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在我面前,沒有神采的表情跟黯淡的眼神,整個人透露著一種無力感。
她是經由朋友轉介來找我諮詢的。
朋友形容她「最近好像都沒有表情,話也少了很多」,但因為她演得很好,辦公室裡沒有人真的察覺異樣。她大約35歲,一直在行銷部門工作,超過10年的年資,卻始終停留在基層。即使公司越換越大,卻越換越覺得不自在。她形容自己像是靈魂缺席的上班族:該有的笑容、應酬、配合,她一樣不差,但心卻不在現場。
她說出了三個場景~
1.同事總能準時收拾東西下班,她卻被滿桌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
2.老闆的「愛將」提案一次就過,而她的版本卻要被改到體無完膚。
3.自己換了髮型,特別打扮,卻沒有一個人多問一句。
「我覺得自己好像被隱形了,存在,但沒有人真的看見。但我好像也不想真的被看見,很矛盾。」她說。
更讓她恐懼的,是那些過去能帶來快樂的東西: 漂亮的商品、代言明星的活動、出國旅遊、甚至一年一次的bonus,現在全都無感。她試過很多方法:看書、靜坐、健身、讀書會……但那些就像是把時間填滿的行程,沒真的解開心裡的鎖。
聽著她的故事,我不自覺想起了自己過去曾經有過的卡關時刻。
那時候,我一樣在人群裡扮演「正常人」的角色,但心裡總覺得空空蕩蕩的無法落地。
就像她現在的狀態: 身體在現場,靈魂卻在流浪。
我那時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不是靠什麼大道理,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讓自己被「某句話、某部電影、某首歌」感動。
有時候是一句對白,有時候是一段旋律,它們就像小小的火花,反覆重新點亮我熄掉的內心。那些瞬間提醒著我:我還活著,我還能哭、還能笑、還能被感動。然後突然在某個瞬間,我的心打開了。
所以我給她一個很簡單的建議:
「先別急著找快樂,先去找感動吧。」
選一部過去讓你哭過的電影,再看一次;或找一部能讓你心裡被觸動的影集,讓眼淚流下來。因為當情緒能流動,世界才會慢慢回來。
她靜靜聽著,沒有立刻回答。但我知道,這句話可能會在她心裡,像一顆小小的種子。
我想寫下這篇日誌,不只是為了她。
因為我知道,她的故事,或許也是你正在經歷的事。
當她說「我已經很久沒有快樂的感覺了」時,那種無聲的痛,我也懂。
我也曾經走過靈魂缺席的日子,靠著某本書、某段電影、某句話,一次次被點燃,被感動,再一次次找回自己。
所以,如果你現在覺得一個人走得很累、很孤單,想有人陪著你一起看見出口,我願意坐下來,聽聽你的故事。
因為有時候,一句共鳴的話、一個懂得的人,就能讓卡住的心,慢慢鬆開。
別急著追快樂,讓我們先一起找回感動。
那會是你重新與生命連結的開始。
#盤點你的職場籌碼 #俠客斐恩 #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預約1:1諮詢服務,請搜尋 擺渡人生學校-生涯諮詢師-俠客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