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外派後的轉職故事:我如何找到下一步(上)—— 從「想留海外」到「被現實打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外派的最後一年,我心裡就隱隱知道,我五年後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健康的警訊一再出現,我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不是刷牙,而是乾嘔;同事在廠區抽蓄昏倒下,卻還用氣音提醒我「要盯出貨效率」——這些場景不停地逼我去思考:這樣的人生真的值得嗎?

於是,在 25 歲那年,我決定結束外派。

不過在說轉職的困難之前,我想先承認一件事:履歷不是憑空寫出來的。

外派雖然辛苦,但我仍然很感謝前公司給我的機會。我參與了許多不同的專案,甚至提前擔任了廠長的角色。即使發現我不適合這個職位,但這些經驗讓我在後來寫履歷時,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能舉出具體的範例,證明自己在壓力與挑戰中累積的能力。

也正因如此,外派的三年雖然有代價,但同時也成為我職涯中不可或缺的養分。

但老實說,當時的我,根本沒有把「回台灣」放在選項裡。

想留在海外:新加坡的夢與現實

我最初的打算,是延續海外經歷,很崇拜 Sinya,這位曾經外派後先到新加坡,後落腳荷蘭的KOL。於是第一個鎖定的就是新加坡。新加坡對我來說是前往歐洲的跳板,我的新加坡朋友委婉地跟我說新加坡通常以金融或軟體產業較容易錄用外國人,他建議我試試 Pre-sales 或軟體相關銷售職缺。

這聽起來合理:在工廠外派時接觸過不少流程、產品異常,也算和技術、客戶溝通有些連結。

然而,我心裡卻有個大問號:

我根本沒有真正的業務經驗,也沒有資訊工程的背景。

抱著「先試試看」的心態,我開始投履歷。短短幾週,十幾封履歷送進不同跨國企業,全用英文準備。結果,全都石沉大海,連一場面試都沒有。

每天打開信箱,我總是期待能收到回覆,卻只看到「Unfortunately」。那種落差感,讓我懷疑自己:外派三年的經歷,在這些公司眼裡,難道一文不值嗎?


第二方案:越南外商,卻被現實狠狠打臉

新加坡處處碰壁,我轉頭看向越南。畢竟這裡是我待了三年的地方,語言、人脈、生活都比較熟悉。

但第一個現實打臉很快就來了。

我和一家能在胡志明市工作的當地公司談,對方欣賞我是中文母語者的身分,我心裡還抱著一絲希望,試著談談看能不能維持外派時的薪水。結果對方直接搖頭。也許錄取一位會中文的越南大學生還比較適合公司。

這也合理:越南的基本薪資本就和台商外派完全不在同一個層級。當我仔細算了一下,住房、機票、保險全都得自己負擔——如果月薪不到台幣 10 萬,根本不划算。

更現實的是,我也觀察過一些在越南打拼多年的前輩。他們在市區的外商工作,例如日商,過得還不錯。但他們都有特定的專長或語言能力,而這些,正是我所欠缺的。

我真切感受到什麼叫「被現實狠狠打臉」。 不只是在找不到合適的職缺,而是發現:我根本沒有議價空間。


掙扎:方向在哪裡?

新加坡不行,越南也卡關,我才不得不把目光轉回台灣。

開始投台灣職缺後,機會確實變多了。不管是 headhunter 的聯繫,還是不同產業(像金融業、軟體業)的邀約,都比在海外時順利得多。

但問題馬上浮現:薪水落差。

外派加給把我的期望值拉得很高,我很難接受回台灣後的薪水,甚至不到外派時的一半。

理智上,我知道不能永遠抓著外派的高度不放;但情感上,我卻一直在掙扎:

「難道我要放棄過去三年拼來的薪水水準嗎?」
「如果我回台灣拿這樣的薪水,算不算退步?」

這種矛盾,讓我在投遞履歷的同時,又不斷拉扯。

而方向的問題,也持續困擾著我。

有人建議我去做供應鏈,因為有工廠經驗;有人說 PM 也適合我,因為我能協調跨部門。

但我很清楚,這兩條路我都不會喜歡。比起幕後協調,我更嚮往第一線、能直接與人打交道的角色。

於是,我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

  • 真正想做的「國外業務」,沒有人看得起我的履歷。
  • 能做的供應鏈與 PM,我卻沒有動力去長期經營。

沒有方向,卻又不得不往前走。


體悟:關鍵不是方向,而是準備

後來,我慢慢意識到,問題不在於「我該投什麼職缺」,而在於「我能為公司帶來什麼價值」。

這句話聽起來很老套,甚至有點像求職顧問的話術。

但當我真的走過一輪撞牆後,才明白這是最核心的問題:


  • 我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 我能幫公司達成什麼商業目的?
  • 我的能力,如何用公司聽得懂的語言來表達?

如果這些答不出來,再多的履歷,也只會石沉大海。


所以怎麼踏出去?下集待續

回頭看,那段從「想留海外」到「不得不回台灣」的過程,對我來說是一場現實教育。

它告訴我:沒有方向很正常,但真正決定能不能走出迷惘的,是你一步一步的行動力。

於是,我開始行動。每天逼自己至少花半小時做求職相關的事:聽 podcast、寫履歷、投 coffee chat、參加社群。

這些小小的行動,最後串聯成我找到下一步的關鍵。

👉 下一篇,我會分享:我到底做了哪些探索與準備?哪些努力只是心安,哪些才是真正的轉捩點?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想要贊助我可以購買我的 99 元歌單,或是 email 來聊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越南放大鏡 X 下班資工系
36會員
88內容數
雙重身份:越南放大鏡 X 下班資工系 政大東南亞語言學系是我接觸越南語的起點,畢業後找越南外派工作的生活跟資訊時,發現幾乎都是清單式的分享,很難身歷其境。所以我希望「越南放大鏡」可以帶讀者看到更多細節和深入的觀察。 - 下班資工系則是自學資工系的課程內容,記錄實際操作的過程,學習理論的過程。希望可以跟讀者一起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決定轉職前,我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那時的我如同被兩端拉扯著:我到底要堅持做這5年來的工作,還是,向未知的方向邁出去,你懂我的意思吧?但後來的我,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 最近在instagram發了離職相關貼文後,不少讀者後來跟我聊到他們的職涯問題,「有離職的想法,但沒有方向。」
Thumbnail
決定轉職前,我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那時的我如同被兩端拉扯著:我到底要堅持做這5年來的工作,還是,向未知的方向邁出去,你懂我的意思吧?但後來的我,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 最近在instagram發了離職相關貼文後,不少讀者後來跟我聊到他們的職涯問題,「有離職的想法,但沒有方向。」
Thumbnail
離開跑了10年的職涯跑道, 轉進一團迷霧中 。 我帶著引以為傲的外語能力、 自詡能夠如海綿般吸收的學習力、 以及背包經驗曾周遊四海的適應力, 來到我期望能夠如魚得水的新工作。 2週過去, 「我很好, 我只是需要時間適應和摸索, 畢竟是全新的領域。」 21天過去, 「我可
Thumbnail
離開跑了10年的職涯跑道, 轉進一團迷霧中 。 我帶著引以為傲的外語能力、 自詡能夠如海綿般吸收的學習力、 以及背包經驗曾周遊四海的適應力, 來到我期望能夠如魚得水的新工作。 2週過去, 「我很好, 我只是需要時間適應和摸索, 畢竟是全新的領域。」 21天過去, 「我可
Thumbnail
做任何決定,先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麼?否則,繞了世界一圈,只是換個地方迷惘而已。 他們的主要課題,是了解這個世界、和了解自己。 而Z世代很喜歡透過「出國打工換宿」這件事來找到自己,這,真的是有效的方式嗎? 詳細文章內容,請看這裡 主題標籤#Z世代諮詢 主題標籤#出國打工
Thumbnail
做任何決定,先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麼?否則,繞了世界一圈,只是換個地方迷惘而已。 他們的主要課題,是了解這個世界、和了解自己。 而Z世代很喜歡透過「出國打工換宿」這件事來找到自己,這,真的是有效的方式嗎? 詳細文章內容,請看這裡 主題標籤#Z世代諮詢 主題標籤#出國打工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Thumbnail
有些事情的存在,是為了讓人學會捨棄;但不代表要全然丟棄,只是需要找到一個可以和平共處的位置。 在實習機構和一個姐姐聊天,得知她原來是念資訊類科系,甚至還是留學美國的高材生;但回到台灣後,她選擇花五年時間,一邊兼職考上公務員,做著和之前全然不同的事。
Thumbnail
有些事情的存在,是為了讓人學會捨棄;但不代表要全然丟棄,只是需要找到一個可以和平共處的位置。 在實習機構和一個姐姐聊天,得知她原來是念資訊類科系,甚至還是留學美國的高材生;但回到台灣後,她選擇花五年時間,一邊兼職考上公務員,做著和之前全然不同的事。
Thumbnail
此文章談及作者30多歲時尋找想要的工作的過程,並分享他在衝突和誤會之後,選擇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決定。文章提及了三個不同的面試經驗,表達了對於工作和生活的渴望和挑戰。
Thumbnail
此文章談及作者30多歲時尋找想要的工作的過程,並分享他在衝突和誤會之後,選擇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決定。文章提及了三個不同的面試經驗,表達了對於工作和生活的渴望和挑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