續受到挑戰。
目前許多碳權評價機構,例如 Sylvera、Bezero 都優先著重於評級森林碳權。方法也都是使用遙測技術、影像辨識以及機器學習等。
Space Intelligence 的技術看起來有其獨到之處,但在原文新聞介紹段落中,有段有趣的資訊。也許未來歐盟在推動無毀林法規 EUDR 時,會納入更多第三方監測數據,那屆時法規能夠被執行與落實的機會將大上不少,更不容易有造假情事發生。森林碳權的可信危機與創新解方
森林在對抗氣候變遷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透過吸收大氣中的碳來抵消溫室氣體的排放。然而,全球近一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在過去 40 年內產生的,因此,迫切需要加速推動以森林為基礎的氣候解決方案。
熱帶雨林儲存著全球超過一半的地上碳,主要集中在其茂密的樹木與植被中。根據 Forbes 評估,即使每年僅減少 1.5%,十年間也可能導致多達 15% 的森林生物量消失。因此,具科學根據且可信的森林碳權,對氣候行動相當重要。
然而,過去多年來,森林碳權飽受質疑。許多業界人士指出,這類碳權的實質效益有限,甚至不具可信性。但現在有一家新創公司希望扭轉這種印象,以科學透明的方法重建市場信任。
這家公司是總部位於英國的氣候科技新創 Space Intelligence。它結合高解析度衛星技術與自然數據分析,開發出數位化的監測系統,為森林碳權提供更可靠的依據與即時資訊。透過降低風險並提升透明度,他們希望加強外界對自然資本投資的信心,進而推動更多資金流入森林保育與再造林行動。
Space Intelligence:從森林走向可信的氣候行動
早在 2009 年, Murray Collins 博士與 Ed Mitchard 教授就親自走入非洲森林,手動測量超過 25,000 棵樹木,試圖建立森林碳的基線資料。這種方式費時又昂貴,後來 Mitchard 轉向衛星資料研究,不僅取得博士學位,更成為相關領域的教授。
2017 年,兩人共同創辦 Space Intelligence,利用 LiDAR(光達)與 SAR(合成孔徑雷達)等先進技術,遠距監測森林變化。他們憑藉專業知識與自研的資料處理軟體,成功將開放的衛星資料轉化為精確可靠的碳數據分析。
這些高品質資料有望為市值數十億美元的自然碳權提供驗證依據,進一步強化市場對自然氣候解方的信任。
碳權可信,仰賴清楚可驗的數據基礎
Space Intelligence 的服務對象涵蓋碳權買家、專案開發商與第三方認證機構。他們提供遙測分析,協助這些機構進行專案區域的地圖繪製、基準線建立,並持續監測碳匯成效與實際變化。
更具關鍵性的應用在於,公司也受碳權登記機構委託,負責提供國家層級的碳基準資料,作為評估碳儲存與流失的依據。這類數據集已應用於肯亞、坦尚尼亞、阿根廷與印尼等國,這些地區正是全球自然型碳市場的重要樞紐。
在歐盟反毀林新法下扮演關鍵角色的 Space Intelligence
英國氣候科技公司 Space Intelligence 日前與總部設於美國的大型金融機構 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 (ICE) 建立合作關係,協助後者因應歐洲日益嚴格的森林保護規範。ICE 長期在全球能源與大宗商品市場擔任關鍵角色,交易項目涵蓋咖啡、可可等農產品,而這些商品正因應歐盟最新的反毀林法案而成為監管焦點。
2023 年 6 月 29 日,歐盟正式實施《無毀林產品法規》( EUDR ),針對與森林砍伐相關的高風險商品實施貿易限制,涵蓋品項包括可可、咖啡、棕櫚油、大豆、橡膠、木材、牛隻,以及其衍生產品如巧克力、皮革、家具與輪胎等。
該法規訴求明確:歐盟決心阻斷毀林商品進入其市場。未來企業須具備充足證據,證明其產品並非來自曾發生森林砍伐或退化的土地。
考量產業調整需要,歐盟於 2024 年 12 月宣布展延法規生效期:中大型企業需於 2025 年 12 月 30 日起全面遵循,小型企業則可延至 2026 年 6 月 30 日。
EUDR 預期將達成三大目標:
- 徹底剔除歐盟供應鏈中的毀林商品
- 每年減少高達 3,200 萬噸的碳排放
- 遏止農業開發導致的森林喪失
為協助 ICE 符合新規,Space Intelligence 成功取得一筆重大合約,將提供高解析度的土地覆蓋資料,重建並驗證森林歷史狀況,確保供應鏈資料符合合規要求。
憑藉此合作案,Space Intelligence 已成為歐洲森林治理政策推動中不可或缺的技術力量。
高精度森林資訊一指掌握——Space Intelligence 與 Upstream Tech 聯手升級 MRV 效率
為提升地理資訊的應用普及度,英國氣候科技公司 Space Intelligence 日前與位於加州的 Upstream Tech 建立合作,將其森林監測數據整合進後者開發的 Lens 平台。此舉不僅讓使用者更直觀掌握森林變化趨勢,也簡化專案報告製作流程。
目前,Space Intelligence 所提供涵蓋超過 45 個國家、解析度達 10 至 20 公尺的土地覆蓋與變動數據,已全面導入 Lens。平台功能包括:
- 快速評估碳專案潛力地點
- 即時接收如砍伐、火災等地貌變動警示
- 存取可供稽核使用的高精度資料集
- 一鍵產出格式標準、內容詳盡的報告
透過此次合作,過往需高度專業門檻才能取得的遙測資料,如今變得更即時、更易讀。這不僅能提升森林碳專案的執行效率,更為 MRV(監測、報告與驗證)流程注入高度透明與準確性,加速自然碳權市場的可信成長。
森林碳權市場迎來黃金十年:從氣候壓力到科技導入,市場正快速重塑
森林碳權的未來正進入飛速擴張期。根據 Precedence Research 統計,全球碳權市場在 2024 年估值已達 6,693.7 億美元,預期 2025 年將突破 9,300 億美元,並於 2034 年逼近 16.4 兆美元,年均成長率高達 37.68%。
此一爆發式成長背後,主因在於全球氣候規範日益趨嚴,以及企業減排需求的升溫。2024 年,歐洲市場在營收方面領先全球,展現強勁的制度與投資驅動力。
與此同時,全球造林與農林業( agroforestry )專案也持續擴展,政府推動碳法規的力道不減,成為市場上升的另一股助力。
Global Market Insights 指出,今年初南極海床發現大量甲烷外洩,引發氣候學界高度警覺,也進一步帶動碳抵換專案如森林碳權的市場需求。在自然解方被視為關鍵氣候工具之際,市場對可信、可驗證的碳權需求持續攀升。
這個產業正積極擁抱 AI、機器學習 與 區塊鏈等新興科技,以提升碳數據的透明度與公信力。Space Intelligence 等企業已廣泛運用衛星與無人機技術,持續追蹤森林覆蓋與土地利用情況。
森林吸納了大量二氧化碳,是對抗氣候危機不可或缺的「碳匯」資源。Space Intelligence 正是藉由精密的生態與遙測數據,揭示森林的真實價值,為碳權市場提供可信依據。當投資人與政策制定者能據以判斷森林專案的氣候效益,不僅提升了整體市場信任,也使森林保護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永續投資選項。最終,這將加速全球邁向有效氣候行動的腳步。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ICVCM核可三項REDD+方法學,更公正可信的森林保育碳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