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派,曾經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機會:高薪、高儲蓄率、海外經驗。 但當健康亮起紅燈、環境讓人透不過氣時,我不得不思考:錢,真的比生活和未來更重要嗎?
於是,在 25 歲那年,我結束了三年的外派,踏上了轉職之路。
這條路不順利:一開始的方向錯誤、無數次履歷石沉大海、面試被拒、薪水談崩……但最後,我還是找到了出口。我想透過這個三篇系列,分享我的心路歷程與實際做法。
希望你能從中看到:
- 沒有方向很正常,但只要願意行動,方向就會慢慢浮現。
- 轉職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每天一點小行動堆疊出來的。
- 機會來之前,把自己準備好,否則就算遇到貴人,也接不住。
系列目錄
(上)從「想留海外」到「被現實打臉」
25 歲結束外派,本想繼續留在海外,卻接連受挫。最後不得不面對薪水落差與方向迷惘。
👉 金句:「沒有方向很正常,但決定能不能走出迷惘的,是你願不願意開始踏出第一步。」
(中)半小時的堆疊,從低谷到小突破
雖然沒有明確方向,但透過每天「半小時原則」累積,靠工具、人脈和心態調整,慢慢看見希望。
👉 金句:「轉職不是一蹴可幾,而是靠一點一點的堆疊。」
(下)貴人的出現與最終突破
在 LINE 社群遇到貴人,成功獲得引薦,跨進國外業務。透過技能盤點與面試挑戰,最終拿到 offer。
👉 金句:「機會來之前,把自己準備好;否則就算遇到貴人,也接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