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觀察至今,新一代的女性思想變得不一樣,不像以前一樣接棒人生,開始為自己而活著。從前剛開發城市就提昌男女平等,女性開始增強各方面的技能,到現在甚至可以超愈男性在社會上的地位。但問題就來了,當女性發展男性的技能,每日進步,但男性似乎沒有學習到女性的照顧能力,依舊跟隨父權的理論,一代代地相傳下去,令到男女關係的平衡,日漸需求變得愈來愈大。
在我認識的伴侶中,我發現他們都有父權的特徵,最特出的特徵是控制慾、佔有慾和要面子,第三樣好像格格不入,因為在我的排名這三樣是首位,還有是爭奪權利、控制別人情緒(勒索)、掌控感、權行利弊等等⋯說了這麼多好像沒有一點好處?長處的話,應該只有力氣大,我有想過這就是從古至今的人性本身,他們本能地就會這些,所以基本上不用教,下一代就會這樣生存。
首先說起自己的父親,我以為他并沒有傳統的重男輕女觀念,最近才發覺到原來他是有的,從小到大因為我是女生所以都會被忽視,不被重視。我以為他是沒資源培養,以為他只是男性不會照顧我,都全錯了,是我為他找理由讓自己困住!現在想想,難怪我得獎了,他都不問不聞,也不稱讚我。然後把我當成貨物,在各人之間拋來拋去扶養著我,長大後一直叫我嫁人生孩,感覺他想把我這件貨物脫手。我不是貨物,就算沒有其他人我都能過好我的生活,我是能撰擇和誰一起生活的,不是讓自己陪別人生活的。所以我才覺得他遇任何事情都不承擔,逃避責任和自私的感覺,會不知覺影響他人。我以為他的身教讓我變成一個自私的人,都錯了!我沒有前兩種的行為,我沒有自私到影響別人,只是在我有權利下保護自己下意識的行為。
頭三位的特徵,讓我最有壓力感,先用我自己女性的角度來感受,首先自己很討厭成為一件物品,像附屬品的感覺,我認為我就是我,沒有其他,我可以主動接受我的身份角色,可以做好當下的身份,但我不是誰的人,不需要以她是誰的伴侶、誰的女兒的眼光看待我,我不是附屬品,我可以選擇聽話同時也可以選擇離開角色。更糟糕的情況是控制我的生活、所有行為、經濟狀況和人際關係,不但阻外我成長的道路,停止我的專長技能,而且讓我了無生氣。他們會覺得能依賴他是很好的福氣,連財政都控制,增加你的物慾,讓你逃不出來。可惜我從小到大親人都不給物慾的信息,一直都輸出「夠用就好」、「知足常樂」的窮養信息,我也不知是好是壞,到現在除了能生活,對金錢并沒有太大的感覺,甚至擁有了「可以全部都不要」的技能,重新生活,還能讓我有鬆一口氣的感覺,得以重新。
如果是我想追求的事物,甚至有一天想追求金錢的數字,只要是我想去做,無論事情是小是大,目標是近是遠,我都豪無所謂,跟着自己的感覺去做,只要我還活着,我就去做,那怕是人生最後一日,我還是會想在這世界做點什麼。或許自己的靈魂是自由的,永遠都不想被困住,所以用這些手段讓我安隱很難,平靜得一時,也平靜不到一世,然後我發覺安定感是自己給自己的,從別人身上取下來,只會患得患失,雖然我知道了原因,但方法只有少部份的想法,我想分享一下,每人心裡面都會有定海(心)神針,而有多少條呢,取決於每人平日的生活方法,神針可以是關系,可以是工作和興趣,物質都可以,例如:父母、兒子、伴侶、朋友、寵物、隱定或者愛好的工作、自己擅長做的事、所有興趣活動、有自己的房子、金錢或者是床上每天一起睡的娃娃,製造屬於自己風格的家裡裝飾等等⋯可以好多,愈多神針就會愈有生氣,所謂的落地生根。我最近發覺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也很重要,另外還有太陽和自然的植物都有安定的感覺。現在的我,趁父母還在,想趕快學會獨立,因為消失一條神心就要癒療自己,還要補上其他神針。我很大方的對父親說,我想學會獨立,因為將來誰都幫不了我,預期找取代的人依靠,不如靠自己比較實在,在這個年代伴侶也是會遠離的,親戚也是會嫌棄,根本就不可靠。所以不用把我拋來拋去,因為我不是一件物件,也請相信自己的女兒可以做得到,變的更強大,能學會獨立。
最後一樣是要面子,大約就是從自己身上換取成就感,一直以來都知道男人需要吹捧,所以與他們對話時,他們只要說出自己的事情,然後稱讚他們,再小的事情都可以令到他們有成功感,不是女生細心,留意到細節,只是習慣了留意別人,什麼都可以稱讚,打開話提,讓別人高興。其實稱讚別人,大家都高興是沒所謂的,但是復述事件當中,加上比較行為拿取成就感就很反感。特別是扁低身邊的家人、伴侶和朋友時,大大扣分,影響了個人形象。比較行為大多都是羨慕引起,有看我平時寫的文章的人就知,從小時候到大的環境沒有羨慕一詞,和別人比較的認知也只是競爭。稱讚別人其實我也高興和樂意,所以不會因為這樣而改變,只是我不會再為配合誰,不為誰的面子來矮化自己價值。還有就是遇到問題的處理手法,當下是第一時間責備還是在做什麼行為?我自己的標準是看當下大小事情決定,再看人物心情、場合、自己的解決能力範圍,分析過程和結果再下決定去做。通常第一反應的行為反映了平時的人格,不是平時會對陌生人有禮便是好,是在特發事件中觀察對方如何解決問題的處事能力行為,會不會因為自身利益、金錢、面子、個人形象而做出對自己態度的個人行為。
在我的戀愛經驗中,覺得怎麼換都好像配合不到,性格、經濟、情緒、價值觀、基本物質、心靈、玩樂、興趣、外貌、品德、行為、知識、技能等等⋯好像怎麼換都像合不來,還會委屈上。因為這感覺太討厭,所以我答應自己不讓自己委屈,一點都不能。好像自己一個更輕鬆自在,不用因為關係,喜歡就享受,不喜歡就拒絕,生氣就大方展現,開心就隨便笑,感都不舒服就直接遠離,喜歡這種爽快的感覺,朋友喜歡就一起玩,沒能量,想休息的時候,大方獨處,沒什麼忌諱的。愈來愈多人都喜歡獨處,我覺得這年代的人,好像因為小時候家庭環境或者戀愛經歷等等,長大後努力治癒自己,我在想變成一個更完整的自己後,再與人相處也許是另一個學習課題,或許可以有機會再勇敢的試試看?
我經常都看到男生有發交友貼文,然後寫一大堆招女友條件,總有女生留言說,是招永簽家務助理,男女付出不平等的留言,的確像是賣買,不是談戀愛。然後其他女生所說的條件都很傳統,都是普遍高富帥之類。我的想法就比較奇怪,我想找一位入得廚房出得廳堂的男人,能喜愛照顧寵物小孩,打理家頭細務,而且打扮的帥有品味,談吐舉止德宜,提供情緒價值,提供個人空間感,穩定的資金,提供資源幫助、有世界觀的眼介。因為自己是一個慕強的人,看到這邊大家應該都覺得我要求高或者要看看自己能力,不過沒關係,有沒有都好,我也會不斷學習,過好每一天。
有時我會想神是不是做錯了亞當出來,而莉莉絲因為覺得自己和亞當一樣是平等,不想聽亞當,所以自己跑走,而上帝為了解決亞當配偶就用亞當肋骨做就夏娃,聽從亞當的說話,從一開始就是父權的世界,因為吃了「知善惡樹」的果實,所以變成人類。因為世界本來就沒有絕對錯和絕對對,只是立場不一樣,就變出如何的行為,規則只是讓世界穩定,不是絕對對的存在,所以他們吃下果實就會產生偏執來分析這世界做不了神。所以神造了亞當出來并沒有對錯,是亞當後續的行為問題。而造莉莉絲出來也沒有不好,她被世人稱為惡魔,她只是愛自己更多,活出自己的人生,在她的立場也可以愛民如子。感覺她喜愛自由和創作,集體團體時喜歡獨樹一格的風格,但想一想她只是想展現自己的價值而已。不跟隨社會走,喜愛創新就變成惡魔,是不是有點像現在的社會環境,原來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沒有改變,不斷更新世界,將來也一樣重復發生。改變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行為。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撰擇比努力更重要,努力重要,但會撰擇才能過好自己想要的人生,就好像玩遊戲一樣,有很多不同的交叉點要撰擇,然後成為將來的自己。那要如何成為會撰擇的人,首先控制情緒,不被情緒、環境、關係左右,再來要有目標,有認知再分析,可以蒐集意見,但要有自我意識再去行動,行動後不可反覆後悔,過好每一關再撰擇,不斷重復就可以到達自己想要的世界。
2025年9月10日 妤然Yu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