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會放大一個人的本質,慷慨的人更慷慨,小氣的人更小氣。
個性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但本質無法靠後天來去改變。
本質是一個人的基底,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這個基底之上,不論後天再怎麼努力培養,還是無法改變這個人的本質。要如何去看透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用「錢」。
一個人用錢的態度,會決定他是一個怎樣的人。錢是一個媒介,有人拿它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有人拿它來向他人學習新技能,有人拿它來為非作歹。
一個人如何使用金錢,反映他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
像是一把刀,既可以救人,也可以傷人。全憑使用者的意志。
收入增加了,你會做出什麼選擇?
我的話一定拿去投資
看過身邊有很多的人,得到更多的收入時,會把錢拿去享樂,不論是拿去買以前自己買不起的東西,還是來一場 5 天 4 夜的出國旅遊。
前面提過一個人怎麼用錢,會反映出他的本質。
我覺得拿一點錢來犒賞自己是一件好事,可以排解壓力,也可以獎勵自己,讓日後的自己更有動力去賺這筆錢。
但如果這筆錢是意外之財,最好的方式是把這筆錢拿去投資。如果拿去享樂,買自己買不起的東西,只會讓自己養成無法負擔的花錢習慣。
心理學有個概念,「享樂適應」:物質帶來的快樂很短暫。買新衣服、新手機的喜悅,幾週內就會消退,很快就會回到原本的快樂基準線。
用錢去滿足消費慾望,長期下來並不會快樂。相反地,把錢投資在學習或未來的目標上,回報雖然慢,但能帶來更長久的價值。
一個是得到錢之後去享樂的人,另一個是拿去投資自己的人。
把錢拿去投資,不論是拿去投資 ETF,或是學習工作上用得到的技能,日後都能看到收益。這反映出了這個人的眼界,他的世界觀。
同樣得到一筆錢,一個拿去享樂,短時間內會很快樂,但長期下來卻是一場空。
如果是你得到一筆錢的時候,你拿去享樂?還是拿去投資?
錢像加速器一樣
可以加快一個人成功,也可以加速走向毀滅
在看投資理財的書籍,看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奉勸我們,不要借錢去做投資。
有一個資產千萬的中年男子,把自己的資產通通投入到房地產中,短時間內他的資產翻了好幾倍,他變成了擁有幾億資產的投資客。開始買他原本買不起的東西,也買了好幾臺車子。
而故事不會到這裡就結束了,所有劇情都一個反轉,此刻就是反轉的開始。
嘗到甜頭的他,又瞄準了下一個投資標的物。他覺得在南部,有一個地方被畫成規劃區,他看中那個寶地,打算入場投資。
因為他在銀行的信用非常好,所以他向銀行借了一大筆錢,打算用這筆借來的錢,投入到房地產中,連同他手上所有的資產,全部 all in 到他的夢想中。
但在短短的幾個月內,他的夢想瞬間破滅。
不僅他手上的資產全部賠光,連跟銀行借的錢,也統統賠光。一夕之間,他從坐擁資產幾億的寶座上,狠狠的跌落谷底,一輩子也沒辦法翻身。
最後他發瘋了,據其他人所說,最後一次看到他的時候,他穿著非常破爛的衣服,流浪在街頭上。
自此之後,就沒有人看到他。
花錢看人品
借錢當作買個經驗
我相信你一定有借錢給他人的經驗,不論金錢的多寡,少則幾百塊,多則上萬元,都能看出一個人的本質。
在我大學的時候,有一個室友想要升級電腦配件,跟很多人借了幾百塊,我也借了 300 塊給他。這 300 塊說多不多,但對於大學生來說,省吃儉用,就是 2 天的餐費。
那時是我第一次借錢給他人,想說這個人一定會還吧,但現實在日後的日子裡,狠狠的甩了我好幾個巴掌。
一個月過去了,沒有看過任何一次他主動還我錢,而當我去跟他要錢的時候,他卻一副不耐煩的樣子,這感覺不像是他欠我錢,而是我欠他錢一樣。
我當下並沒有太多的情緒,而是默默地在他的頭上,打一個紅色大叉叉。這個人往後,我一定不會再跟他來往。
300 塊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如果是買「看清一個人的人品」,那算是小錢吧。
錢會改變很多事
突然有很多錢,人會被錢吞噬
聽過朋友分享他工作上的故事,是關於老闆的。
他所在的公司生意一直以來都沒有半點起色,雖然沒有到虧錢,但也沒有收到賺錢,講好聽一點,只能說能糊口,但就是吃不飽。
但他們老闆人還不錯,雖然薪水只能給基本薪資,當然其他地方上很照顧員工。有時候會買下午茶給他們吃,每年都會自己開車載他們去玩。
有一天,一陣風吹過,豬站在風口都能飛,這陣風剛好吹向他們公司。短短 2 個月的時間,這家公司就賺入了一年的營業額。
這陣風,開始轉變為狂風暴雨。賺到更多錢的老闆,並沒有把這筆錢回饋給跟了自己許久的員工,而是拿去享樂。
每個月都會安排自己出國旅遊,旅遊回來也沒帶伴手禮,也沒半句慰勞的話,只有一句:「上個禮拜營業額有多少?」
自從那陣風吹起,那位老闆再也沒有買下午茶給員工同仁吃,也沒有自己開車帶著員工去旅遊。
那位老闆,賺到以前賺不到的錢,他的心態徹底改變。
他不會把錢投入到公司裡,不會添購新的器材,也不會招募新的同仁,以同樣的規模繼續營業。我朋友知道,陣風不會吹太久。
站在風口豬都能飛,但風停下來的時候,豬吹得越高,跌得就越慘。
營業額漸漸的下滑,又回到最初的樣子。老闆的心態已經不是過往的那樣,他覺得公司營業額提升,是因為他有本事。而旁人都很清楚,他只是時運好而已。
那位老闆開始檢討自己的員工,覺得員工不認真工作,才導致營業額下降。甚至懷疑有員工偷自己的錢,而他懷疑的對象,是那位一開始就陪著他打拼的忠臣。而他是我的朋友。
他跟我講說:「自從公司營業額下降,老闆開始變得疑神疑鬼,他變得不再信任他人,覺得所有的員工都是敵人。
以前他都會買下午茶招待我們,現在卻只買自己的份,躲在辦公室裡一個人吃。
而當我們外面需要幫忙的時候,進去辦公室找他,看到的都是他在打遊戲,不然就在睡覺,完全無心放在工作上。」
老闆態度會反映在員工的態度上,既然老闆如此對待這份工作,那員工在努力也沒有用。我這位朋友離開了,他跟我說:「還好我離開了,不然後面的爛事,我真的不想扛。」
他聽說老闆告自己的員工挪用公款,自從那件事情之後,公司越來越少了,原本有 10 個人的王國,現在只剩下一個墮落的國王。
錢是一個很好認識人的媒介,它可以讓你看清一個人,也可以讓你改變一個人。小心錢,太多不是好事,除非你會駕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