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書籍】しろやぎ秋吾-我的孩子是霸凌者(娘がいじめをしていました)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書籍分析

  • ◉◉◉◐◎:整體評分
  • ◉◉◉◐◎:實用性評分
  • ◉◉◉◎◎:回看率評分
  • ◉◉◉◎◎:成人講解等級
  • 適讀年齡:X
  • 語言:繁體中文、日文
  • 是○否●:注音
  • 是○否●:Podcasts
しろやぎ秋吾(siroyagishugo)-我的孩子是霸凌者(娘がいじめをしていました)

しろやぎ秋吾(siroyagishugo)-我的孩子是霸凌者(娘がいじめをしていました)

※書本系列介紹

  • 我的孩子是霸凌者(娘がいじめをしていました)

※書本基本介紹

  • 作者/繪者(Author/Illustrator):しろやぎ秋吾(siroyagishugo)
  • 譯者(translator):葉門
  • 出版社(Publisher):台灣角川、KADOKAWA
  • 數位音訊:X
  • 出版日期:2024/08/22(繁體);2023/03/30(日文)
  • 商品規格
    繁體:平裝 / 176頁 / 14.7 x 21 x 1.3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台灣角川
    日文:176頁 / 5.91 x 0.63 x 8.27 inches / KADOKAWA
  • ISBN:978-6264004237(繁體);978-4046821188(日文)

※繪本書籍(作者/繪者/譯者)

◎作者/繪者簡介(Author/Illustrator)

しろやぎ秋吾 (siroyagishugo)

§繁體簡介

日本插畫家、漫畫家。擅於將在SNS與部落格上募集到的讀者故事轉化為圖文創作。著有《10幾歲時的痛苦經驗,我們是這樣跨過的》(KADOKAWA)、《從讀者那裡聽來的恐怖故事集》(雙葉社)等作品。※部分書名為暫譯。

§外文簡介(日文)

7歳のハルと5歳のナツの父親です。絵日記を描いたり漫画を描いたりしています。

✎其他資料:IG(siroyagishugo)、[X](しろやぎ秋吾)、個人網站(しろやぎ秋吾)

◎譯者簡介

葉門

§繁體簡介

自海中發跡、以咖啡灌溉,宣導咖啡和滷蛋是良伴


※書本內容介紹

§繁體簡介

「我可不記得有把妳教成這種孩子!」,最疼愛的女兒,竟與自己最憎恨的存在劃上等號。不可原諒的霸凌事件,女兒居然是「加害者」。關於孩子,原來我一無所知──

  • 本書內容
    新聞內容播報著「校園霸凌事件」的惡行。『我的孩子絕不會這樣。』,赤木加奈子認為那只是與自己無關的社會事件。然而某天,她竟得知自己的女兒.愛,在班上對同班同學.馬場小春有霸凌行為。國中時曾遭受同儕霸凌的加奈子,對此難以忍受。對自己孩子的厭惡、憤怒,不斷湧上心頭。另一方面,接受了赤木家道歉後的小春卻開始拒絕上學。對孩子的不捨、獨自承受外界的壓力,小春的母親.千春,選擇向第三者傾訴煩惱。此時網路上的一則匿名貼文成了導火線,將這件事推向無法預測的方向──對孩子的不信任感、夫妻間意見的相左、社群媒體上的批判…,被各式問題折磨的雙方家庭。同時描寫「加害者」與「受害者」雙視角,以不同的視角探討校園霸凌!
    備註:本書內容非真實故事
  • 當孩子成了當事人,父母還能置身事外嗎?
    你有勇氣說出,自己的孩子絕不會霸凌人嗎?沒有父母會希望孩子某天突然成了壞人。但與其糾結著「教育方式哪裡出錯了?」,不如思考「即使成了父母,也不會是完美的」。畢竟一旦父母徬徨,孩子更是會左右為難。以正確的方式接納孩子的情緒,才能處理「對錯」問題,陪伴孩子積極面對。
  • 被道歉了,就一定要選擇原諒?
    霸凌事件多發生在求學時代,此時遭遇到的挫折,傷痛幾乎都會伴隨在未來的人生裡。道歉或許能夠輕易被說出,但傷口能夠簡單地癒合嗎?與內在的自己溝通,找出讓自己回歸平靜的方法。放下很重要,但絕不是需要心急的問題。你可以選擇放下,但不見得要原諒。畢竟你也有討厭對方的權利!
  • 網路世代的霸凌,誰又成了「加害者」?
    網路為世界帶來便利,卻也伴隨不少問題。資訊的氾濫讓「霸凌」有了不同樣貌。群起激昂的正義感,自恃行俠仗義的「網路公審」,但不清楚事件全貌的人意見真的是安全的嗎?過剩的正義感,讓善意與惡意的界線變得模糊。瞭解自己行動的動機,非被負面情感驅使,才能使行為有正面的意義。

§本書特色

  • 日本Amazon超過2000則討論,好評4.5顆星,引爆家長討論熱潮!
  • 同時描寫「加害者」與「受害者」雙視角的驚人之作!從因到果探討校園霸凌事件。
  • 當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加害者」,父母該如何面對?
  • 留下的傷口絕無法輕易消逝。被道歉了,難道就一定要選擇原諒嗎?

§外文簡介

自分の子供がいじめの当事者とわかったらあなたはどうしますか――?

【あらすじ】

中学時代にいじめられた経験を持つ赤木加奈子はある日、小学5年生の娘・愛が同級生の馬場小春をいじめていることを知り、家族で馬場家に謝罪に向かう。加奈子たちの謝罪はその場では受け入れてもらえたものの、小春はその後、不登校になってしまう。小春の母・千春は苦しむ娘を見て知り合いに相談するが、SNS上での匿名の告発をきっかけに、思いもよらない事態へと発展してしまうのだった──。我が子への不信感、夫との意見の相違、SNSで巻き起こる炎上…様々な問題に翻弄される二つの家族。自分の子供がいじめの当事者と知った時、「正しい対応」とは果たして何なのか?いじめ問題を加害者家族、被害者家族双方の視点から描く、意欲的セミフィクション。

【「シリーズ 立ち行かないわたしたち」について】「シリーズ 立ち行かないわたしたち」は、KADOKAWAコミックエッセイ編集部による、コミックエッセイとセミフィクションのシリーズです。本シリーズでは、思いもよらない出来事を経験したり、困難に直面したりと、ままならない日々を生きる人物の姿を、他人事ではなく「わたしたちの物語」として想像できるような作品を刊行します。見知らぬ誰かの日常であると同時に、いつか自分にも起こるかもしれない日常の物語を、ぜひお楽しみください。

§目錄

  • 第一章:我的孩子是霸凌者
    第1話:如果是我家孩子 第2話:女兒的樣子不對勁 第3話:然後事情發生了 第4話:什麼事都沒有 第5話:我可不記得有把妳教成這種孩子 第6話:我的孩子好可惡 第7話:去馬場家道歉 第8話:真的非常抱歉
  • 第二章:道歉後就能結束了嗎
    第9話:告發
    第10話:那天之後的馬場家
    第11話:事不關己
    第12話:商量
    第13話:我想去學校
    第14話:不是道歉就能夠沒事了
  • 第三章:我一點都不了解我女兒
    第15話:本來以為已經解決了
    第16話:被知道了
    第17話:霸凌影片
    第18話:不是你自作自受嗎
    第19話:我一定會想辦法的
    第20話:難道非原諒她嗎
    第21話:惡夢
    第22話:然後又出事了
  • 第四章:我們是不是做錯了
    第23話:都是我的錯
    第24話:對不起
    第25話:瀕臨崩潰的每一天
    第26話:信
    第27話:家長會議
    第28話:我
    第29話:果然做錯了
    第30話:謝謝妳願意告訴我
  • 尾聲
  • 後記
  • 解說

※結論 

本書是以繪畫漫畫的方式,來敘述整篇故事情境,很特別的是主角不是霸凌者或是被霸凌者,反而主角是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媽媽,而爸爸和小孩的角色反而變成配角,開頭是由看到一則霸凌者跳樓自殺的新聞,霸凌者家庭的父母,在討論這一則新聞,然後詢問孩童學校有沒有霸凌的事件,然而場景就轉換到被霸凌者的家庭,被霸凌的家長發現自己的小孩有怪異行為,但是又詢問孩子得不到答案,只好轉向詢問學校,學校想當然爾也沒有什麼進展,後來發生小孩受傷回家,霸凌的事件的引火線就開始了

故事內容就是敘述霸凌者和被霸凌者會遇到的問題,很特別的是霸凌者的媽媽,小時候就是被霸凌的小孩,所以他很能瞭解被霸凌的心情,進而憤怒自己的小孩怎麼可以做出這樣的事情,這段期間他也很受煎熬,不知道轉換立場的他要怎麼處理,原本我也很好奇這個複雜的內心要如何收場,結果事情演變成自己的小孩也被霸凌,家庭工作都受到影響,最終因為霸凌者被路邊的陌生人攻擊,原本媽媽憤怒孩童的心態轉換成要保護自己小孩的,所以只好家庭搬家、學校轉學做為收場

現在來講解被霸凌家的狀態,被霸凌的媽媽聽到有人提供開放式學校的資訊,原本想說要不要幫小孩換環境,但是遭受爸爸的反對,原因是因為不能讓孩子遇到事情時,養成就跑去躲起來不去面對的態度,但是做媽媽的他覺得應該多方面都去研究,找出適合小孩的教育環境才是正確的做法,我覺得雙方都有自己的理由,也很難講誰對誰錯,正當我還在思考到底是要聽誰的道理才是正確的時候,突然作者場景轉到被霸凌者的媽媽跟班上其他家長抱怨這個事情的時候,我就開始覺得事情會不會演變更嚴重時,果然隔天就有人上網爆料霸凌事件

作者接下來有畫出被霸凌者媽媽執著於與其他媽媽討論的狀態,然後完全不想跟自己的老公討論,因為她覺得做爸爸的他,沒有站在孩子的同一條線上,然而事情由於有其他家長的介入,事情的演變越來越嚴重,這不免讓我思考,與他人討論自己的私事的時候,是不是也要考慮對方做事情的反應,或是有人跟你吐苦水的時候,是不是不要用自己認為的方式去幫助別人

我仔細思考後得到一個結論,就是我們都不是當事人,唯一可以做到事情就是提供資訊,讓當事人自己決定要怎麼處理事情,另外當有人提供資訊給我的時候,我就要考慮這個資訊是不適合自己,如果聽從別人給予的資訊,帶來的後果是不是自己能承受負擔,就如同的“我不參加媽媽聚會的理由”書籍作者說的一樣,有人熱心提供你資訊,就要開始想為什麼他會這麼熱心,背後有什麼原因值得他願意提供訊息,去了解人家背後的原因

故事繪本還有一個讓我很在意的地方,就是霸凌者的新朋友,原本霸凌者和被霸凌者是好朋友,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讓他們分開了,然而故事開頭就有講霸凌者父母沒有給小孩手機,小孩想要手機因為他想要和新朋友一起拍影片,但是還是被父母拒絕給手機,所以在我看到霸凌的影片時滿好奇的,這個影片是誰去拍攝的,根據前面的提示很大的可能就是這個新朋友拍攝的,所以這霸凌事件其中的彎彎繞繞,就不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只有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這兩個人,案外案的例子也有可能會發生,所以故事到後面家長們在討論霸凌的時候,被霸凌的媽媽才會講出,真的霸凌的人真的只有一個人嗎?

霸凌的事件作者故意不透漏事情的原因結尾,用家長的視角讓讀者從中去推演,霸凌的過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是新朋友故意從中破壞一對好朋友,還是好朋友跟新朋友要好,疏離原本的好朋友,或者說原本好朋友被新朋友帶壞了,這些事情都有可能,而故事直到最後沒有所謂誰輸誰贏,每個人都是輸家,沒有人是勝利的一方,也就代表這是一個雙輸的結尾

還有一個要提的地方,就是作者對於孩子壞行為的淡化,我感覺小孩都不是什麼很壞的小孩,一個要努力去贖罪,另一個要努力振作去上學,但是事情的演變都讓他們變得徒勞無功,每當他們好像要往好的事情去發展的時候,就會突然瞬間在被拉回深淵,再度往壞的方向去發展,所以這其中一定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或原因,沒有被處理好以至於失敗收場,此時我就想到作者為何要用媽媽的視角,主要就是要讓讀者去體會,很多事情沒辦法掌控,但是身為家長的自己,還是要出來面對收拾問題的窘迫

整篇故事內容都在敘述,霸凌者與被霸凌者雙方家庭所要面對的事宜,然後可以深深的體會到雙方家長的無奈和憤怒,比較可惜的是霸凌者媽媽立場轉換內心的糾結的部分沒有結尾,反而是被劇情推著走,變成順應大家的意願來做結尾,我想如果可以改變劇情的話,我希望看到媽媽漸漸也明白問題的本質,去了解孩子霸凌行為的動機,而不是只有單方面的去指責孩子這是不對的行為,大家都知道這是錯誤的行為,那為什麼還可以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本來以為這是一本霸凌者的自白,沒想到內容會是敘述霸凌者家長與被霸凌者家長的心境,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有敘述霸凌者的狀況,不再只有敘述被霸凌者單方的說詞,被霸凌的狀態為輔,霸凌者的狀態轉為主,讓讀者知道霸凌者家長的狀況是怎麼樣

※參考資料(書籍及圖片)

(一)出版社(Publisher)

  1. 台灣角川
  2. KADOKAWA

(二)書籍

  1. 我的孩子是霸凌者(娘がいじめをしていました)
    繁體:台灣角川誠品(蝦皮)、博客來金石堂(蝦皮)、三民書店
    日文:KADOKAWAAmazon紀伊國屋書店
    電子書:Readmoo讀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年年育兒路程✐的沙龍
15會員
424內容數
主要是以童書可以親子共讀書籍分享
2025/03/30
童書,張老師文化,適合2歲以上,是Gerhard W. Lauth、Peter F. Schlottke、Kerstin Naumann的兒童注意力訓練(父母手冊)(Rastlose Kinder,ratlose Eltern),整體評分:★★★★☆
Thumbnail
2025/03/30
童書,張老師文化,適合2歲以上,是Gerhard W. Lauth、Peter F. Schlottke、Kerstin Naumann的兒童注意力訓練(父母手冊)(Rastlose Kinder,ratlose Eltern),整體評分:★★★★☆
Thumbnail
2025/03/23
兒童教育書籍,采實文化,適合2歲以上,是賴育立(皮皮老師)的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一幅畫及時發現孩子需求,讓彼此內在連結更緊密,整體評分:★★★☆☆
Thumbnail
2025/03/23
兒童教育書籍,采實文化,適合2歲以上,是賴育立(皮皮老師)的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一幅畫及時發現孩子需求,讓彼此內在連結更緊密,整體評分:★★★☆☆
Thumbnail
2024/11/10
童書,啟端感覺統合教育,是吳端文、陳韻如的手能生巧:讓兒童快快樂樂學寫字,整體評分:★★★★☆
Thumbnail
2024/11/10
童書,啟端感覺統合教育,是吳端文、陳韻如的手能生巧:讓兒童快快樂樂學寫字,整體評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有小學生之親子溝通手冊:資深小學教師教父母聰明回話,避免親子衝突,成為孩子的溫暖靠山 金善浩   2021 大樹林出版社 分類:論說--實用  ★★★★☆
Thumbnail
家有小學生之親子溝通手冊:資深小學教師教父母聰明回話,避免親子衝突,成為孩子的溫暖靠山 金善浩   2021 大樹林出版社 分類:論說--實用  ★★★★☆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游擊文化 四月推出由我個人超欣賞的作家 #吳曉樂 選書推薦的【別教出混蛋】是一本適合在教養書海中感到焦慮,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書籍、或教養策略,孩子約莫在三歲以上的家長。因為書中所提及的育兒困境和建議,我覺得實用性並不太多在嬰幼兒階段,但並不是三歲下的家長就不推薦你看,只是三歲內的家長,我真心推薦的
Thumbnail
游擊文化 四月推出由我個人超欣賞的作家 #吳曉樂 選書推薦的【別教出混蛋】是一本適合在教養書海中感到焦慮,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書籍、或教養策略,孩子約莫在三歲以上的家長。因為書中所提及的育兒困境和建議,我覺得實用性並不太多在嬰幼兒階段,但並不是三歲下的家長就不推薦你看,只是三歲內的家長,我真心推薦的
Thumbnail
安好,我是雪姬。 大人經常在罵人的時候,是沒有收斂破口大罵的,沒有在乎孩子的心情、心態、心理。 就好比成績,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考幾分!蛤!你考多少! 天天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將自已的孩子罵的跟什麼一樣。 但...雪姬要講的並不是這個, 大人在罵兩個孩子時一定偏向某方,而另外
Thumbnail
安好,我是雪姬。 大人經常在罵人的時候,是沒有收斂破口大罵的,沒有在乎孩子的心情、心態、心理。 就好比成績,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考幾分!蛤!你考多少! 天天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將自已的孩子罵的跟什麼一樣。 但...雪姬要講的並不是這個, 大人在罵兩個孩子時一定偏向某方,而另外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