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孩子的实战记--夺回主权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身为单亲妈妈,我最害怕的,不是孩子哭,

而是自己在她哭声里一次次被击垮。

曾经一度怀疑是不是我教养失败?

直到我尝试了「愿望簿 📓」与「情绪簿 💭」,

慢慢夺回了主控权,

我才发现——原来我和孩子,都能在爱里学会新的节奏。


她的哭,不只是哭 💔

“妈咪,我要吃冰淇淋 🍦。”

“妈咪,我不要大排档,要去餐厅 🍽️。”

“妈咪,你煮的饭不好吃,我要去麦当劳 🍔。”

她像一台永远不会关机的点唱机 🎶,

不断抛出新的“愿望单”。

只要没有被满足,就立刻升级成哭、闹、崩溃。

🌪 她的逻辑很简单:

“除非你屈服,否则我不会停下。”

换句话说,她在 用失控来赢得掌控


她不是坏,而是信任 🩶

许多妈妈会以为:孩子哭闹 = 自己失败。

但真相往往是相反的。

孩子只敢在你面前失控,

因为她知道——这里最安全 🏡。

🩶 她不是在“欺负你”,

而是在用最极端的方式告诉你:

“你是我唯一的安全感。”

我的转捩点:愿望簿与情绪簿 📓

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对她说:

“我们要谈谈你哭闹的事情。”

话刚出口,她立刻崩溃。

我静静等了一个小时 ⏳,

等她平复后,再温柔地问:

“现在,我们可以好好谈了吗?”

我拿出两本簿子:

🔹 愿望簿 —— 想吃、想玩、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写 ✍️。

👉 但只在休假日兑现,平日一律不行。

🔹 情绪簿 —— 如果一星期内不哭闹,

可以得到 RM10 或 RM30 以内的小礼物 🎁。

她眼睛一亮 ✨:“真的可以吗?”

“对,但有条件,要遵守规则。”

她很爽快地点头。

慢慢地,她开始习惯:

📌 在愿望簿写清单 → 等到休假日实现;

📌 为了奖励,即使哭,也学会了节制。


在过程里,我的三个小发现 🌱

不急着回应

过去,有求必应,只图个安静。

愿望簿让我第一次发现:节奏,其实可以由我来决定。


孩子需要愿望的出口

当她写下想吃的、想玩的,我看见她眼睛闪着光 🌟。

愿望簿给了她一个出口:

即使要等,她心里也充满期待。


边界也能温柔表达

我常对她说:

“妈妈知道你想要,但现在不由你决定。”

既承认孩子的欲望(被看见 👀),

又收回决定权(界限清楚 🛑)。

给同样疲惫的妈妈们 🌸

孩子的哭,不是因为你做得不好,

而是因为她一次次在你的退让中,

误以为:

“只要吵够久,妈妈一定会让步。”

你的突破,要从这句话开始:

🌱 “我不是你的按钮 🔘,不能随时按了就开。

但我会一直爱你 ❤️,陪你一起练习等候和自控。”


✍️ by 左口米右|学习如何在爱与界限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左口米右的信仰筆記
5會員
96內容數
在孤單與流淚中,我仍選擇走在服事的路上。 這裡記錄我的故事、掙扎與盼望, 只想讓你知道:你並不孤單。
2025/09/12
身為單親媽媽,同時面對工作、家務和孩子的教養挑戰,已經讓許多媽媽身心俱疲。本文作者分享了她與「極度情緒操控型」孩子的相處困境,以及她如何從絕望中找到一點點微光。
Thumbnail
2025/09/12
身為單親媽媽,同時面對工作、家務和孩子的教養挑戰,已經讓許多媽媽身心俱疲。本文作者分享了她與「極度情緒操控型」孩子的相處困境,以及她如何從絕望中找到一點點微光。
Thumbnail
2025/07/27
陪讀班老師目睹孩子後母在一段充滿家暴和猜忌的婚姻中痛苦掙扎,寫下此文鼓勵所有曾為愛失去自我、渴望重拾尊嚴的女人,要愛自己,才能獲得真正的愛與幸福。
Thumbnail
2025/07/27
陪讀班老師目睹孩子後母在一段充滿家暴和猜忌的婚姻中痛苦掙扎,寫下此文鼓勵所有曾為愛失去自我、渴望重拾尊嚴的女人,要愛自己,才能獲得真正的愛與幸福。
Thumbnail
2025/06/30
單親媽媽在爸爸過世後,努力維持家庭秩序卻心力交瘁。孩子們變得懶散,不再分擔家務,讓媽媽感到委屈與失望。文章探討了孩子行為改變背後的心理因素,以及媽媽如何放下控制,選擇理解與陪伴,最終獲得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2025/06/30
單親媽媽在爸爸過世後,努力維持家庭秩序卻心力交瘁。孩子們變得懶散,不再分擔家務,讓媽媽感到委屈與失望。文章探討了孩子行為改變背後的心理因素,以及媽媽如何放下控制,選擇理解與陪伴,最終獲得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這本新書,據說治癒了很多媽媽的心靈。跟上一本《如果我不乖,媽媽妳還愛我嗎?》一脈相承,上次要治癒孩子的小小內心世界,今次是對強大又脆弱的媽媽內心說話。
Thumbnail
這本新書,據說治癒了很多媽媽的心靈。跟上一本《如果我不乖,媽媽妳還愛我嗎?》一脈相承,上次要治癒孩子的小小內心世界,今次是對強大又脆弱的媽媽內心說話。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三歲的小孩不但會哭,而且會鬧,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對吧?我也知道這件事,但是我的忍耐力總是不夠用,特別是在自己也承受壓力或勞累的情況下,最終,孩子崩潰了,我也崩潰了⋯⋯
Thumbnail
三歲的小孩不但會哭,而且會鬧,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對吧?我也知道這件事,但是我的忍耐力總是不夠用,特別是在自己也承受壓力或勞累的情況下,最終,孩子崩潰了,我也崩潰了⋯⋯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2023年年底時,一位母親因為陪讀,壓力大到身體不適,從那天起,孩子的變化使她發覺,孩子保持原本的樣子就好,真正需要拯救的是『你自己』!一本非常療癒的書,將「孩子帶來的焦慮」轉變為「我自己的幸福」的方法。
Thumbnail
2023年年底時,一位母親因為陪讀,壓力大到身體不適,從那天起,孩子的變化使她發覺,孩子保持原本的樣子就好,真正需要拯救的是『你自己』!一本非常療癒的書,將「孩子帶來的焦慮」轉變為「我自己的幸福」的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